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在重要矿种找矿领域取得了堪称重大的突破。众多矿产地如 38 处,犹如璀璨星辰闪耀在广袤大地。这些突破不仅彰显了中国地质科研团队的卓越智慧与坚韧精神,更意味着国家矿产资源储备的有力提升。从铜矿到铁矿,从稀土矿到金矿,各个矿种的新发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一系列成果将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在矿业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引领中国矿业迈向新的高度。
今天(1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消息,2025年上半年,我国重要矿种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矿产地38处,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继续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其中大中型25处,
在河北省兴隆县,新增铷资源量337万吨;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新增金资源量81吨,累计查明近百吨。
截至目前,绝大多数矿种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
同时,全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也在继续增长。
锡矿、铝土矿、钨矿、铜矿、磷矿等矿种勘查投入同比增长50%以上,
煤炭、铅锌矿、钼矿、金矿、石墨等矿种勘查投入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国非油气矿产勘查投入资金66.93亿元,同比增长了23.9%,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副司长牛力表示,从上半年矿产勘查投入结构来看,社会资金达到33.59亿元,同比增长28.2%,在整个矿产勘查投入中占比达48%,这表明企业投入矿产勘查的积极性在不断增强。未来,我们将以新矿产资源法正式实施为契机,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加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进一步提高国家能源资源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