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姜维连年北伐,为何最后众叛亲离?诸葛瞻一语道尽蜀汉政权辛酸泪
创始人
2025-06-12 14:32:25
0

说起诸葛亮、姜维这对师徒,他们两人都有点悲情色彩。诸葛亮在刘备微末之时,屡屡献策,硬生生在夹缝中超越孙氏三代建立的江东基业。再加上外部环境,蜀汉政权建立的难度和东吴政权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可先是关羽失荆州,后是刘备夷陵之战败光家业,一命呜呼,留给诸葛亮一个烂摊子。诸葛亮平定南蛮,六出祁山,五丈原前一直主持北伐。那么为什么诸葛亮统治期间,没有大的动乱,姜维北伐饱受诟病呢?

一、姜维虽然允文允武,军事才能始终不及诸葛亮

虽然姜维号称“天水麒麟儿”,在天水之战就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之后更是收为弟子,悉心教导。但我们看双方战绩,诸葛亮除了第一次北伐,错用马谡失街亭外,没有大的失败。之后北伐除了粮草耗尽而退,多少可以歼灭魏军有生力量,蜀汉消耗粮草的同时,每次可以减少魏军一万上下的将士。所以说诸葛亮的北伐,是利用自身消耗,更多的消耗魏军有生力量。这一举措,符合蜀地所有人的利益,运用部分财物减少敌对威胁,有破财消灾的意思。

但姜维不同,姜维面对邓艾、陈泰、郭淮这些曹魏关中名将,最多算是势均力敌,至少不像诸葛亮对司马懿那样占据优势。姜维取得的最杰出的战果是,斩杀雍州刺史王经,史书记载“斩敌数万”,个人推测在三万以上,可以算是战绩彪悍了。

但之后姜维也很离谱,胜了大胜,败了大败。这次大胜不久后,相约与胡济会师上邽,可比起英勇善战的姜维,胡济差太多了。导致姜维孤军深入,“死伤甚多”,具体数量没有记载。但不同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有序撤回,这次姜维只是带残部冲出了包围,这一路蜀军应该是接近全军覆没。所以姜维给川蜀势力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赌徒”,赢了赢很多,输了也输很多。这本身没问题,但蜀汉和曹魏比,家底太薄,经不起太多折腾。

诸葛亮不一样,他就像个精明的“商人”,基本不会赔本,每次都能赚一点。事实也正如此,诸葛瞻、董蕨这两个朝中重臣,一起弹劾了姜维。不过姜维也不是吃素的,很警觉的效仿当初的诸葛亮,自贬“后将军”,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一样自贬三级。成功利用诸葛亮在蜀汉独特的地位、威望,堵住了朝臣的嘴,但自此姜维和朝中重臣开始离心离德。

二、姜维的政治能力和威望,远不及诸葛亮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两者的区别,诸葛亮北伐考虑的问题是粮草运输困难,而姜维考虑的是粮草不足。这是根本性的国力差别,姜维像孤胆英雄一样,率领远低于诸葛亮的军力,利用以战养战在维系北伐大业。这也是姜维会大胜大败的症结所在,想要以战养战,必须进攻曹魏重地,所以胜了大胜败了一败涂地。

双方后勤补给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诸葛亮北伐可以“迁三城百姓归蜀”,而姜维很少干这种事,原因在于没有余力维持补给系统。“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姜维后世评价允文允武不假,但比起智慧的代表诸葛亮内政能力还是有差距的。更关键的是诸葛亮是刘备的“从龙之臣”,蜀汉缔造者,姜维是曹魏降将,两者威名不能同日而语。就像出身颍川豪门的荀彧可以很快募集大批粮草,郭嘉无论才智多高士族也不会卖他人情一样。

三、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更具有战略目的,姜维攻击看不出实质的方向

许多人劝说诸葛亮,可他一直从祁山道进军,原因在于诸葛亮真正目标是凉州、陇西,而不是关中、雍州。诸葛亮思路很清晰,川蜀作为“天府之国”可以提供钱粮,南中人口稀少最多组建少部分“无当飞军”这样的精锐。所以蜀汉最缺少的是马匹和善战之士,比起关中,陇右更好统治,而且更能补足蜀汉短板。从投资风险和收益方面综合来看,这是最优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姜维师从诸葛亮,也借鉴了这一思想,不过作为年轻气盛的武将,他的步子更大。他把诸葛亮收服陇右补足战力,改成了用金银请羌族军队直接出动,妄图直接占领雍凉。姜维也因此吃了大亏,羌族军队反复无常,且装备简陋,空有马匹战力也不强,所以姜维屡屡碰壁。

