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考生,深入思考太少了。
很少同学会问起,公安学为啥要考这4门专业课,公大、警院、警大为啥专业课有相同的又有不同的。但是倒推五六年,那时还是不少考生问起的。
也难怪,现在竞争激烈,备考也浮躁了。
大家很少把脑力放在这些跟提升成绩看似无关的问题上,更关注尽快背诵、产出、赶超、上岸。但是把这个问题想明白,而后学起来真的会更受用。
培养理论、实践双全的复合型人才
01
“公综+法综”
3所院校专业课考查科目的表述上略有不同,比如刑警学院叫“法学综合(三)”,警察大学叫“法律综合”,但整体上都是法学综合+公安学综合的知识体系。
法综的学科知识体系,能够深入培养学生的理论内涵;公综的学科知识体系,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警务实践素质和能力;二者共同作用下,最终成为理论实践双全的复合型人才。
02
“刑法+公基”
刑法是法学中最基础的必修课程。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制止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等。而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违法犯罪活动,学习刑法是为了更好的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提升人民警察的法律素质。
公基是所有公安院校最基础的必修课程。
公基是研究公安工作规律和对策的学科,是对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例如公安机关的历史发展,公安机关的宗旨、任务、职能、性质、职责、权利,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根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等等。
培养具有院校特色的人才
01
公安大学
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母法;管理学是研究社会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的学科,所以从知识体系上来看,培养目标的核心关键在于:
立足根本,提升格局;大局观念,协调配合。
02
刑警学院
刑诉是一门程序法,是讲一个案件从发生到结束所要经历的过程以及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情况,而侦查更是在警务实战的具体操作。所以警院的专业课知识体系上看,培养的核心关键在于:
宏观体系、运行机制;专业领域、实战技能。
03
警察大学
法理以研究整个法律现象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治安管理是保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权利而依法公开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是研讨、传授治安管理的公安院校必修课程。所以警大的专业课知识体系上看,培养的核心关键在于:
底层逻辑、人性本身;执法公正、服务人民。
培养服务社会的新型警务人才
从知识体系角度看:
各个学科体系是完整独立的,但其实体系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咱们学习的时候,不要把知识学的太死了,一定多思考多联系。
从考查科目角度看:
而各个学校之间虽然专业课有不同的地方,但并非只是培养某一种或者某一类人才,从招生目录的设置上我们也看得出,入学后会有完善的体系培养综合型的新型警务人才。
从警务实战角度看:
警务系统中既需要管理型人才,也需要专业型人才,还需要复合型人才。这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都是警务系统中极其重要的最小单元。那么作为公安硕士的我们,时刻都要提醒自己:
学好本领,当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