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朝处斩,最终回来多少人?
创始人
2025-06-17 22:32:06
0

唐代时期有一个极其考验人心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之中的李世民将390名死囚犯都放回家过年去了,并且双方都约定好过年之后一定要及时回来赴死,然后死囚就答应并在后面如约回来,与唐太宗完成了那生死约定,随后圣主李世民戏曲性的赦免了他们的性命,暂且不说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对不对得起这些死囚杀死的人或者犯下的罪,就这样一个考验人性的故事真的合理存在吗?

李世民对于死囚犯的赦免

依稀记得唐代历史之中一直歌颂李世民治理天下期间有多么多么的圣明,那个时候的李世民治理天下一件结束下来只有几十个死刑犯,这些人不仅是京城之中的罪犯,而是整个天下统计起来的大数据。

我们一直都知道唐朝实行的是多个丞相并存和六部尚书管理国家大事的一个政治制度,在这个政治制度里面皇帝的权力得到了一个极大的增强,所以那个时候唐朝的皇帝和大臣相处的关系和秦汉时期又有了很大的不同,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唐朝的臣子上朝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站着的。

李世民作为皇帝久居深宫之中有的时候也会害怕自己手下的臣子蒙蔽和忽悠自己,所以他在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之中总结了一个经验就是自己随时要走到基层去看看百姓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他们生活之中到底有不有米饭吃,这里之所以不说吃饱饭是因为在古代即使是盛世也很少有全天下都吃饱饭的,与其说吃饱饭不不如说有饭吃更加实在。

平庸的君主是不愿意去管理下面百姓的事情的,是死是活与他无关,只要是不影响自己的统治和享乐就行,但圣明的君主的话在这一个方面就比较厉害了,他们会极其关心,战国时代荀子早已经在这个方面提出了水与百姓之论,李世民将其总结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世民到基层的第一时间就是去看监狱之中的死刑犯,这些人在民间之中都是一些十恶不赦的人,但李世民通过察言观色总觉得这些死刑犯并不是所有人都犯了必死之罪,但自己唐朝的律法限制又在哪里,自己不可能因为自己的感情而为这些人开脱罪名,这样的话就对那些其他人太不公平了。

这种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按道理来说如果是一个心地善良,从来都没有见过杀生的人见到如此之多的人间性命要被直接处死的话应该是十分可惜的,心中的恻隐之心自然也会被触发。但李世民他明明就是从隋末的尸山血海之中杀出来的,他怎么可能为了这些死囚犯而动恻隐之心呢?可如果不是这样,那他又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李世民因何赦免死囚犯

如果是从孟子的儒家理论之中说李世民赦免死囚犯是动了恻隐之心而赦免的话,未免显的太过于牵强且说不过去,但如果硬要说李世民心中见到数百人的哀嚎且在自己的帝国之中被直接的处死的话心中一点都没有被触动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当时李世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子的心境在以后故事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一把通往答案的钥匙。

李世民在唐朝统一之前和统一之后以及自己做皇帝前后的心境其实都经历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他在自己还是一个少年人就突然经历了隋末天下大乱的局面,虽然有点慌乱,但总算是站队了队伍,帮助自己老爹李渊夺取了天下,那个时候的李世民又能够懂得什么民间疾苦?从小锦衣玉食的他只要是不嗜杀都杀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了,毕竟唐王李渊世子的身份足以决千万人的性命了。

李世民征战斗天下的时候其实也做过了许多屠城激励士气的事情,那个时候的人命在他眼中虽然不如草芥,但也没有上升到足以影响自己的地步,这种心境到李世民家族统一天下之后又开始发审会了变化,这个时候的李世民也看开始学着历史之中的明君世子学习养民爱民的帝王之道,因为这是他未来争夺天下的政治资本!

到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后的心境更是法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因为百姓是他做皇帝的根本,人民创造了历史在古代很多圣君之中其实都是十分的清楚的,只是他们自己是不会把这个惊人的秘密说出去的,只有到了那个地步才会体会到那种天下一人的孤独感,所以到李世民做皇帝之后多少增进了对于自己子民的一点恻隐之心其实才是正常人的心理!

恻隐之心使得李世民放弃对于这些囚犯的惩罚其实只是一个催化剂,真正改变李世民看法的或许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些原因有些是来自于传统儒家的一种盛世理念,所谓的盛世理念指示的就是在一个自然祥和的环境之中尽量要做到不杀人或者是少杀人,这样的社会环境从才算是完成了当年孔子制定的目标!

