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下午11点30分离开成都锦里,走高速公路,下午4点到阆中古城。导游安排80分钟游览时间。我觉得游古城时间太短。导游放宽到90分钟。我想抓紧跑景点,便独自一人先走起来。
阆中早期居民为賨人,商周属梁州。春秋属充国。战国后期,巴国灭充国并从江州迁都于阆中。秦置阆中县,隶属于巴郡。汉阆中为巴西郡治,张飞镇守7年。 民国元年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后改为川北道署。
我们大巴车停在古城西边二期扩建工地,从小路穿行到阆中古城的主要街道双栅子街。往北走过中天楼,后面是学道街。东行看到第一个景点是川北道署。刷身份证免票入内参观。此地的联票价是120元看六个景点。
道署衙门进去见公生明牌坊。庭院两旁是衙门各职事部门。
正堂门匾为“振扬风纪”。
正堂侧屋展示有道台官服和常服。
二堂挂有清慎勤匾,是道台议事的地方。有蜡像场景还原。
道署内房屋众多,展示相关史实诸如历代道员、清代补服和顶戴花翎等知识普及。
三堂内展示道员名宦事迹。
后院竖有“天鉴在兹”碑,为明代川北道署所立,意为“天神在衡量监督”,以警戒为官者心存敬畏。
大堂的西侧有衙神祠,供奉萧何神像。据说西汉萧何曾是县衙胥吏,后因功被刘邦拜为宰相。历代官吏以萧何为楷模,崇祀为衙神。因其曾封酂侯,故衙神祠又称酂侯祠。
大堂的东侧对应有土地祠。土地神为一方保护神,故各级衙门都供奉土地神。
川北道署隔壁是学署公园,学院行署前有老人们闲暇下棋,悠然自得。
再隔壁是川北道贡院。
进入大门,是清嘉庆年间重建的卷棚式廊道,纵横共长50多米,廊道两旁的木栏上带有飞仙椅。往前是至公堂,是外帘考区的核心,监临在此坐堂总摄考务和聚会议事。两侧橱窗展示考务史料。
内龙门内有巨幅砚台。
状元英杰馆内展示历代状元史料。
阆中四状元塑像。阆中古城科举文化底蕴深厚。阆中在唐代出了尹枢、尹极二状元,宋代出了陈尧叟、陈尧咨二状元,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
进士英杰馆,展示历代考中进士人员的资料。
举人贡生馆和秀才馆,也展示了相关资料。清顺治九年(1652年)全川未靖,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列名,阆中出进士116人,举人404人,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
出了贡院,我返回到北街,往北走到阆中文庙。阆中文庙始建于宋明时期,几经变迁,清咸丰年间迁回今址。按文庙建制,分别有大门,照壁、泮池、棂星门、东西庑、大成殿等组成,形成一个独立封闭的三重四合庭院式建筑格局。
大成殿供奉孔子坐像。
孔子像两旁陪祀着颜回、孔伋、曾参、孟轲等四贤像。
再后面是文庙供奉的十二先哲塑像。
出文庙后,我朝南走到中天楼,往西去参观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明代又称雄威庙。
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较大,建造精美,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组成,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为三国文化的一大胜迹。
敌万楼建于明中期,为纪念张飞有力敌万夫之勇而得名。两侧有张飞部将吴班、张绍、雷同、张遵塑像。
大殿始建于蜀汉,清道光22年重建,供奉张飞像。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214—221年),在这里他率精卒万人,打败了曹操的上将张郃带领的三万人的进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张飞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
西厢房陈列张飞战马与铠甲,自然是仿制品。还有桃园三结义塑像。以及张飞家世表。
敌万楼东边厢房“为世虎臣馆”是关于张飞勇战的群像。展示张飞主要的战绩。
下午4点56分出张飞庙。广场对面是阆中地质矿物博览馆。我但心时间来不及,没有进去参观。而春兰他们一行是入内一游的,说是开了眼界,世界第二大的夜明珠,他们拥抱着夜明珠,恨不得能抱回家去。
我往回走,再度路过中天楼,找到入口处,刷身份证免费参观。走上狭窄的木梯上行,二层有伏羲氏塑像,据说华胥在阆中渝水这滨孕育了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再到三层,四面有门,可外观阆中古城全貌。
下午5点30分,游客们回来上大巴车,6点钟送到阆中机场。我们值机安检进入候机楼。阆中机场只有两个登机口。8点20分登机,夜里11点钟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二航站楼,出站花费了整整一个小时,电话联系小贝克行旅安排的小车,半夜12点40分到星云苑,结束了为期六天的九寨沟之行。
(2025年9月15日陈贤铀于星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