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1950年12月13日,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突然向我国提出停战谈判的要求。毛主席一眼看出其中的猫腻,并立即下令:“不要停火,打到‘三八线’以南。”毛主席究竟用意何在?
时间回到1950年10月,在彭德怀元帅的带领下,二十多万志愿军战士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在正面战场与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对抗。接连发动两次战役后,我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把所谓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得丢盔弃甲、节节败退,成功将其打退至“三八线”附近,逐渐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局势。
不仅如此,我们对于美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接连两次战役的胜利,全军上下士气高涨,大有一举击溃美军防线,将他们全部赶到海里去的决心。反观敌军,遭受接连的失败,重重打击下的“联合国军”,士气低落,厌战、畏战的情绪,在队伍中弥漫。
美国妄图迅速侵占朝鲜半岛的计划落空,在我国志愿军强大的攻势下,美军为了争取喘气的机会,向中国提出“先停火后谈判”的要求。
此时,国际上处于中立的国家,也顺应着美国的呼吁,建议我国停火谈判。面对来自国际上的压力,和战场上的志愿军所遭受的困境,毛主席下令再次发起进攻,并说道:“不要停火,打到‘三八线’以南。”此时我志愿军正面临着弹药、粮食危机,面对武器精良和后勤补给充足的美军,毛主席为何坚持发起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又为何要求将美军打“三八线”以南呢?
一、为何面对美军停战谈判要求,毛主席坚持要打到“三八线”以南?
起初,志愿军入朝作战时,并没有引起不可一世美军的主意,朝鲜半岛的上空,时常盘旋着美军的侦察飞机,而志愿军通过昼伏夜行的方式,悄无声息的抵达了朝鲜战场,1950年10月25日,迎来了志愿军入朝以来的第一场战斗。
此时美军根本没有收到中国军队跨过鸭绿江的消息。在志愿军猛烈进攻下,美军才有所发现,完全没有预料到志愿军会来得这么迅雷不及掩耳。同时,更没有预料到武器装备都比美军落后的志愿军会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战斗力。从之前一个多月的战争形势来看,自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之后,使得这场发生在朝鲜半岛之上的民族内战变为单方面的碾压。
早在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起,一路凯歌的朝鲜军队已经在7月底将韩军赶至釜山一带,面对朝鲜军的强大攻势,李承晚迫切希望美军快点赶到,当美军成功在仁川登陆之后,朝鲜战争局势发生全面恶化,朝鲜军队在前后夹击之下仓皇退至三八线以北,曾经连夜从汉城逃窜的李承晚,如今跟随在美军身后,大摇大摆的回到了汉城。
既然朝鲜战争已经打响,自己也拥有美军的帮助,李承晚便开始幻想统一朝鲜半岛的美梦,而当时担任联合国总司令的麦克阿瑟虽然已经年过七旬,但仍然不减当年的狂妄。
1950年10月1日,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周年之际,麦克斯突然下令,整个部队向三八线以北进军,这其中无疑有麦克阿瑟对新中国的挑衅意味。这位趾高气扬的美国传奇五星上将坚信中国绝不会参战,但很显然,最后的结局却是狠狠打在美军的脸上,我国不仅派遣志愿军前往朝鲜支援,更是以疾风扫落叶的姿态,将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联合国军打的节节败退。
麦克阿瑟还认为,如果我军愿意出兵支援,那么早在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之时,就应该出兵前来,所以在麦克阿瑟的领导下,骄傲自大的联合国军声势浩荡的向鸭绿江挺进过来,每个人都信誓旦旦的认为胜利近在咫尺。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战士在两水洞附近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不到两个小时,便歼灭了南朝鲜一个营以及一个炮兵中队。但这一枪依旧没能将美军从速胜的美梦中打醒。在听到前方遭遇中国军队之后,美骑兵第一师第八团团长帕尔默却不以为然地说道:“是中国军队吗?他们也会打仗?”
