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韦伟)提及广西旅游,人们脑海中往往率先浮现的是桂林山水的倩影,其实广西各处的山水美景都各具特色。9月18日,参加“云说壮美——相约东博会”网络主题宣传和采风活动的主流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们来到桂西南的崇左,体验这里处处隐匿着的鲜活、深厚的壮族文化密码。
这里,喀斯特峰丛的奇峻、2000年岩画图腾的神秘、跨国瀑布的磅礴、溶洞咖啡的惬意相互交织,游客一日之内便能饱览“文化+风光”的双重盛景,感受广西别具一格的人文与自然之美。
溯源壮族文明:岩画中的历史印记
欲探寻壮族文化的源头,广西壮族博物馆的“百里岩画 骆越神工”展览是不二之选。作为2016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左江花山岩画,是中国首个岩画类世界遗产,由骆越先民精心绘制,历经岁月洗礼,图案依然清晰可辨,栩栩如生,生动记录了先民们祭祀祈福的庄重场景。此外,岩画旁侧的铜鼓、羊角钮钟图案,亦是当时社会礼制与原始信仰的直观见证。
如今,借助现代科技,古老岩画重焕生机。博物馆内,数字屏幕循环播放鬼神祭主题动画,生动再现祭司敲击铜鼓、先民踏歌起舞的盛大场面;一件件展品让游客得以“触摸”岩画纹路,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青铜时代的左江流域,与骆越先民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采访团一行,在博物馆里经历了一场由古及今的穿越,也感受到浓浓的壮乡民族特色。
纵览跨国胜景:瀑布中的壮乡情怀
在崇左大新县,这里的德天(板约)跨国瀑布堪称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它横跨中越两国,与越南的板约瀑布隔河相望。作为中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如今已荣膺国家5A级景区,每年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
德天跨国瀑布的“壮味”,深深融入滋养它的归春河中。归春河发源于广西靖西鹅泉,全长150公里,流经越南迂回35公里后,最终回归中国德天村。壮族村民赋予其“归国遇春”的美好寓意,这条河流不仅孕育了两岸的农田与村寨,更承载着壮乡人民深厚的家国情怀。
瀑布以70米的落差形成三级叠瀑,宽度约200米,水势汹涌澎湃,如万马奔腾,周围喀斯特峰丛环绕,构成了“百里山水画廊”的壮美景致。这里是《花千骨》等热门影视剧的取景地,已然成为边关旅游的“顶流”景区。在游客的惬意游玩背后,也离不开一支“德天女警先锋队”的付出和坚守,她们在漫长国境线上写下无声誓言,于岁月轮回中守望家国团圆。
体验慢调生活:溶洞中的休闲新意
沿着德天瀑布的水流而下,在硕龙镇的蓝洞跨国瀑布咖啡,游客能解锁壮族风情的慢生活。一片秘境隐匿于喀斯特峰丛与中越界河边,蜿蜒的栈道、奔流的界河,处处体现着格调,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前往“打卡”。
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在瀑布边品尝咖啡,沿岸设置的休闲沙发与观景台,让游客可以一边聆听哗哗水声,一边感受山间的清风,细细品味咖啡的醇香。而咖啡吧台坐落于天然溶洞内,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与滴滴答答的水声,与浓郁的咖啡香相互交织,这种“喀斯特+咖啡”的独特组合,体现着它的独一无二。壮族山水风光与现代休闲理念完美融合,游客得以深度体验边关的慢节奏生活。
见证乡村振兴:驿站中的共富智慧
硕龙镇依托德天瀑布等区位优势,注重集体经济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在硕龙旅游服务驿站,便能真切感受到壮族乡村的蓬勃活力,该驿站位于前往德天瀑布的必经之路上,其完善的配套设施,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
驿站创新采用“飞地抱团”模式:硕龙镇的10个村(社区)联合组建合作社,与酒店公司展开合作,分两期投入880多万元。2024年底,驿站营业额达298万元,为村集体带来93万元的分红。此外,驿站还提供了20 - 50个就业岗位,并引入非遗农产品展示与电商直播,有效带动了壮锦、八角等当地特产的销售,真正实现了“以文旅促共富”的目标 。
相较于桂林山水的声名远扬,崇左的美更具浓郁的“壮味”——花山岩画的蛙形图腾凝结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归春河流淌着“归国遇春”的深沉情怀,德天瀑布回荡着婉转悠扬的壮歌,蓝洞咖啡融合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硕龙驿站则彰显着乡村振兴的共富智慧。
从2000年前的岩画祭祀场景,到如今的跨境文旅融合发展,崇左始终将壮族文化深深融入自然风光之中。走进崇左,在瀑布边聆听壮歌,在溶洞里品味咖啡,在古驿道上触摸历史文明,每一步都是解锁壮族文化密码的奇妙旅程,每一次停留都是与广西本真浪漫的美好邂逅。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