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农牛舌被割掉,前来鸣冤,包拯却要求他把牛杀掉,究竟是为何?
创始人
2025-06-16 11:33:27
0

域名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他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即使丧期已满还久久徘徊,不愿离去;他是为国为民的好官员,一生清正廉洁,明镜高悬;他是开封府的大人,是奸是恶,他一眼就能辨别;他是奇招妙招的创造者,是出其不意的断案奇才。"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他,就是著名的包青天——包拯。

孝子包青天

提到包拯,或许你的眼前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他脸庞黝黑,额头上的月牙十分突出,一身正气。其实,这些就是包拯最显著的特征。提及包青天,大多都是他断案的奇闻异事,又或者是他的公正廉洁,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贵品质,然而,你或许不知道,包拯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宋朝年间,包拯曾经进京赶考,成绩优异的他考中了进士,并且他被安排了一个十分体面风光、待遇也不错的官职——大理寺评事。

尽管这个差事在旁人看来十分不错,但包拯却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因为包拯当差的地方在建昌,这离包拯的家乡很远。而包拯的父母亲早已经年迈,身体十分不好。

古语有言:"父母在,不远游。"因为包拯十分孝顺,于是他决定放弃这个体面风光的工作,只是在家附近担任了和州税监。尽管离家已经很近,但包拯的父母并不是能天天见到他,他们对包拯十分思念。于是包拯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官职,在家全心全意地照顾父母,直到父母双亲都已经离开了人间。

父母走后,包拯十分悲痛,作为儿子,他一直为父母守孝。守孝期满之后,包拯仍然对父母十分不舍,在父母的坟前徘徊,久久不愿意离开。因为对父母十分孝顺,包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包拯如此孝顺,表明他拥有很高的道德觉悟,这也决定了作为一个为官之人,他也十分公正廉洁,并且具有极高的为官能力。

牛舌头的失踪

父母去世之后,在乡亲朋友们的劝说之下,包拯进京做官了。他被任命为天长知县,负责管理当地百姓的纠纷。根据历史史料的记载,包拯曾经凭借一个绝妙的方法破解了一个案件,这就是著名的"牛舌之案"。

在一个清晨,包拯正在家中用早餐,此时正好有人击鼓鸣冤,包拯来不及吃完早饭就匆匆穿好官服,来到堂上。升堂之后,经过询问,包拯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来报案的是一名老农,老农报案的理由是自己家中的牛的舌头被割走了,即使知道自己家的牛舌被割走了,但是老农并不知道这个是何人所为,因此也束手无策,只能选择来报官。

包拯听完案件之后沉思了很久,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完美的办法。他对老农说,你回去把牛杀了吧。老农听完之后更加疑惑了,丢了牛舌已经是极大的损失,为何还要将牛杀掉呢?杀掉牛跟案件又有什么关系呢?尽管老农十分疑惑,但因为包拯知县大人的身份,他的话老农不敢不听,再加上包拯在当地办案十分有名,因此老农也对他十分信任,于是照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包拯生活在宋朝。宋朝为了巩固 自己的统治,推行的一个很著名的措施就是"重农抑商"。统治者十分倡导农业的发展,而牛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因为牛可以代替人力耕田,如果农业生产没有牛,仅仅凭借人力,是难以完成繁重的农业任务的,所以牛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几乎不可或缺。也正因如此,牛在当时是所有家畜中最受重视的。

不仅如此,牛还是制作武器的好材料。牛筋十分坚硬,并且弹性很好,是制作弓弦的主要材料,牛皮也能制作皮甲。为了防止农业落后,也为了避免人们私自打造兵器造反威胁统治,宋朝的统治者下令不得杀牛。一旦杀牛,一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那么作为案件的主审官,包拯又是如何思考的呢?他为什么要让老农杀牛呢?

