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们只知道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却鲜有人知,她最终的结局怎样
创始人
2025-06-14 11:33:00
0

西藏,自古以来都是原始神秘的地方,但却并不落后。原因在于,早在唐代,当时控制全西藏的吐蕃就与唐朝有了交往,并结下了深厚的民族情谊。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进藏和亲,是她们打开了从中原通向藏地的大门,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带到了世界屋脊上,因此她们也受到汉族和藏族人民共同的尊敬与爱戴。

然而,如此伟大的文成公主的结局,却鲜有人知。那么,和亲之后,她的余生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宗亲女子被迫和亲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要缔结外交关系,除了常常派使臣走动以外,还少不了互赠礼品、利益交换。而在古代,有一种特殊的“走动”方式,就是“和亲”。

所谓和亲,就是两国之间一方承诺将精心挑选的女子作为特别的“使者”嫁到另一国的君主,作为君主的妻子之一,此后两国之间不仅有了外交关系,还加上了一层宗亲关系。

在封建王朝,“和亲”屡见不鲜,西欧各国王室几乎都是“和亲”和“通婚”的产物。著名的美女、才女王昭君,就是被汉朝皇帝派往匈奴和亲的,她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

虽然和亲看上去是一次超规格的“跨国婚礼”,但其实很多明智的女子都不愿意主动去和亲。其一和亲往往意味着远嫁他乡,很可能一去不复返,她们无法忍受与亲人的分离。

其二,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封建社会,通常情况下和亲的女子在嫁给别国君主之后也不会成为皇后,而是作为妃嫔中的一员被君主笑纳。此后,她的日子好过与否,只取决于君主的恩宠和其他妃嫔的态度,而作为外来人她往往两者都不沾,生活得很悲惨。

其三,和亲与通常的婚姻不同,和亲的女子身上背负着一个国家的重担,她需要以一己之力维护两国的关系。与此同时,祖国却并不会给她太多的关心,因为她已经成了别国人,她将面临孤立无援的处境。

因此,虽然和亲的女子表面上是“公主”,但帝王们并不会让自己的女儿们去和亲,往往都是在宗室中挑一个最美、宗室力量最弱、地位最低的贵族女子,对外宣称“公主”出嫁。

文成公主也是如此。她是唐太宗李世民从皇室中精心挑选的女子,是李世民堂兄李道宗的女儿,受命要作为唐朝的公主嫁给素未谋面的吐蕃王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长得亭亭玉立,有着良好的文化素养,性情温柔娴静,又出身高贵,简直是大唐最好的“形象代言人”。

据说,在出嫁之前,为了考验松赞干布的诚意,李道宗给前来求婚的松赞干布出了6道难题。如果他能一一解决难题,便视为他具备文成公主未来丈夫应有的智慧、勇气与决心,而松赞干布竟然通过了考验。

就这样,文成公主带着肩上的使命和家人的祝福,踏上了远嫁吐蕃的旅程。

不辱使命传播希望

来到神秘的西藏,文成公主的日子并不好过。与高原雪山壮丽的美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西藏直到1950年被解放,才正式全面工业化。而在过去,恶劣的自然环境成为了阻隔外来文明进入的天然屏障,也让西藏变得十分封闭而落后。

当时的吐蕃,人们还过着游牧的生活,偶尔收割一些野生的青稞,甚至都不会农耕种植,生病了也缺医少药,多半只能等死。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文成公主过得甚至不如一个大唐王朝的平民女子。

而更大的问题在于语言不通与精神孤独:在和亲之前文成公主只会说汉语,却从未学习过藏语,也不知道当地的风俗是怎样的,更没有认识的人。

因此,即使松赞干布很宠爱美丽的文成公主,但文成公主还是过得不快乐。不过,文成公主并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她依旧牢记着祖国交给她的使命。

