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在美国的大力支持下,加紧部署全面内战。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反动派与我军在中原地区爆发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就此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经过广大解放军官兵的浴血奋战,逐步取得战场的主动权,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基本消灭了国军的主力。
在整个解放战争中,我军共歼敌800余万人,而在这其中,被击毙的最高级将领当属最后一个民国四川军阀,国军二级陆军上将唐式遵。
唐式遵
唐式遵是一位出身于川军的将领,四川大军阀刘湘的亲信,这个刘湘就是民国大地主“刘老虎”刘文彩的侄子。唐式遵与刘湘、潘文华、杨森均是毕业于四川陆军学堂,是四川军阀速成系集团的重要一员,唐式遵最早是在晚清时期的四川新军第三十三协中当兵。
川边“巴塘事变”后,身为排长的唐式遵随部入藏平乱,后因四川总督赵尔丰在辛亥革命时被国民革命军杀害,导致入藏川军失去补给,全军覆没。唐式遵和潘文华历尽艰辛才回到家乡,之后便投奔已担任团长的同学刘湘,并随着刘湘的不断升迁而跟着沾光。
全面抗战胜利后,唐式遵率部进驻上海,但由于国民党高层打击地方派系和排挤除中央军外的杂牌军。不久后,唐式遵就被剥夺兵权,担任闲职。
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反动派兵败如山倒,我解放军所到之处如摧枯拉朽一般。1950年代初,解放军大军行至四川地区,过去的同僚和老乡刘文辉、邓锡候、潘文华纷纷在战场起义。
但唐式遵却坚决不起义,而是下定决心要和胡宗南一起顽抗到底,当时的唐式遵还想着过一把四川总督的瘾。专门委托西康省主席贺国光向胡宗南通融,胡宗南考虑到唐式遵虽然是上将,但是在四川的影响并不算大,因此一直拖着不作答复。
随着解放军的不断推进,胡宗南的残兵败将一败再败,加上唐式遵不断地软磨硬泡,胡宗南最终向身在台湾的蒋介石举荐唐式遵。蒋校长考虑到目前已无人可用,被俘的被俘,起义的起义,为收揽人心,最终委任唐式遵为四川总督。
不过,此时四川的各县市基本都已解放,唐式遵这个四川总督手中没有一寸土地,有名无实。可以指挥的兵力更是寥寥无几,是个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1950年3月底,唐式遵带着几位袍哥会首领以及部分残兵败将离开西昌,准备到川南活动,试图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唐式遵在经过小山地区时,被当地的彝族奴隶主武装包围。在激战中,唐式遵被彝族人民击毙,成为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被击毙的最高级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