案件真相

农夫回家之后按照包拯的命令杀掉了自己家的牛,结果第二天,就有人到包拯那里报案,报案的人宣称农夫杀掉了自己的牛,犯了大罪,并且要求包拯依法对老农进行惩处。包拯听完之后将报案的人抓了起来,严厉地问道:"你为什么要偷农夫家的牛舌头?"报案之人本就十分心虚,包拯不怒自威也让他十分害怕,不久之后,他受不住压力精神崩溃,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包拯通过妙计成功地抓住了这个小偷。

包拯判定此案的关键其实是凭借着对人心的把握。为什么小偷会偷走农夫家的牛的舌头呢?那一定是小偷与农夫有什么冲突,小偷怀恨在心才会不惜冒险。牛一旦没了舌头,就很难存活下去,要么牛自己死掉,要么农夫将自己家的牛杀死,不论怎样,按照宋朝不能杀牛的律法,农夫都会得到很大的惩罚。

而牛没了舌头必定不能发出声音,可是小偷又如何得知农夫杀死了自家的牛呢?答案一定是小偷在暗中监视着农夫的一举一动,一旦小偷发现了农夫杀牛的行为,出于对农夫的恨意,他一定会立即来报官,如此,他就能达到将老农送进监狱的目的了。

包拯让农夫回家杀牛,实际上是一个引蛇出洞的计策。他确定小偷一定不会放过严惩农夫的机会,所以设好圈套静静地等待小偷自投罗网。如此一来,案件就真相大白了,就连中了圈套的小偷都暗暗佩服包拯的断案能力。

在包拯破获的众多的案件之中,"牛舌之案"只是冰山一角,在包拯做官的过程之中,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与方法破解了很多离奇的案件。或许在其他人看来,包拯的破案方法冒险并且可能没有回报,但包拯剑走偏锋的方法总是能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因为包拯独特的断案方法以及他正直廉洁、公平公正、不畏强权的个人品质,他成为历史上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相关内容

组团去广东潮汕纯玩两天要多...
假期来临,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美食和迷人的自...
2025-09-10 09:03:52
耍到不想走的成都千年古镇,...
◀ 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 ▶ 溪水穿镇而过 明清老房尚有人家 烟火气...
2025-09-10 09:03:32
邂逅成都版“小洱海”!红杉...
踏入这片秘境,我才懂得什么是 “人间仙境”。 最近发现了一处藏在成...
2025-09-10 09:03:22
广东潮汕两天一夜旅游人均花...
前段时间,我一直心心念念着去潮汕旅游,那片充满历史韵味与美食诱惑的...
2025-09-10 09:03:04
原创 ...
在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里,关羽失荆州无疑是一个极具震撼性的重大事...
2025-09-10 09:02:54
原创 ...
类别:历史,内容:韩信的军事天赋如何卓越?以小胜大,三万汉军克敌二...
2025-09-10 09:02:51
原创 ...
一个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比命运本身更为重要。——洪保德 我国有...
2025-09-10 09:02:46
原创 ...
《三国》一书中最让人感到激动与快意的,莫过于那面鲜艳的红色旗帜,它...
2025-09-10 09:02:38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邦确实是一位极具识人之能的领导者。他在伙同继任者时,并没有重用陈平,这背后是他对陈平深厚的见解。刘...
原创 杨... 杨门女将是否可能存在呢?宋朝真的会让一位年老的女性,带领一群年轻女孩去打仗吗?其实,稍微思考一下就能...
原创 应... 正德十二年,时隔近七十年大明皇帝再次亲征蒙古。只是“应州之战”虽以明军获胜告终,但皇帝和数万将士仅斩...
秀才、举人、状元,相当于现在什... 最近刷到一条视频,有个穿汉服的小哥在西安城墙下摆摊,现场用毛笔写“独占鳌头”的书法作品。 他说这四个...
原创 刘... 历史类文章改写:刘备临终前特意提及之人,为何在史书上却鲜有记录 导语: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蜀汉面临...
原创 他... 一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在激烈的战场上,费尽千辛万苦活捉了一位国民党的大人物,按理说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原创 闲... 闲聊三国事,三国趣事,与诸位共享!欢迎来到本文,我们将戏说三国历程中的三大珍宝,最后一个更是连皇帝都...
原创 孛... 铁木真被誉为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他没有正式称帝,但他的地位与帝王并无二致。...
原创 此... 在三国时期,令后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刘备麾下的“五虎大将”,其中包括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和马超,他们无...
原创 唐... 文章改写 近几年来,随着各类古装剧的热播,观众们从崭新的视角深入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