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徐汇区的淮海中路上,有一个名为襄阳公园的地方,公园始建于民国时期,最初名为林森公园,直到建国后才更名为襄阳公园。每天都有不少人聚集在这里,进行着各种娱乐活动:有的来锻炼身体,有的在聊天、下棋、打太极,公园成了附近居民的一个重要社交和放松场所。
在上世纪70年代初,襄阳公园迎来了一位特别的围棋手。这个人身材矮小、皮肤黝黑,尽管已经接近60岁,但由于身形瘦弱,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小董”。小董的身世并不复杂,原本是一个普通的钳工。他天生聪慧,动手能力极强,几乎什么活都能胜任,而他的最大爱好便是围棋。他对于围棋的热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喜欢与人打赌,输赢对他来说似乎就是乐趣的来源。
解放前,小董在工厂做工,但业余时间他便跟着师傅学习棋艺,最初是象棋,后来又迷上了围棋。他聪明、悟性极高,对棋盘上的每一颗棋子都能迅速做出精准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通过研究古籍棋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棋风,并创新了一套自己称之为“杀法”的战术,这让他在上海的象棋界声名远扬。到了围棋方面,他更是少有对手,曾与北方几位著名棋手对弈并四战四捷,这一成绩震动了整个上海滩。
新中国成立后,小董依旧在工厂工作,但他依然活跃在上海的围棋圈,甚至挑战过国手刘棣怀和王幼辰等顶尖高手,并且屡次获胜。这种非专业选手能够碾压国手的成绩,让他渐渐变得有些骄傲自大,甚至目中无人。每当有棋手在他面前败下阵来,他都会数落对方一番,这也让他结下了不少敌人。有一天,围棋界的两位国手顾水如和刘棣怀专程来到上海,想要见识一下这个惊动了棋坛的业余高手。当三人对弈时,小董非常不屑地提出,要给顾水如让子三子,以此来彰显自己的棋艺非凡。
小董的围棋风格非常独特,除了棋艺精湛外,他还善于运用心理战术。当他觉得棋局不利时,他会开始故意讽刺、嘲笑对方,甚至通过语言攻击来干扰对方的思路。如果这种方式不起作用,他就会更加极端地通过威胁或者做出一些流氓行为,如指着对方的眼睛、鼻梁,甚至会高唱京剧,做出各种挑衅动作。为了赢得比赛,他几乎不择手段。
然而,顾水如和刘棣怀并未被这些招数所动,比赛进行到中盘时,他们明显感到棋局逐渐对自己不利。于是,小董再次使出了烟雾弹战术,他掏出香烟点燃后,不停地吸烟并把烟雾吹向对方,企图干扰他们的思考。最终,尽管两位国手拼尽全力,他们还是败给了小董。这一场比赛过后,棋界的人们开始明白,小董不仅棋艺高超,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流氓棋手”。由于他的行为过于恶劣,后来的棋手几乎都不愿意再与他对弈。
几年后,一位来自杭州的年轻围棋天才王某来到襄阳公园下棋。这位少年天赋异禀,自幼便受到过高人指导,他的围棋技艺不同凡响。在公园里观看了一会儿后,王某决定亲自下场挑战。他一举击败了几位公园中的棋手,大家开始不服气,纷纷邀请上海的顶级高手来与他对弈,结果无一例外地都以失败告终。这时,一些围棋爱好者开始提议让“小董”来与这个年轻人较量。
此时的老董已经接近50岁,他自认为年纪大、经验足,轻视了这位年轻的王某,于是双方定下赌局,约定谁输谁付钱,围棋迷们也纷纷下注,围观这场精彩对弈。比赛进行到中盘时,老董明显陷入了困境,他竟然开始用老套的心理战术:一边唱京戏,一边喷烟雾,甚至做出手舞足蹈的动作,试图干扰王某。然而,这一切对年轻的王某并没有丝毫影响,王某如同一块石佛,始终稳如泰山,毫不受其干扰。周围的观众开始对老董产生了不满,纷纷要求他停止这些不正当的手段。
见局势对自己不利,老董突然捂住肚子,装作腹部不适,提出去厕所休息。裁判为了防止他耍花招,决定跟随他一起去厕所检查。老董进了厕所后,长时间都未出来,足足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裁判催促他出来后,他才慢吞吞地返回棋盘。回到棋桌后,老董又开始磨洋工,每下一个子都要拖延十几分钟,这让年轻的王某开始感到不耐烦,最终,他在老董的拖延和软磨硬泡下失去了耐性,露出破绽,被老董抓住机会反败为胜。
几个月后,上海的围棋高手金波听闻了这件事,对老董的行为非常愤怒,决定亲自挑战他。金波曾进入过市围棋决赛圈,棋艺相当出色。他先是与老董对弈多盘,但屡屡败下阵来。于是,金波心生一计,背熟了日本围棋高手坂田荣男和桥本与太郎的棋谱,准备再次挑战老董。这一次,老董依然显得不以为然,甚至嘲笑金波是“臭棋篓子”。然而,当金波按照日本棋谱布置棋局时,老董的神态却发生了变化,他惊讶地发现,这盘棋与他之前见过的棋局极为相似,顿时脸色变得通红,气愤地质问金波:“你这是在戏弄我吗?”老董愤怒之下,冲金波大声喝骂,最终将金波赶走。
不久之后,由于老董的流氓行为,他因犯流氓罪被判处了5年的收容教养。五年后,老董出狱,但此时的他已经变得破旧不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在火车站,他开始摆残棋赚取些许微薄的生计,然而,无论在哪里,他都再也没有回到当年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