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这一解释生命演化的伟大理论,自诞生以来便如同一面镜子,既映照出科学的理性光芒,也折射出人类对自身起源的深层困惑——为何总有人坚信它是科学界的“谎言”?又为何在直观感受中,人类似乎5000年来毫无“进化”的痕迹?这也许是不少人的困惑,今天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举个近百年来人类发生的明显进化——剖腹产。这是典型的生理进化。过去的几十年来,由于剖腹产的广泛使用,已经引起了统计学上进化的改变:剖腹产导致婴儿和骨盆不适应度增加。
科学家对过去50年的出生资料数据进行了运算,发现全球的胎盆不称率已经从上世纪60年代新生儿的百分之3,提高到今天新生儿的百分之3.3。
the regular use of Caesarean sections throughout the last decades has led to an evolutionary increase of fetopelvic disproportion rates by 10 to 20%.
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快速生理进化过程。通俗地说:婴儿头部增加,而孕妇产道的大小却没发生显著性差异,于是二者不协调。
我们知道,与大多数动物相比,人类的分娩更加麻烦,这是因为人类要通过一个相对较小的产道,生出一个头较大的婴儿。
那么,这种头部和产道的比例,决定了婴儿的头部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大小范围之内。如果头部超出产道太多,就会造成难产。
对于孕妇,可能引起产道撕裂、大出血等;对于婴儿,可能引起无法生产或者死亡。
于是,一代代的选择下去,婴儿的头部和产道就维持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比例,而那些比例不合适的,由于造成死亡,自然被淘汰了。(当然了,头部太小的是一种病)
本来剖腹产是应对那些特殊情况的孕妇,比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产道阻塞,产道狭窄(比如未足月),先兆子宫破裂,产妇衰竭,胎儿窘迫、巨大儿、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多胞胎、胎儿畸形、胎位不正、脐带脱垂。
但是有不少人选择剖腹产,不是因为上述原因。结果就是,大量的人无需剖腹产却进行了剖腹产。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妇产科专家近日表示,中国的总剖宫产率高达46.5%,部分地区甚至高达70%--80%,超过世界警戒线3--5倍之多。 专家表示,剖宫产、人工流产对子宫会带来严重伤害,但中国的总剖宫产率高达46.5%,部分地区甚至高达70%~80%,超过世界警戒线3~5倍之多。其中,很多剖宫产不是出于医疗需要,可以避免。
而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剖宫产的理想比率在10%和15%之间。
这样大量的剖腹产带来的影响就是:本来女性产道是对婴儿头部的一个强制选择,但是因为剖腹产,直接少了这个选择,于是婴儿头部开始呈现了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剖腹产导致产妇和婴儿之间的头部骨盆比例不均衡分别增加了20%和9%。换句话,由于剖腹产的广泛使用,使得婴儿头部越来越大。而这种选择,由于医学的进步,导致我们面对更加大头的宝宝适合,更倾向于剖腹产,于是循环:头大→ 剖腹产→ 头大→ 剖腹产……
而产道和骨盆没有受到选择,维持原状。最终有一天,人类可能彻底无法顺产,只能采取剖腹产了。换句话,随着剖腹产的出现,使得大头婴儿可以生下来,而他们成长之后,产道却没有发生世代之间显著差异。于是下一代产妇又要生下大头的婴儿比例上升。
人群的智力至少有两方面影响因素
1,脑容量,基础中的基础
2,脑沟回、脑连接等 和发育以及教育、经历等有关。
尽管智力和脑容量不存在线性关系,但总体上,从物种的角度来看,是存在一个重要的关联(比如古人类史上对于猿、猩猩和人类等不同灵长类区分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相对脑容量)
如果随着时间的推进,大头宝宝越来越多,给智力发展提供了基础的物质条件,那么持续下去,10ml,50ml,100ml,甚至1000ml的脑容量差异,那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天壤之别了。
其实,这个问题还可以引申到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人工选择。进化中:突变是基础,选择是关键。自然界中较多的是自然选择,而人类出现后,涌现出了人工选择,典型的就是各种家养动物的出现。医学,同样是一种强大的人工选择。
参考文献:
关于剖腹产引发的进化问题
Mitteroecker P, Huttegger S M, Fischer B, et al. Cliff-edge model of obstetric selection in huma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20161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