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生,男,1963年出生,笔名郑直,寓意直来直去,辽宁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毕业。爱好文学基本到了如痴如醉地步,喜欢途步孤行旅游,小打小闹写点游记,曾经没事就弄点短平快的“豆腐块”,偶尔也弄点杂谈、通讯、专访等,现在开始琢磨起零零散散的追忆文章,就想留下点絮絮叨叨的人生百味。从前在《冶金报》《中国交通报》《中国经营时报》《辽宁日报》《辽宁经济报》《写作》《党风月报》《廉政之声》《本钢日报》等国内报刊发表400多篇文章。
游走青岩古镇
原创:郑永生
从镇远古城出发,经S25沿榕高速,S30江黔高速,G56杭瑞高速,在梵净山东站出高速,一路上群山苍翠,梵净山轮廊渐渐迫近,约两个小时后来到梵净山附近。我们下榻在离梵净山还有20多公里的一家民宿,早早休息,为明天进军梵净山养精蓄锐。
清晨七时,我们驱车抵达梵净山,原以为早点登山,孰料景区售票大厅人潮涌动,大厅滚动频幕遗憾地通知游客,受天气影响,今明几天有雨雪,景区暂时封闭,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感谢游客理解与支持。
犹豫再三,纠结良久,导航搜索最近景区,选中贵阳“青岩古镇”景区。
青岩古镇是贵州省四大古镇之一,距贵阳市中心城区约30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镇内街巷用石铺砌,民居也是石砌的围墙、柜台、庭院。古镇内布局沿袭明、清格局,保存完好的朝门、腰门以及瓦屋面、重檐悬山、花木门,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该镇是首个国家5A级景区,被誉为“黔中第一古镇”。
据说洪武十四年,云南梁王反叛,朱元璋派大军远征滇黔,以三个月的时间平复。之后,朱元璋派大军进驻黔中屯田,“青岩屯”慢慢地变成了“青岩堡”。再后来叫青岩古镇,古镇出了许多历史名人,笫一个应该是赵国澍。这位清廷追封的太常寺卿,被修建有赵公专祠。他在著名的青岩教案时被贬,又在进攻起义的农民军时阵亡。
我们参观了赵国澍博物馆。赵国澍的4个儿子出了三个进士。其中的赵以炯志向高远,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在保和殿参加殿试时,光绪帝出上联“东津明,西长庚、南箕北斗,谁能为摘星汉?”赵以炯对下联“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愿作探花郎。”此联对仗工整贴切,久久盛传。后来又参加殿试获第一名,使贵州成为当年以状元夺魁天下的省份。
这座古镇在中国邮政史上的地位也非常特殊。1888年,青岩人苏抗开办了“代办信局”。按照专家的考证和研究,这是有史以来最先成立的,比国内最早的官办邮政还早了8年。
抗战初期,浙江大学向贵州迁移,竺可桢校长率大部分师生辗转至遵义,有一部分转至青岩。由于城墙和城门的完好,相对僻静安全,这里容纳了许多逃难的人。
八路军当时也在青岩设点儿,一些领导的家属曾在这里居住。这其中就有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和博古的亲属。顺着博物馆走到尽头,有一座赵国澍骑马雕像。
我们走过幽静深邃的“背街”,两侧都是垒起的石墙,历经岁月的磨砺,这条老街有600多年历史,至今原滋原味在此,也是《寻枪》的取景地。主演姜文曾在这里上小学,因而向导演陆川推荐了这里,古镇的奇山异水有状元故居、定广门、龙泉寺、赵公专祠、文昌阁等10个主要景点都收入了《寻枪》电影之中。
踩着古老石板路,往前走就到了定广门,从定广门凹陷的墙体登上城楼,放眼望去,这儿的山不高,古城墙也没有八达岭长城那么高大雄伟,它却很有特色,也是依山而建,犹如山脉镶嵌的环形玉带。城墙上的游人很多,密密麻麻,远远望去,穿着五颜六色民族服装的人群,是山间一道靓丽的风景。
城墙上有古代留下的垛口和炮台,据说是明长城一部分。从炮口望下面是定广湖,碧波如洗,水光粼粼。
下了城楼漫步观景,“悟道楼”的建筑风格好似带我们回到了明清时期,它是万寿宫的戏楼,戏楼是青岩古建筑中的精品,最有意思之处就是木楼上的雕刻了——“鸿门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
大约行走100多米来到位于东街的文昌阁,砖木结构,依山而建,为攒角重八角式。文昌阁是旧时读书人常去读书、聚会、祭拜文昌帝君的地方。里面还有青岩书院,走进一览胜似别致。
继续往里走,一座“赵理伦百岁坊”呈四柱三间四石顶式,四立柱南北两面有石鼓护柱和石狮护柱,牌坊正方镌刻着道光皇帝钦赐的“升平人瑞”四字。
最有看头的是万寿宫里面的戏楼,其中的木雕精美绝伦。在戏楼右侧的木质横梁上,一组高浮雕人物图案最为著名,内容为“鸿门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等,很有军旅文化特色。青岩古镇,迄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
古镇里的慈云寺更具特色,慈云寺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寺庙,我们在外面走了一圈,感觉寺庙格外状观。青岩古镇,迄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
古镇商业化浓厚,沿街卖什么的都有,突出特色的有银质器具,陶瓷乐器,特色小吃有卤猪脚、糕粑稀饭、玫瑰冰粉、青烟豆腐等等,除此之外景点还有九寺、八庙、三宫、三阁、一院、一楼,还有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群。原为土城,历经百年多次扩建,由土城而渐成街巷纵横,文化深厚,风光秀丽。
青岩古镇的广场处,一座名叫有待阁的建筑也特别醒目。这里藏着一个尽显非遗的艺术空间有待阁——锦绣展馆。一件件神秘多彩的少数民族手工精品映入眼帘。它是一个集服装、艺术、家居、器物于一体,涵盖绣、染、织、编、银饰的非物质文化艺术生活空间。锦绣展馆内的产品非常丰富,涵盖了国内设计师品牌以及贵州的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的作品。
明代刘伯温曾预言:“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说的太准了,如今的青岩古镇真有“长城十里,店铺千家”的市井繁华。
为此我也偶得四句,献于青岩古镇:月在天下是青,山立石上为岩。古镇沧桑之后,岁月斑驳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