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三次强行废止汉字,均以失败告终,如今身份证上仍要写汉字名
创始人
2025-06-17 19:33:36
0

韩国历史上长期使用汉字

韩国与中国相邻,自古就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影响体现在文字上,就表现为韩国社会对汉字的依赖。众所周知韩国的主体民族是朝鲜族。

朝鲜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没有创立自己的文字而是使用汉字。朝鲜族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自那以后在长达1300年的时间里,朝鲜人一直是完全依靠汉字进行书面记录的。

韩文存在使用缺陷需要依赖汉字表意

直到1446年,朝鲜世宗大王推行“训民正音”,正式发布朝鲜谚文,朝鲜族才真正有了自己的文字。朝鲜谚文又称“韩文”,由21个元音和19个辅音字母组成,是一种表音文字,类似中国人熟悉的汉语拼音。

韩文的优点是简单易学,就像汉语拼音一样,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字母和拼写规律,即使是外国人也可以轻松写出韩文。

韩文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就是同音字太多。韩文作为表音文字,只能区分读音,不能区分声调和字型。像“李”、“黎”、“力”等读音相同但字型不同的汉字,在韩文中都是同音字。不仅如此,就连“成”和“圣”,这两个在汉字中发音不同、字型也不同的字,由于韩语读音相同,竟然也被认为是同音字。

因此,韩文中同音字特别多,占比甚至高达30%以上。大量的同音字存在使得韩文在使用时极易出现语义混淆的情况。因此,历史上,韩文一直无法单独使用,而是长期与汉字混用。

韩国三次强行废止汉字均以失败告终

虽然存在很大缺陷,但韩文毕竟是朝鲜族所特有的文字,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因此到了近代,随着朝鲜民族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韩国国内希望废止汉字,只用韩文的呼声一直没有停过,甚至还出现过三次强行废止汉字的运动。

1、甲午战争后第一次废止汉字

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取得胜利而清王朝完败。从此,韩国摆脱了清朝的藩属国地位,而逐渐沦为日本的保护国。

为在文化上撇清与清朝的关系,韩国国王李熙下令全国上下废止汉字,改用韩文。但是,用惯了汉字的韩国社会离开了汉字一时难以适应,最后只是减少了汉字使用的频次。

到了1910年,韩国被日本逼迫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正式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殖民当局对韩文和汉字的态度又有所不同。日本并不反对教授和使用汉字,因为当时日本打算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需要储备大量熟悉汉语的人才以满足战争需要。

反而是韩文不利于日本在文化上同化朝鲜,而成为了日本当局大肆禁止的对象。就这样,韩国第一次废止汉字的运动以失败告终。

2、大韩民国成立不久第二次废止汉字

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彻底退出朝鲜半岛。南朝鲜在美国的扶持下,于1948年成立了大韩民国。成立没多久的大韩民国,为了彰显民族独立,提升民族尊严,冒然提出了《韩文专用法案》,开始在全国第二次废止汉字。

该法案规定:学校只准教授韩文,禁止教授汉字;行政公文要尽可能地使用韩文,尤其像人名、地名必须使用韩文。由于该法案出台仓促,最终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时在韩国社会上还在大量使用汉字。而该法案规定,学校不再教授汉字,就导致韩国出现了大量不认识汉字的学生。

这些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由于不认识汉字,在就业、工作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出现了交流困难的情况,实际上已成为了半文盲。这些半文盲主要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人。他们因不懂汉字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严重影响到了韩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后来韩国又不得不对该法案进行修订,允许学校教授一定的汉字,但是数量有所限制而已。这样一来,韩国第二次废止汉字的运动仍以失败告终。

3、总统朴正熙第三次废止汉字

朴正熙是韩国的一位政治强人。他通过军人政治上台,于1962年成为韩国总统,并在韩国长期统治达18年之久。在他的执政下,韩国经济实现了腾飞。

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功后,韩国的民族自信心开始爆棚,急需向世界展现新的民族姿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朴正熙将改革矛头再次指向了文字,开始在韩国开展第三次废止汉字运动。

朴正熙颁布《韩文专用法案》提出:自1970年起韩国社会全面废止汉字,不仅学校不准教授汉字,而且公共场合和行政公文上要全部使用韩文,就连韩国大量使用汉字的古籍文献也要全部翻译成韩文。在他的强势推行下,韩国社会在后来的30年中确实大量减少了汉字的使用。

到了1997年,韩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出现了严重下行的局面,急需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利用庞大的中国市场摆脱经济困境。

据统计,当时韩国40%以上的商品要出口中国,严重依赖中国市场。但韩国国内却因禁止教授汉字和汉语,严重缺乏懂汉字和汉语的人才,严重限制了两国的经贸发展。

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韩国国内开始呼吁放宽对汉字的限制。到2005年,韩国最终废除了《韩文专用法案》,允许国民在公共场合和正式文书上使用汉字,并将汉语列为了学校的选修课。到此为止,韩国第三次废止汉字的运动仍以失败告终。

韩国人如今身份证上仍要写汉字名

总而言之,韩国历史上三次强行废止汉字,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韩文自身存在同音字太多的缺陷,不宜单独使用。

因此,同音字多的韩文在使用时需要依靠汉字表意,这才是韩国无法废止汉字的根本原因。韩国不想办法弥补韩文的缺陷,而一味地废止汉字,不仅达不到废止的效果,反而很容易导致更多社会问题的出现。这在户口登记方面尤为明显。

随着韩国人口的不断增加,户口登记时只使用韩文导致了大量重名的情况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韩国不得不出台法案,要求国民在登记户口时备注中文名字,以区分人名。

因此,现如今不遗余力地想要废止汉字的韩国人,不得不接受身份证上仍要写汉字名的现实,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娶妻生子,这从古至今以来,都是男性一生下来就注定了的要走的路,这是极其平常的事情。然而,对于某些特殊...
原创 隋... 隋唐演义中,单雄信是山西潞州八里二贤庄庄主,是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凡是在绿林道上混的朋友都是他的手...
被忽视的巨人:唐高祖李渊 在我国古代波澜壮阔的长卷中,大朝代的开创者们宛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辉。汉高帝刘邦,从市井无赖崛起为一代...
太原郑村汉墓M2发掘资料公布,... 新京报讯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消息,2月11日,该院公布了太原市小店区郑村汉墓M2发掘资料。该墓为砖室...
原创 原... 武王伐纣建立周室天下后,为了彰显天子之威分封诸侯,历史进入到春秋战国时代。为了便于区别,后人把烽火戏...
原创 董... 透过 几行青史文字,窥探古人立命安身的处境,这本就是最难的事情。文字是冰冷的,晦涩难读的古言更是如此...
原创 唐... 每一次时代的更替,都必将以血雨腥风为代价,那些虽至末代的王朝,又岂是轻易能推翻的,而战乱年代也同样是...
原创 原... 唐玄宗自武惠妃去世后,他就郁郁寡欢,虽然后宫佳丽无数,但他却无心于此。毕竟武惠妃曾经是极其受李隆基宠...
原创 如... 原文标题:《如果穿越回三国当主公,选武将我只要这7位,关羽不能要》 在三国这样一个乱世,优秀的武将当...
原创 美...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帝国的崛起与衰落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而今,美国,这座屹立于世界之巅的超级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