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中日之间的航班突然间大范围搁浅——截止到11月24日,已经有12条中日航线的航班全部都停飞了,接下来一周飞往日本的航班取消比例大概会升到21.6%。
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打算近期从国内飞日本,现在的情况可得谨慎些,航班变动频繁,出行安排可能会受到不少影响,得提前做好准备。
这是个挺明显的警示信号,说明反制措施已经不再只是口头上的外交措辞,而是开始在经济方面动真格的了。
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旅游来源地和购物力量,而航班就像国际游客的“动脉”一样,关键至极。如今,四分之一的航班被取消,等于游客“血脉”遭到严重堵塞。这也预示着,接下来一两周内,赴日中国游客的数量可能会出现急剧下降。
如果日本领导人继续挑衅,料想接下来几天内,肯定会推出更严厉的经济制裁方案。至于这些措施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看看美国就明白了。美国用了八年全部力量,也没能搞垮中国,上个月还主动低头,与中国签了“停战协议”。要是日本也玩这些把戏,结局大概也就那么回事。
还真是,好歹算是个好消息,终于不见那些中国游客了。
车厢里清清爽爽的,感觉还挺舒服的。
“不要来不文明的中国游客”这样的话在Twitter、5ch等平台上经常能看到。有一些日本网友觉得中国游客少了之后,公共场合会变得更干净,居民出行也更顺畅,像是扔掉了一个负担似的。不过,真正懂的人都知道,这些说法其实只是表面功夫,不过是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民族主义罢了。
日本观光厅的数据表明,2024年接待的外国游客当中,大约有698万是中国游客,同比增长了187.9%,几乎占到全部访日游客的20%。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大陆的游客数接近750万,花费总额大概占外国游客总消费的21%。野村综合研究所估算,要是中国游客大减,日本的GDP会降低0.36%,约损失2.2万亿日元,也就是大约1011亿元人民币。
京都的和服店、横滨的酒店这些业者早就抱怨得不得了了,“没有中国游客的话,连维生都成问题。”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日本在那些关键的原材料方面,其实比一般人想象中还要严重地依赖中国。
以半导体关键金属镓来说吧,中国的产量占比超过98%,日本进口的镓中大概有90%是从中国来的。而在稀土方面,虽然日本一直试图降低依赖,但仍然有大约60%的稀土需要从中国进口。这就意味着,只要中方稍微收点资源出口,日本的电子、汽车、新能源行业就可能陷入“断炊”的尴尬境地。
航班虽然可以停,游客也可以不来了,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联系可不是一两天能松开的。当有人在网上喊“清净了”的时候,日本的酒店、零售和航空业却在背后默默吞着订单取消、收入下滑的苦涩。
百度带货作者跃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