可姜维这个“麒麟儿”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荣耀,刻意忽视蜀汉政权不可能直接吞下人口众多的关中雍州这一事实。所以后期不但是诸葛瞻这些文官,就是张翼、廖化这些追随姜维的老将都不满姜维的举动了。他们无论从忠心、公心,还是和姜维的私交而言,都没有故意诋毁姜维的动机。

诸葛瞻在战败之前,语气低沉的诉说“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外不能制衡姜维”。就是指的不能制约姜维这种远超国力的北伐,当然也有姜维一直执掌大军,自己内心的不甘。诸葛亮生前评价八岁的诸葛瞻,说他很聪明,但是太早熟,难成大器,就是诸葛瞻真实才能的客观评价。

诸葛瞻这个“含金汤勺”出生的小家伙,一直活在诸葛亮的光辉下,所有的蜀汉子民都觉得他长大能成为诸葛亮一样的大贤。可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像诸葛亮这样的全才,百年难得一见,怎么可能复制?不过诸葛瞻还是很有才能的,至少他看出了姜维步子太大,需要制约,而不是铲除。但他又不能克服对姜维掌管军权的不甘,自身又没有姜维一样卓越的军事才能,所以说出了这句颇为复杂的传世名言。

地狭民贫、缺少战马、蜀道难出,这三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失去荆州后的蜀汉政权。无论是才华横溢的诸葛亮,还是英气逼人的姜维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一难题。这也是蜀汉政权,始终难以对曹魏政权形成实质性威胁的症结所在。

参考资料:

《三国志》

《魏略》

《晋书》

相关内容

广州二中飞出“空中F1”选...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秦小杰 七月午后的阳光,将位于广州市白...
2025-08-02 08:39:34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
全国“数据要素×”大赛福州初赛正式启动啦!此次初赛的开启,犹如在福...
2025-08-02 08:38:14
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
近日,福州市数字经济职工劳动技能竞赛决赛隆重举行。赛场上,来自各行...
2025-08-02 08:36:39
原创 ...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最得力的助手就是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会...
2025-08-02 08:33:38
原创 ...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秋战国时期楚越之间地关系在当时影响有多...
2025-08-02 08:33:34
原创 ...
楚汉相争时,项羽作为盖世英雄,立下赫赫战功,却高开低走,被刘邦逆袭...
2025-08-02 08:33:21
第一功臣,权力大,刘邦还会...
萧何作为第一功臣、第一丞相,那他适不适合做呢?日子好不好过呢? ...
2025-08-02 08:33:13
原创 ...
皇权,受命于天,但是当到了这个孤独又清冷的位置上的人,还是当初的那...
2025-08-02 08:33:08
原创 ...
木木:小月月,快来啊!我给你暖好被窝了。 月月:来了来了,请开始你...
2025-08-02 08:33:03

热门资讯

原创 非... 不知道大家还能不能记得当年最为火热的“葬爱家族”呢,早在20多年以前,造型千奇百怪且颜色花里胡哨的发...
原创 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开始发生巨大变化,迈上了新台阶,通过这几十年的努力,已经成为 世界第二大经...
午门献俘:大清帝国最高光的时刻... 帝国的礼仪:从影视剧中的误解说起 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明黄色的琉璃瓦下,巍峨的宫殿前,...
原创 原... 赵光义杀哥哥赵匡胤而夺帝位的可能性不大。 一者,赵光义有一个“金匮之盟”作为继位当皇帝的保障; 二者...
原创 一... 讲故事前,咱们先一起了解一下,这个曾经在上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 杜月笙(1888年-195...
原创 一... 众所周知,如今古墓的发现多是因为在土中发现了一些冥器,之后考古学家顺藤摸瓜的找出了古墓的位置。但是其...
原创 咸... 咸丰帝与对俄外交的决策特征 咸丰年间,清政府是如何催动,对俄弱势外交制度重构的?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
原创 终... 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刘备喜欢用魏延,而诸葛亮不喜欢用魏延?这中间的着重点并不是魏延到底是不是忠于蜀汉的...
原创 晚... 遴选一组百年前留存的黑白照片,拍摄者并不是刻意为之,有的甚至模糊不堪,却更直观地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
原创 如... (文末附卧龙英子日常) 如果诸葛亮没有出山,他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诸葛亮没有出山以前,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