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郑村汉墓M2发掘资料公布,初步推测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
创始人
2025-08-22 02:33:27
0

新京报讯 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消息,2月11日,该院公布了太原市小店区郑村汉墓M2发掘资料。该墓为砖室墓,年代初步推测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出土的“四神”当卢颇具特色。

2022年7月至11月,为配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建设项目,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在太原市区东南部的郑村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地点位于郑村以北、龙兴街以南、光明路以东、东沟以西的医院建设区域内。经过发掘,共清理出各时期墓葬23座。其中编号为M2的墓葬,位于整个发掘区域的西南部,是唯一一座砖室墓,该墓虽遭到破坏,但出土有一批陶器、铜器、铅器、玻璃器等。

郑村汉墓M2地理位置示意图。图/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

郑村M2为斜坡墓道砖室墓,坐南朝北,地表无封土标记,营造方式为先挖土圹,在土圹内用砖砌筑墓室,墓圹四壁规整,内填黄色沙土。M2由墓道、墓门、前室和后室组成。前室平面略呈方形,内置随葬器物11件,有陶罐、陶壶、陶碗、陶灶、陶井、陶狗、铜削和当卢等;后室位于前室南侧正中,平面呈长方形,棺床位于后室,底部用砖错缝平铺,棺床上有两副木棺朽痕,为二人合葬墓。

郑村汉墓M2航拍图。图/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

此墓随葬器物15件,质地有陶、铜、铅和玻璃等。其中,陶器共10件,皆为泥质灰陶,以轮制和模制为最多,手制较少,器形有罐、壶、碗、灶、井、狗等;铜器有铜削1件、铜钱2枚;玻璃器有耳珰1件,出土时位于后室西侧人骨的头骨旁边,保存较好,蓝色,半透明,上端略窄,下端略阔,两端向中部逐渐内收,整体呈束腰状;最具特色的是铅器当卢1件,保存较好,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精美,正面刻画有“四神”中的三神,从左到右依次为玄武、白虎和朱雀,背面两端分别铸有一桥形钮,上面的残缺,下面的保存完整。

郑村汉墓M2出土的当卢(M2∶14)。图/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

郑村汉墓M2出土的耳珰(M2∶15)。图/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

郑村M2为斜坡墓道砖室墓,器物组合较为丰富,因没有出土明确纪年的器物,与其他墓葬也无打破关系,只能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来判断它的相对年代。

首先,从墓葬结构来看,郑村M2墓室结构较为简单,为前后室的券顶墓。这种墓葬形制为王莽时期前后开始流行,未见东汉中晚期的穹窿顶以及前后室之间有甬道的特点。其次,从随葬器物的质地、制法、型式及纹饰等来看,郑村M2随葬的深腹陶罐、陶壶与金胜村东汉早期墓葬的M9和太原开化墓群出土的同类器物相近;随葬的五铢钱与《洛阳烧沟汉墓》中Ⅲ型五铢形制相当;随葬的货泉,从王莽时期一直流通到东汉初期。

综上所述,结合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与特征,初步推测该墓的年代为王莽时期至东汉初期。2018年,位于M2西北约800米的太铁置地铁路考古项目也清理出数量较多的汉墓。M2的发掘清理为深入研究汉代太原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工艺技术水平、思想意识、葬俗葬制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编辑 刘梦婕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100吨水银吗?专家:看山上的石榴树就知道了 在中国古代,墓葬文化非常流行,当时大部...
原创 抗... 引言 《左传·宣公四年》中有云:“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抗日战争时期,怀着狼子野心的日军妄...
历史上的今天 | 《桃花扇》作... 孔尚任(1648年11月1日—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
原创 唐... 大唐开元十九年,唐玄宗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下令建造“尚父庙”(后更名武成王庙,简称武庙)。武成王庙...
原创 当... 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互相博弈,相比之下,还是美国更占优势,在斯大林在位期间,二者还能够互...
原创 赵... 到现在,这件事到底有没有还存在争论。 具体细节的争论,主要是去其领禁兵之权,还是削弱地方藩镇。 从主...
《笼中王国》:“很会说话的漂亮... 《笼中王国: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美]路易斯·E.罗宾斯 著,翟洪霞 赵辰 译,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