原创 李鸿章:到底是救国功臣,还是卖国贼?
创始人
2025-06-20 01:32:45
0

在解决香港问题的时候,邓公说了这样一句话,“中国领导人绝不做李鸿章”,老人家的本意是针对香港问题,却也在学术界掀起了李鸿章“卖国”与“爱国”的争论。

有的人说李鸿章“年少不知李鸿章,年老方知真中堂”,也有的人说他是“宰相合肥天下瘦”,在李鸿章的AB面中,我们彷佛见到了两个人。

一方面是忧国忧民,一方面和晚清其他官僚并无两样的蛀虫。

那么在他的两样人生的里面,李鸿章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大清国的裱糊匠

李鸿章晚年的时候,曾经对自己这一生做了一个评价,说自己是大清国的裱糊匠,并自嘲说自己练兵,海军,这些事业都是看起来好看,实际上不堪一击。

闻者都觉得很难受,这种淡漠的语气。

其实李鸿章这种心绪,早在他1896年去西方出访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流露了。

他出国之后,看到了西方社会的繁华,科技昌盛,军备发达,加上与当时中国的差距过于明显,他不禁写了一首诗,说自己是“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三百年,八千里都是虚指,但是那种心绪是掩盖不了的,在歆羡之余,更多的是一种悲怀,他所感叹的落日旌旗、黄昏晚景,把自己作为一个孤臣,在远赴重洋,千里之外,依旧对国与民牵挂不已,诗句背后是一颗老疲无奈、伤痕累累的心。

他清楚地知道当今所遇到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三千年未有之剧变”,他不是不知道清廷的腐败脆弱,但是他在那个官僚系统里,只能做一个裱糊匠修修补补罢了,因为融入了就很难初心未改,不融入什么事都做不了。

但是他还是想做一些什么的,哪怕是只有自己。

老年时路过日本时,李鸿章固执地拒绝踏上日本国土一步,就是因为在马关的耻辱,他让人用甲板搭建“走廊”,走在甲板上,一步步的走向转乘开往西方的邮轮。

这是他的执念,也是他的姿态。一个人表达这种愤怒的时候,其实是很无力的,因为他的背后早已经没有了他的祖国。

在马关

李鸿章这辈子写过很多次自己的名字,近代很多条约上清政府的签字人都是他,但是我想他这辈子写过最难的名字,还是在马关。

台湾被他弄没了,澎湖列岛也没了,中原王朝几千年的藩属体系,也终止于那张条约。数千年先辈的努力,一下子被消除的干干净净,还附上了三亿两白银的外债,可以说谁签字,谁就是最大的罪人。

李鸿章犹犹豫豫地并不敢签字。在一次阴差阳错之下,他还受了日本激进分子一枪,这一枪,就是一亿两白银的减免。有人劝他静养一段时间,不要为这些事情劳心费神,他毅然地拒绝了,作为当时清政府重大外交事务的唯一可以信赖的人,东方的俾斯麦,他拒绝了这个提议,国家交付的重大事物,又怎么能因为现在的这种情况而耽误呢?

遇刺第二天,他又回到了谈判桌子上,很多人看见他官袍上有血迹,都非常动容,说这是为国家而牺牲的血,他说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的国,他的朝廷,这都是他的责任。

军机处当时其实很早就收到了李鸿章的条约签字的许可,但是却一直拖着不给回复,谁回复,谁终将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胡乱折腾的是他的朝廷,收拾烂摊子的却只能是他。

签订《辛丑条约》的本是庆亲王奕劻,这位满族勋贵,当时深得慈禧太后的器重。奕劻不敢签字,害怕自己一笔落下便落下千古骂名,李鸿章看出了他的为难,他说:“王爷,还是我来吧。”

“这个天底下最难写的恐怕就是自己的名字了。”

辛丑条约签订

“东方俾斯麦”与“西方李鸿章”

