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试运行列车驶过新安江特大桥,浙西山地间的78.7%桥隧比有了最生动的注脚。这条即将开通的高铁,用30分钟建德到江山的速度,改写着浙西与长三角的时空叙事,更藏着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期盼。
对土生土长的衢州人来说,这条高铁是盼了多年的"直线通道"。此前绕行沪昆高铁的"C"字形路线,让往返杭州的路程多了不少周折;去黄山等地的中转之苦,更是沿线百姓的共同记忆。如今列车长李卓奕带着鸭头、发糕在试乘列车上推介家乡的模样,恰是这份期盼落地的生动注脚——40分钟直达杭州西站的便捷,让"工作在杭州、生活在衢州"的跨城图景成为可能。
高铁串联的不仅是城市,更是民生福祉的流动脉络。衢州海创园的招商干部再也不用为往返两小时的通勤犯愁,40分钟的时空压缩让人才流动更自由;西安高腔的演员们赴杭演出不必再绕行东站,传统文化的传播之路因交通便捷而更通畅。更难得的是公共服务的均衡化:杭州的优质医疗资源能更快抵达浙西县域,衢州的教育经验也可借高铁网络辐射更广,共同富裕的底色在轨道延伸中愈发鲜明。
这条穿山越水的线路,更是区域发展的"加速器"。龙游石窟、江郎山等藏于深闺的景致,将与西湖、黄山串联成黄金旅游线,"上午游灵隐、下午登江郎"的体验触手可及。杭州的数字经济优势向西输送,衢州的制造业与生态资源向沿海流动,长三角的资本与技术循着铁轨涌向浙西,为金衢丽经济带注入新活力。而"PPP+EPC"模式的创新实践,更让这条高铁成为中国高铁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鲜活样本。
从天池山隧道的攻坚克难到文旅惠民的门票减免,杭衢高铁的每一公里都写着"以人为本"。等12月底正式开通运营的汽笛响起,驶过的不仅是350公里时速的列车,更是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强劲脉动。(张露萍)
下一篇:鳌太线翻红,劝你别跟风学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