可帕尔默万万没有想到,仅仅六天时间,同样的厄运便降临到他们头上。在此后的云山战役中,即使是有着开国元勋师称号的骑师,也同样损兵1860人,而帕尔默领导的第八兵团第三营更是被全部歼灭,而这些只是联合国军败退的开始。
1950年10月25日,我国志愿军全面发起朝鲜战争第一次战役,从而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战争初期,在我国志愿军猛烈的攻势下,美军遭受到严重的打击,但嚣张的麦克阿瑟认为,中国只是象征性的出兵,规模最多也不过两三万,吃到苦头的美军没多想,便再次集结部队,向中朝边境推进。不得不说,此次美军的失败和狂妄自大和麦克阿瑟的指挥有着莫大的关系。作为美军少有的五星上将,竟然连侦查敌情、了解局势、知己知彼都做不到,怎么可能会打赢胜仗呢?
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联合国军被打的节节败退。此时,美军参谋长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愤怒地说道:“麦克阿瑟那神话般的尊严,在朝鲜战场上被中国志愿军狠狠地踩在脚下,他现有的能力和力量,根本斗不过中国指挥官彭德怀。”美军在第一次战役宣告失败后,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正式打响,而此时的麦克阿瑟,完全没有吸取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更是口出狂言,称在12月25日圣诞节前,朝鲜战争将全面结束。为了实现这一计划,麦克阿瑟将联合国军的地面作战部队增至22万余人。
凭借着人数优势和装备的优势,麦克阿瑟已经找不到任何输的理由。但此时,我国30万志愿军战士早已在冰天雪地中完成埋伏,在120公里的战场上隐蔽起来,此时的志愿军早已守候多时,等候着联合军跳入其中。很快,埋伏好的志愿军,便让他们所谓的军神名声扫地。
在整个第二次战役中,我国志愿军奋勇杀敌,成功毙伤敌军3.5万人。仅此一战,成为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意义重大的胜利,不仅打破了美军圣诞节前收场的攻势,而且还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将不可一世的美军打退到三八线附近,沦陷42天的平壤也再次回到朝鲜人民手中。
而几个月前,麦克阿瑟因登陆仁川而名声大振,可现如今被不少美国人称作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而在第二年4月,刚刚度过70岁生日的麦克阿瑟,被美国总统杜鲁门匆匆解职,无奈结束了自己的军事生涯。)
随着联合国军再次被赶回到三八线上,整个朝鲜战争似乎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有所不同的是,美军再也没有之前的嚣张和狂妄,取而代之的是对我国志愿军的畏惧。眼看着志愿军就要把美军打得溃不成军之时,关于朝鲜战争,是继续打下去还是趁势停下来,成为当时各方势力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1950年12月5日,就在中美双方还没有发话的时候,印度首当其冲站了起来,联合11个中立国向中国呼吁,要求中国与朝鲜军队务必停在三八线上,不要再打下去。而美国也顺着这股势力提出了停火的谈判的要求,然而美国真的是想停战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在朝鲜战场上,并没有像印度这些中立国什么事,那他们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跳出来?这些中立国真的中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不但不中立,甚至可以说是到了谁强就帮谁的地步。如果他们真的是想维护和平的话,可能早在美国登陆仁川之时就已经站出来了,而不是在美国处于劣势之际才主动站出来。除了印度等国的呼吁以外,英美等国也在积极磋商。
12月14日,联合国成立了朝鲜停战三人委员会,并向我国提出先停火后谈判的要求。对于美国此举,毛主席一眼看出其中端倪,就在联合国成立停战小组的前一天,毛主席便向彭老总进行致电,解释了其中的利害关系:目前,英美各国要求停战于三八线以北,以便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果三八线以北停战,将对政治上有很大的不利关系。
而彭老总接到毛主席的指令后,先是眉头紧锁,但很快便转过身来,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道:“毛主席的分析,实在是一针见血。”
而在12月21日,毛主席又接连向彭老总发出电报,直指一个目标——三八线,更是在彭老总的致电中亲自说道,“不要停火,打到三八线以南”。毛主席作为伟大的战略家,有着自己的见解。一旦给美军喘息的机会整军再战,那么之后势必会受到更大规模的反扑,只有让敌人真正地痛上加痛,才能起到震慑作用,之后再将美国人彻底打到谈判桌上。
二、为何志愿军兵止三八线?