在1896年,当时中日那场著名的“甲午海战”早就结束了两年,邓世昌的尸体在黄海之下永世沉沦。而不得不在现实里,背负着巨额赔偿的清廷,开始筹措对日赔偿费。

英国和清廷签署了借款合同,答应借给清廷一亿两白银,清廷却因此要将自己的海关作为抵押。于此同时,李鸿章又长袖善舞,和俄国秘密接触,又签订了互助条约,以求共同针对对东北垂涎三尺的日本势力,但是前门拒狼,后门迎虎,俄国势力由此堂而皇之地进入到清朝的龙兴之地。

清廷当时是任人宰割,列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局势危如累卵。慈禧不得不使出了撒手锏,请李鸿章代表清廷出访西方列强,以求换得一些所谓的支持。

和慈禧的初始目的不同,李鸿章把这次出访,完全变成了向西方求教强国之道的一次旅程,但无论怎样,李鸿章会见俾斯麦,游览西欧,苦苦确认的那一条出路,他心知肚明地知道,中国的出路,对清政府来说,只是一条“绝路”罢了。

在《李鸿章在福里德里斯鲁》中,李鸿章很直白地问:怎样才能在清廷进行改革?

俾斯麦依据他的经验回答说,首先需要得到皇帝的支持,他当年就是在德皇威廉一世的全力支持下,才得以执行他的铁血政策。当然他说的这个皇帝,在李鸿章那里是指慈禧太后。

李鸿章搞洋务慈禧其实也是很支持的,他很快问出了第二个问题,皇帝听从,但是却在朝中处处掣肘,被刁难,被利益集团挟持,又该怎么办呢?

俾斯麦显然沉默了,德国的情况和清廷不同,德国是一个刚刚统一的德国,利益集团还没有尾大不掉,但是清廷很明显不一样,他最后耸了耸肩,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俾斯麦

结语:

李鸿章是近代史一个很复杂的人物,身上既有买办阶级的软弱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宰相合肥天下瘦”这件事,从而对李鸿章的民族情感完全忽视。

在当时那个政治环境下,要做事,就得融入官僚体系,人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曾国藩一开始不信这些,结果官当着当着,也开始清楚那点俸禄做不了什么事。

当时李鸿章问俾斯麦两个问题的时候,他不是不知道俾斯麦被罢相的事实,因为德皇威廉二世即位之后,对于俾斯麦的政策多有不满,便将他罢了官。在得到了改革成功的俾斯麦的答案之后,李鸿章便沉默不语。两人心有灵犀的共同保持了沉默。

李鸿章知道,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别的事,他不敢做,也不敢想。

文/枕猫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成都世运会|野外射箭女子光弓:... 8月16日,在2025年成都世运会野外射箭女子光弓决赛中,法国选手博梅尔获得冠军,意大利选手钦齐娅获...
视频 | 一日双金!广东队在全... 8月15日,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沈阳奥体中心上演最后一个比赛日的争夺,广东军团一日收获双金,...
原创 当... 在国际汽车运动的舞台上,“中国车队”这一标签正在被重新诠释。继在墨西哥站大获全胜,斩获六个冠军后,领...
原创 7... 大家好,这里是宅胖看书,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南宋历史架空小说。此类型其实在之前也已经盘点过了,两宋皇帝...
反思历史:如果没有斯大林,苏联... 莫斯科1941年10月16日。 德军装甲部队迅速地朝首都推进,政府部门紧接着便展开了紧急撤离的行动。...
原创 萧... 萧何在秦朝的地位比刘邦是要高的: 其职位是“主吏掾”,主管对“吏”的选拔和考核,可能相当于现在的县委...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一江文脉... 寒风刺骨,氧气稀薄。在长江源头,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我们看到一个人的塑像,手指前方,目光坚毅。 ...
原创 为... 汉武帝是一个相当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对内集权,削藩,从刘邦时期的各大诸侯王问题到汉武帝时期被彻...
原创 曹... 《虎啸龙吟》一剧通过讲述司马懿在曹魏政权内外斗争的故事,展现了他为晋朝奠定基础的崛起过程。曹髦的一句...
原创 岳... 南宋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一道皇宫中的圣旨下达到诏狱,宣布了对岳飞一案的最终裁决:“岳飞特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