至于那个时候的李世民为什么要去这么做,其实是因为他也打算采用儒家治理这个被战乱焚毁的天下了,那个时候的社会距离隋末乱世虽然过去没有多久,但很多百姓包括曾将打仗结束的人其实都期望能够回到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去,基于历史之中的经验和教训,李世民打算采用儒家治国,便迈开了这最为重要的一步。

纵囚与归囚的人心计算

唐代皇帝和手下臣子的人心计算实在是过于复杂,那种程度你或许根本不敢去相信。首先谁能够想到那个时候的李世民放这些囚犯离开其实都是让这些大臣进行了政治站队呢?在看到这些死囚犯的时候,李世民试探性的询问了一句,我决定让这些死囚犯回家过完年再回来,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这里面其实就已经大有文章了,刚进入官场的小萌新很有可能看不懂,但一些混迹于官场多年的官员立马就知道了皇帝这是在逼大家站队啊!如果支持李世民做决定但却不说一句话的人那一般就是一些奸臣小人了,也有可能是隐藏起来的老狐狸,如果直接反对的无疑就是像魏征那种以头铁著称的正直孤臣了。

再有一些含蓄跟着反对或者支持却只知道附议的人要莫就是缺少胆气,要莫急速毫无主见,这种人即使做得了一些花团锦绣的文章,在未来的朝廷格局之中也只是一枚棋子的存在,不能作为出将入相一类使用,所以说李世民的一次放纵囚犯就测试出来了手下臣子的分类,达到了赵高指鹿为马的效果,不可谓不高明!

这些囚犯虽然被放,但他们也是没有逃身之处的,一来是因为李世民很有可能让人在背后专门看着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很有可能就是逃走一个直接处决一个,李世民也不是大善人,给你们探亲的机会还是要贪得无厌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这些死囚犯其实一个个都是人精,知道皇帝的心思,就算不知道的也有专门的官员进行思想宣传了,试问这种情况之下谁人敢逃?

相关内容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财务数据...
2025-08-21 04:51:16
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
8月4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19岁小将刘凯45秒6...
2025-08-21 04:44:41
近三年北京延庆旅游收入年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原标题:延庆长城、世园、冬奥三张...
2025-08-21 04:43:00
原创 ...
中国对于丧葬有诸多的文化,最原始的丧葬依旧是土葬,但是土葬不仅要讲...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三国风云人物众多,单以蜀汉为例,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蒋琬、费祎...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孙权派吕蒙渡江杀关羽,看似很英勇,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在民间有一句...
2025-08-21 04:34:36
原创 ...
有人说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懿,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虽然当初曹家夺...
2025-08-21 04:34:32
原创 ...
一部《鬼吹灯》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西域古国-精绝古国。...
2025-08-21 04:34:27
原创 ...
提到巾帼英雄,首当其冲的便是花木兰。而今天要说的是清末的这位巾帼英...
2025-08-21 04:34:07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北魏末年,孝武帝元修为摆脱权臣高欢的控制,直接跑到洛阳投靠宇文泰,此后高欢立十一岁的元善为皇帝,于是...
原创 原... 张学良是近代史上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而我们大多数的国人对于张学良的个人印象其实一直是有问题的,因为当...
原创 原... 孔宣,在《封神演义》中,法力高强,有“圣人之下第一人”之称,他原为商朝三山关总兵,后调到金鸡岭和姜子...
原创 渡... 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后,中央敏锐地着眼于全国解放大业,果断决定成立新的总前委,全力负责渡江作战事宜...
原创 纪... 朝鲜战争刚刚爆发时,南韩军队在对抗北方的朝鲜人民军时力不从心。李承晚政权,如坐针毡,不得已只能向联合...
原创 如...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 “关注” 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
原创 长... 刚看完新更新的两集,太让人生气。37集题目是洛子商假传遗诏,38集是洛子商诛杀周家满门。 主要内容是...
原创 在... 前言 灭亡前的疑云:李自成为何又退?崇祯为何死守京城? 寂静的夜,风起于郊野,卷起尘埃与杂草,如潮水...
原创 面... 秦王八年(前239年),秦始皇已经21岁,按秦国制度,第二年就要举行加冠亲政的仪式。就在这时,吕不韦...
原创 八... 我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带着血泪和屈辱的历史,当时的中国因为数百年的闭关锁国导致国家发展落后于时代,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