1950年12月31日晚,志愿军向敌人发起全面进攻,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正式打响。其中116师仅用十多分钟便成功突破敌人,之后一鼓作气,志愿军在1月4日攻克汉城。不仅我军的士气达到顶点,还影响到全世界所有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在官方的授意下,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争相报道此次胜利,以此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解放汉城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全国人民都沸腾了,大家彻夜狂欢,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一些报纸甚至直接以“美军不堪一击,将他们赶到海里去”为标题发表文章。事实上,这次胜利确实非常鼓舞人心。要知道在二战中,美军已经创造了不败神话,成为世界最强的军队。在正面战场击败美军,确实称得上是伟大的胜利。
但这只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距离最终的胜利还很遥远。当时的志愿军统帅彭德怀清楚地知道,美军只是暂时被击退,有生力量还未被消灭,随时有能力组织反攻。得知国内对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反应异常强烈,正在举国庆祝后,彭德怀越发担心,甚至说:“这是胡闹!”他批评了过于乐观、将胜利传回国内的参谋,叮嘱他们在报告战果的时候要留有余地,避免给自己背上包袱。
作为身经百战、有卓越战略眼光的老将,彭德怀对于战场形势的敏锐无疑是举世罕见的,在他眼里,美军的溃败只是为下一次的进攻做准备。彭德怀的担忧不无道理,由于中美双方的火力和后勤补给上的极端差距,志愿军想占领汉城并不难,但要守住汉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与美军多次交火后,彭德怀清醒地认识到了美军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和近乎变态的补给,以及绝对制空权的可怕。志愿军的战斗意志和战斗力设计是举世无双的,但这并能弥补双方在火力上的差距。
前两次战役的胜利,主要归功于志愿军擅长打运动战,用战术开花、穿插包围等方式弥补了火力上的不足,这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美军的火力优势。然而,若是与美军打阵地战、消耗战是非常愚蠢的,美军一个团的火力就超过志愿军一个师,这不是靠人力可以弥补的。
此外,美军强大的后勤补给能力也远非志愿军可以比拟,随着志愿军不断推进,补给线被拉长,面临的困难也就越多。很多战士饿着肚子作战,他们被冻伤,失去了战斗力,甚至出现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而这些问题都是后勤补给跟不上引起的。
反观美军的后勤,士兵的一日三餐和肉类制品都能保证。在绝对的制空权下,美军还能为士兵提供每天一定量的可乐和香烟,这是志愿军战士无法想象的。这巨大的差距都被彭德怀元帅看在眼里,以至于自从占领汉城后,彭德怀就命令士兵原地休整。
期间,金日成多次提出南下继续进攻,都被彭德怀拒绝了,他不可能做出用士兵的生命抵抗大炮的决定。更何况占领汉城后,已经到了“三七线”,可以说是超额完成任务。如果继续打下去,不仅没有效果,甚至还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而美军则可以以逸待劳,在准备充分后,依靠强大的火力和空军支援,反攻志愿军。
两个多月后,彭德怀决定放弃汉城,回军北撤。但两个月前,汉城刚刚被占领时,国内的热烈反应,却让他感到为难。于是彭德怀向周总理转达了撤退的意思,希望能妥善处理国内可能会发生的波动,这并非彭德怀过于敏感,对于国内的大部分民众而言,他们只关前线的胜利或失败,很难理解双方的差距。
连打了三场战役,志愿军战士的伤亡情况,以及拉得过长的战线,导致了志愿军接近崩溃的后勤补给。这些都是彭德怀作为最高统帅,了解的最基本的信息。或许这便是伟人和普通人的区别,他们无论面临胜利或失败,都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