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结局如何,令人哀叹
创始人
2025-06-10 09:33:58
0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中最为精彩的时间段之一,在这个时间段里,诞生了许多如今都耳熟能详的故事,如纸上谈兵、毛遂自荐、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等。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也是生活在那个时代,例如苏秦、蔺相如、廉颇、白起等。

在这些历史人物中,最为精彩的莫过于蔺相如与廉颇,他们两个人的一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传奇、例如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廉颇的负荆请罪,以及他们两个被人称赞的“将相和”。

可是如今的我们对于他们两个人的这些经典故事都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后来又发生什么却一无所知。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廉颇对蔺相如负荆请罪,发生“将相和”以后他们又有怎样的遭遇呢?

从“对头”到知己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蔺相如与廉颇交好的始末,这件事情发生在赵惠文王时期。当时的蔺相如因为在绳池之会中以三寸不烂之舌挫败了秦王,使得赵惠文王摆脱受辱。

回到赵国以后,蔺相如就受到了赵惠文王的重用封为上卿列为文官之首,当时在赵国武将方面的领军人物是廉颇。虽然两个人都是文臣武将中的领军人物,但是在官职上蔺相如要比廉颇等级高,这就让征战沙场十几年的廉颇十分不服气。

廉颇生性豁达,他多次在周围人的面前这样说:“我是靠我的战功来赢得功劳的,不像他蔺相如用嘴唇动一动就赢得了欢心,等我碰到他一定当众很好羞辱一番。”

蔺相如知道以后微微一笑,便开始每次上朝时都称病请假避免与廉颇有交集,在路上看到廉颇的马车,蔺相如也让马夫赶到其他地方。蔺相如的动作让廉颇十分受用,他认为这是蔺相如在给他示弱。

面对蔺相如的软弱,他的门客都为他叫屈,蔺相如笑了笑解释道:“我连秦王都不害怕,为什么要害怕廉颇将军呢?我们两个如果唇枪舌剑甚至大大交手,那么只会造成文武不和的局面。这并不是我们两个人都想看到的,相反敌国知道以后则会十分高兴。”

蔺相如的话很快就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听到以后十分惭愧,他袒露上身身背荆条,来向蔺相如赔罪。从此两人的心结由此解开,双方成为了荣辱与共的搭档。

接连征战埋下祸因

在“将相和”以后,赵国就迎来了“长平之战”。相信大家对于长平之战的结果一定十分熟悉,本来以逸待劳的赵军最终被长途奔袭的秦军打败。这其中虽然秦军应用了许多计谋,但赵国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任用赵括,而是赵国新任“国家CEO”赵孝成王。

赵孝成王上位以后,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于是他便对自己父亲的老臣下手,首当其冲的就是武将的领军人物廉颇。

当时赵国的处境并不好,因为在赵惠文王执政期间,赵国一直奉行的是战争政策。多年的征战使得廉颇高强度的奔波已经精力大减,而且赵惠文王常常与盟友签订契约以后就选择背信弃义。

虽然作为一国之主改变决策仅仅是动动嘴的事情,可这也忙坏了一直帮助赵惠文王来回“擦屁股”的蔺相如。

蔺相如不仅要忍受其他国家的谩骂,还要想尽办法在各国中维护赵国的形象。就这样在赵惠文王的“助攻”下,赵国的文武两个顶梁柱已经开始“摇摇欲坠”。

随后他的儿子就送来了最后的“致命一击”。当时秦国看到赵惠文王连年征战已经树敌过多,而当时的秦国也奉行的是远交近攻的战略,所以秦国就派遣大军讨伐赵国。

其实,当时的赵国进攻可能会力不从心,但是防守的话是完全游刃有余的。因为征战多年的廉颇,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廉颇属于能攻能守

的“五边形将领”。所以当得知秦国派出十万秦军以后,赵孝成王首先想到的就是廉颇。

廉颇也没有辜负众望,在长平之战初期,廉颇虽然在进攻中有几次失利,但是选择防守以后就让秦军无可奈何。廉颇在城池附近设有三道防线,无论秦军怎么用力都仅仅能攻破两道防线。

