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科学研究 加速成果转化——记福州大学多学科协调发展之路》
福州大学在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多学科协调发展。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深耕,各学科汇聚众多优秀人才与前沿理念。学校鼓励跨学科研究,不同学科领域间的思想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在化工、材料等优势学科持续深入挖掘潜力,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同时,福州大学高度重视成果转化,构建起完善的转化机制。积极与企业对接,将实验室成果快速推向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26日08版)
日前,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学生吴一迪及其团队的项目“‘氢’新‘智’造——数据驱动低成本高效电解水催化剂的创制”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和全国特等奖。在获奖现场,吴一迪引用了福州大学创始人卢嘉锡的一句话:“我们要尽力在世界最高科技竞技场上多升起几面五星红旗。”
福州大学党委书记陈国龙介绍,该校已经成长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十三五”以来,该校获各类科技项目7512项,科研经费超31亿元。
12月11日至13日,第二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大会上,由福州大学与浙江坚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项目“碳化硅陶瓷膜及其应用”荣获金奖,并进行现场展示。该产品入选国家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实现了纯国产化,能完全替代进口碳化硅陶瓷膜,从而显著降低生产和应用成本。
近年来,福州大学科研成绩斐然,累累硕果挂满知识的枝头,彰显着学术的丰收与辉煌。2024年,福州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参与完成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三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排名前1‰。2024年新增生物医学工程等8个博士点,获批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并列第三,提升了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奋斗、拼搏、奉献是福大人的底色,我们通过脚踏实地的研究,将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力争为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提供福大方案。”福州大学研究员江莉龙告诉记者。(记者 冯家照 高建进)
上一篇:“全吐了” 知名餐饮连锁又出事
下一篇:魂萦梦绕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