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的人民公园,那可真是一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年,它就已然被绿意所笼罩。走进公园,仿佛踏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高大的树木如忠诚的卫士,笔直地挺立着,为人们撑起一片清凉的天空。翠绿的草地如柔软的地毯,让人忍不住想要躺上去,感受大自然的怀抱。各种花卉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生命的蓬勃与美好。
从昨天到今天,关于河北廊坊三河市商户牌匾禁用“红黑蓝”三色事件,还有更奇葩的细节曝出。
根据“顶端新闻”昨天的报道,2024年7月至今,三河市区“公共卫生间”“人民公园”及“三河市融媒体中心”等门头,陆续由原来的红色改为绿色。报道中提供的一张人民公园门头前后对比图(见下),尤其让老丁感到极度错愕和触目惊心。
老丁为此专门查了一下“高德地图”,结果发现,在去年4月网民发布的图片中,人民公园四个字的颜色尚是红色;但到了同年12月下旬,在另一位网民发布的图片中,四个字的颜色就已经变绿!
老丁不禁想到这样一个场景,当有人晚上经过三河人民公园门口时,会不会被门头不经意间泛起的莹莹绿光,吓得毛骨悚然?
在顶端新闻以及人民网昨晚的报道中,均提到了商家被无端要求改牌匾的花费问题,不仅动辄可能就是上千元的支出,来自有关部门的所谓补偿、补贴更是分文未见。人民网的报道指出,除了经济方面的损失外,旧招牌摘下后,新招牌的制作、审批、安装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这一“空窗期”对商户而言也是一种消耗,生意会因此受到影响。一位商家表示,“顾客一般都是开车过来。没有了(招牌)之后,人家找不到,因为黑压压的都长得一样。有的时候转上几圈找不到他就走了。”
透过人民网的报道,这一轮瞎折腾,可能还远不止不能用红、蓝、黑作为底色那么“简单”。一家新开业、还未挂上招牌的商铺店主称,挂牌前需要请广告公司做出效果图、实景图等,送去有关部门审批,“一开始做的橘色,有点偏红都不行,后来改成浅咖色才通过”。除颜色外,招牌尺寸、亮灯等也有要求,另一商户业主告诉人民网记者,他的招牌在3月中旬被拆,“只比要求的一米二高出一小截”。
根据人民网的统计,三河已“整改”牌匾已有1820块。不得不说,单“整改”利益这一块就已十分可观,究竟都有谁家的亲戚在三河开广告公司呢?
老丁又想起此前三河城管工作人员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所说的那句话:“如果(商户)不怕麻烦、不心疼钱,可以改回原颜色,自愿。”真是不要脸到了极点。
真的搞不懂,究竟是三河的哪位领导如此偏爱绿色?他(她)到底是之前被戴过绿帽子,还是被爆X的卡扎菲,抑或对岸民进党的崇拜者?
履历显示,目前三河市的一把手,此前曾任廊坊市固安县委书记。近期有网民曝出了下图中的信息。
媒体报道显示,4月11日廊坊纪检委相关工作人员称“已前往三河展开调查”。老丁希望可以借此查一查是否有三河当地的某位领导受到了神棍的蛊惑,以及在“整改”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利益输送等。
不过,老丁也更希望派异地的纪委前去调查,并希望最终能有一个明确的调查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