一场战役决定二人结局

本来,按照剧本的走向,只要廉颇能够坚守那么就能活活耗死秦军。可是,赵孝成王却一直派出使者要求廉颇尽快出兵攻打秦军。

廉颇的接连拒绝渐渐引起了赵孝成王的不满,赵国君臣不睦很快就引起了秦国的注意。于是秦国便使用反间计,开始

加大赵孝成王对于廉颇的怀疑。这一招十分奏效,很快就让赵孝成王引发不满,随后就将廉颇调离岗位,选用“名将之后”的赵括来担任最高统帅。

赵括担任主帅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自然不是白起的对手。在交战中赵括被打败,赵军四十万人被俘最终被秦国坑杀。

而蔺相如在长平之战开始时就因为处理繁杂的政事身患重病,当得知赵孝成王要废除廉颇职位改由赵括担任以后,他十分生气立刻给赵孝成王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蔺相如以老臣的身份告诉赵孝成王,不要因为赵括家族的名气就十分看重他,赵括只会死读兵书,并没有任何实战经验。

蔺相如的话并没有改变赵孝成王的想法,在得知廉颇依旧被换以后,蔺相如也因操劳成疾在家中去世。而廉颇也在被罢免以后离开了赵国,虽然在晚年去过很多的国家,但都因为曾经对该国发动过战争而无法久留。最终漂泊二十年以后,廉颇在楚国客死他乡,因病去世。

小结:

廉颇与蔺相如能够化解矛盾充分证明两个人是为国为民的栋梁之材,他们不会因为自己个人的得失而放弃国家的利益。相反赵孝成王的做法,完全寒了整个赵国爱国志士的心,这也为赵国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

相关内容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首:安阳殷墟,活人祭祀延续了600年 新知贺...
2025-09-19 09:06:03
艾米丽在上海的一天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艾米丽是比利时鲁汶大学法律专...
2025-09-19 09:05:50
浙江公园无动力游乐设备
在浙江的许多公园里,无动力游乐设备逐渐成为孩子们玩耍的热门选择。这...
2025-09-19 09:05:41
25希腊度假记-19:“一...
今天是返回的日子。 9点多出来,发现是阴天,天空中有大块儿的云。这...
2025-09-19 09:05:13
原创 ...
在全球四大人种体系中,白种人的分布范围是最广泛的,所占领的土地也最...
2025-09-19 09:05:07
8月福州市区CPI同比下降...
近日,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发布今年8月福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
2025-09-19 09:04:56
原创 ...
在山西省东部,坐落着一座古老的县城,名叫“平定”。据史书记载,这个...
2025-09-19 09:04:31
原创 ...
将整个犹太民族作为憎恨对象的反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分布最广、持续时...
2025-09-19 09:04:15
杨靖宇牺牲后笔记本被日伪军...
7月3日上午,尘封八十五载的杨靖宇笔记本档案在通化市档案馆首次公布...
2025-09-19 09:04:12

热门资讯

原创 1... 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最为艰难的时期之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党内一些人因思想动摇,最终投...
原创 他...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人物的命运跨越了三个不同时代,每一阶段都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本是清...
原创 身... 最后一位逝世的元帅是谁?答案是聂荣臻。最后一位去世的大将,又是谁呢?他便是萧劲光。萧劲光于1989年...
原创 野... 洪武大帝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崛起完美诠释了一句古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朱元璋的出身并...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为民初心(铭... 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宋公堤绵延在黄海岸边。抗战烽火中,新四军和苏北人民一起修堤筑坝,留下一段“阻海...
原创 他...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辉煌时期,可以说,它代表了古代文学的巅峰。提到这个时代最为著名的两位诗人,无...
原创 大...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到晚清时期的著名大臣,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曾国藩和李鸿章。前者有着...
原创 北...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北宋作为一个关键的朝代,虽然在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却在...
原创 1...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991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家领导人中有一位的出身背景显得格外不同,他就...
原创 周... 周瑜,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响亮且深远,承载着无数传奇与荣耀。他是东吴的杰出将领,以卓越的战略眼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