她放弃了中原的锦衣华服,开始穿着吐蕃的民族服饰;她努力克服高原反应,适应高原的气候;她向当地人学会了藏语,便于与人交流;她慢慢地熟悉了当地的信仰、文化和习俗,彻底本地化了。

为了改善民众的生活,文成公主扮演起了“科技传播大使”的角色,她亲自示范教会当地的居民怎样翻地、怎样播种、怎样浇水施肥,还把自己从故乡带来农作物种子播种下去,希望第二年能有一些收获。

为了让当地人能穿得更好、得了病有药可医,她还指导当地的妇女学习蚕桑和纺织。

她也承担起了“文化传播大使”的任务,将随行的大唐书籍带到吐蕃的宫廷内,又教会了松赞干布学说汉语、读汉语的书籍。她还带来了属于大唐的乐器和乐谱,让高原响起了美妙的音乐。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文明的种子在高原生根发芽,开出了唐与吐蕃之间的友谊之花。吐蕃人民感激文成公主的到来,尊称她为“甲木萨”,也就是“从汉地来的女神”。

友谊之花凋谢高原

不过,这位“女神”的命运却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美好。尽管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琴瑟和鸣,但松赞干布天不假年,在迎娶她之后短短9年便英年早逝。

从此,年仅26岁的文成公主成了孀妇。而她甚至来不及为他生下一儿半女,作为他们爱情的结晶和两国友谊的见证。

由于文成公主没有子嗣,松赞干布死后,吐蕃王室大权旁落。松赞干布的孙子芒孙芒赞把持了权力,但芒松芒赞并非明君,让吐蕃陷入了君臣之间的权力争夺中。

随着文成公主日益被忽略和遗忘,大唐和吐蕃的关系也渐渐僵化。而当时权倾朝野的宰相禄东赞趁机出兵唐朝属国吐谷浑,以此向大唐挑衅。野心勃勃的禄东赞此举激起了唐高宗的不满,派兵攻打吐蕃,两国再次交恶,文成公主的努力化为乌有。

此时的文成公主曾试图再次从中斡旋,但都以失败告终。说到底,她只是已故君王松赞干布的王妃而已,并没有实际上的权力,什么都做不了。

文成公主在痛苦中又煎熬了30个年头,终于在公元680年离开人世,享年56岁。

如今,西藏自治区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部分,解放后的西藏方方面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区转变成了拥有多种产业的美好的地方。这一切都归功于人民世世代代的交流与努力。

而作为汉民族与藏民族友好的象征,至今藏区依然流传着文成公主的传说,并被改写成文艺作品传世。这一切充分说明了西藏地区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国土,任何试图分裂西藏的势力都不过“徒增笑耳”。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汉献帝建安年间(196一220年),政权的主持者曹操为了广泛延揽人才,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一...
原创 1... 1952年盛夏,朝鲜半岛战火纷飞。 指挥部内,彭老总神情凝重。 俯身研究着,铺满桌面的地形图。 窗外...
原创 赵...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移交之一,他通过一场酒宴...
原创 走... 张之洞,“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早期是“清流派”领袖,而后成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曾长期署...
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 郎秋红 孟含琪:东中华路上的先生们|新华走笔 最近,曾在吉林文化圈流传甚广的一部历史随笔《先生向北...
原创 他... 他是国军将领,起义后任兵团司令,后主动降为军长,最后授衔上将 蒋介石手下,陈明仁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将领...
原创 秦... 在秦末汉初的乱世中,有一位小农民以其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令人敬畏的存在。他的名字,如同...
原创 苏... 苏联解体,阿赫罗梅耶夫元帅自杀殉国,遗言:我与祖国同死 1991年8月22日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的...
原创 西... 萧何,不仅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而且被汉高祖刘邦封为第一功臣,今天我们的话题是: 西汉的萧何,为何能被刘...
一周观展|古人丰神看辽博,汉代... 2024年即将收尾,诸多博物馆、美术馆也开启了年末重磅大展。辽宁省博物馆推出“丰神有仪”馆藏人物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