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6年英国拍卖圆明园被毁前的照片,犹如仙境,起拍价高达176万
创始人
2025-06-09 16:32:43
0

“圆明园”是清圣祖皇帝康熙命名的,“圆”一般指的是圆满,“明”是日月可昭,前景明亮,“圆明”一词道出了清圣祖对明君贤相的期望和理想的标准。

康熙皇帝亲笔的牌匾就挂在圆明园的正中间,圣祖康熙皇帝把圆明园送给了他的儿子雍正,雍正期开始,对圆明园进行扩建和后来帝王对圆明园的升级扩建,让圆明园登顶“万园之园”。

圆明园除了在建筑上的登峰造极,在民族文化上,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让人们非常好奇圆明园的原貌是何等的光辉,以至于2016年在英国拍卖的照片,拍出了176万的高价。

为什么要建造圆明园

清朝的统治者在入主中原以前,他们在气候凉爽的东北过着农耕和渔猎的生活,北京的气温是干燥炎热,尤其到了夏天,更是酷暑难耐,让康熙皇帝开始有造园林避暑的想法。

另外,康熙在位期间,政治和经济水平总体趋于稳定,国库充盈,当时举国上下流行的园林建设,也带动了深宫内院的皇帝也追求“田园”生活,开始建造园林。

于是就选择了离故宫不远的地方,挑一处草木茂盛,水源充足之地,在康熙四十六年,第一所行宫“畅春园”建成,周边还有很多小园林,其中一座就是圆明园。

雍正即位的第二年,即1724年,他正式启动了圆明园的扩建工作,扩建大致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宫廷区域的修建,基本是仿造紫禁城的配置进行的改造。

第一部分也是圆明园后来主要的建筑群。

第二部分增加了亭台楼阁的建设,构建了圆明园内的小岛与水流四面环山的景象,第二部分也是后来乾隆四十景的前期工程,有三十二景是雍正时期就已经完成的。

第三部分是修建福海,还有福海周边的配套设施。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基本规模已经形成,占地面积达到3000多亩,庄严的宫殿配上山水湖泊与风光,还有曼妙的亭台楼阁,高规格的配套象征着帝王至高无上的皇权。

乾隆皇帝即位后,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了圆明园的整体场景布局,增加了新的园林建设,分别是长春园和绮春园,被称为“圆明三园”。

到了清朝中期,圆明园相继有新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长春远的西洋楼景区,虽然占地面积很小,只占到了圆明园建筑面积的大概百分之二,可却是中式建筑与欧式风格成功结合的开端。

由西方传教士设计,中国建筑师建造的西洋楼,汲取了中国传统建设手法,也是圆明园风光的亮点之一。

圆明园的浩劫

英国和法国贪得无厌,为了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成果,在美、俄的支持下,对华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他们攻入北京,打开了圆明园的大门。

经过数小时的掠夺,负责掌管圆明园的大臣选择了自尽,他们彻底对圆明园开展了掠夺和破坏,里面数不尽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就连士兵的营帐周围到处都堆积着各色钟表和珍贵的刺绣品还有绸缎等等。

其中就有一个英国二等兵,被称为“中国詹姆”,他就靠着在圆明园洗劫的财物,足够他享用一生,可见圆明园的宝物之多。

后来英国的媒体报道说,他们从圆明园抢夺的财物价值大概阿紫600万英镑,殊不知,他们抢走的很多宝物,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对无价之宝的破坏,破坏了人类历史的文明。

在经过长达四天的掠夺之后,英法联军暂时从圆明园撤离,这座曾经风光无限的圆明园,已经变得满目疮痍,还是没能组织这些恶鬼的步伐。

两天之后英国卷土重来,以要在圆明园安置囚犯为借口,再次洗劫圆明园,还把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发条件,一场毁灭的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历经150多年的圆明园,毁于一旦。

笼罩在北京上空的大火,久久不散,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能被抢走的宝物都已经落入了英法联军的口袋,不能拿走的,也都被破坏和烧毁了。

圆明园鼎盛时期的文物数量超过150万个,被火烧之后从士兵手上追缴和散落的数量就超过一千多件,还有中国历代以来留存下来的奇珍异宝和文化典籍,化为灰烬,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近年来,圆明园流落在外的文物的拍卖,是不是掀起一番巨浪,让人民知道这座园林的存在,其中,2016年在英国拍卖的一组照片,有一张拍出了176万的天价。

圆明园遗址的意义

照片的公布举世震惊,让世人看到了圆明园的美轮美奂与恢弘大气,如同仙境一般。照片引发了拍卖会的哄抢,呈现了圆明园的景色与建筑无法还原的美。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英法联军罪行的重要证据,令人发指。可是这也敲响了国人的警钟,或许是出于不能将整个园林带走索性毁了的畸形心理,又或者是要销毁自己的罪证,圆明园没能抵挡侵略者的残害。

哪怕原本仙境一般的圆明园消失了,圆明园以另外一种生命的存在,在时刻鞭策人民谨记历史里血淋淋的教训,勿忘国耻。

在新中国建立后,圆明园的遗址的保护工作非常被重视,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先后进行数次绿化的改革,成为如今旅游景区。圆明园是否重建,曾经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但是不论如何,曾经的辉煌无法还原,却深深烙在人们的心里。圆明园以如今的形态,向国人展示了历史的由盛转衰,圆明园的遭遇,是中华民族苦难与屈辱的缩影,落后就要挨打,如明镜一般照亮前行的路。

圆明园身上承载的是,是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时刻提醒国人,团结一致向前看。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 字数:2183,阅读时间:约6分钟 编者按: 关于两汉时期的兵制,...
原创 不... 阅读本文前,别忘了点个“关注”,这样你不仅能方便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获得不一样的互动体验,感谢你的支...
原创 如... 1928年6月4日的清晨,三洞桥附近的居民尚未从睡梦中醒来,却突然被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惊醒。原来,在...
原创 封... 在《封神演义》中,有三股仙界势力意图推翻商朝,这三股势力分别是: 第一股是以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阐...
原创 那... 明朝的明孝宗朱佑樘被后世誉为一位“好人”和“好皇帝”,这样的评价在大明的皇帝当中算是相当难得的。但这...
唐朝如此强盛,却守不住辽东半岛... 我们翻开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会发现谭其骧给唐朝绘制了三张全图,时间分别是669年、744年和...
原创 明... (本文所有配图均采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全文约2950字,预计阅读时间约10分...
原创 秦... 秦朝的最大问题到底在哪里呢?自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以来,经过历代先王的不断努力,最终在秦始皇的领...
红船领航二十载④|“无中生有”... 【编者按】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劈波斩浪。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5年,“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
原创 世... 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阶段。七雄争霸,百家争鸣,纷繁复杂的局势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