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酒店眼中
摆摊不再是丢脸的事
而是一次难得的经营尝试
自7月开始
一股摆摊热潮正席卷全国各地的星级酒店
在呼和浩特,同样的情况也在上演,香格里拉、内蒙古饭店等多家星级酒店,也在霓虹闪烁的门庭内支起了烧烤架、摆上了奶茶车。
高星酒店的身份焦虑在2025年愈发凸显。《2024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高星酒店商旅客源占比从60%跌至不足50%。一线城市高星酒店平均房价(ADR)同比下降3.7%—4.2%,入住率(OCC)下滑2%—4%。
从坐等客来到主动出摊,这场看似自降身价的转变背后,是高星酒店对增量业务的探索。
当公务消费、商务消费下滑,高星酒店想要争取更多大众消费者时,发现周边的社区客群做消费决策,更倾向于参考“性价比”,而非“星级”。
HOT
从等客来,到引客留、促客花
7月,呼和浩特的夜市进入旺季。晚上6点,宾悦大酒店门前小广场,蒙古包造型的灯饰亮起,身着民族服饰的服务员将烤串摆上烤架,油脂滴落炭火,香气四溢。住客侯先生一家刚从塞上老街回来,径直走向摊位:“没想到下楼就能吃到这么地道的烤羊排!省得再出门找地方。”
今年旺季呼市酒店整体入住率持续高位,据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数据,2025年“五一”假期,呼和浩特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03.17万人次,同比增长14.46%。另据内蒙古日报显示,轻资产运营的呼和浩特鹊桥酒店和只此青城酒店“五一”期间入住率分别达到93%和61.4%。然而,高入住率不等于高满意度与高附加值消费。游客时间宝贵,如何让他们在酒店内或周边就能获得丰富体验、愿意多消费,是关键。
多家受访酒店表示,外摆摊位是深思熟虑的旺季增值策略。“单纯卖客房是基础,我们得把服务做‘厚’点——让客人吃得好、玩得爽。目的就一个:让客人觉得钱花得值,时间没白费!”宾悦大酒店负责人何伟阐释其逻辑。
HOT
烟火气里的“精致经济学”
提升“在地体验”,打造记忆点。“游客来内蒙古,最渴望体验正宗蒙餐和风情。但行程紧,专门找地道馆子可能不便。”宾悦大酒店负责人何伟说,“我们把最具代表性的烤羊肉、咸奶茶、奶食品搬到门口,下楼即享,所见即所得,瞬间满足其核心需求。”现场常有激情音乐短时助兴,氛围感拉满。
旅客孙丽女士赞不绝口:“这比在餐厅里吃更有感觉!拍照发朋友圈一堆人问在哪。”酒店调研显示,超70%住客认为外摆摊显著提升了其内蒙古文化体验满意度。
内蒙古饭店推出“烧烤+啤酒花园”组合。该饭店负责人表示,过去游客晚上回酒店可能就上楼休息了。现在门口有吸引点,他们更愿意在户外多待会儿,喝杯奶茶、吃几串烧烤,甚至产生即兴社交。
在硬件同质化严重的酒店业,独特的体验成为制胜关键。香格里拉酒店生活经理表示,其摊位常吸引路过市民和周边商务客好奇光顾,无形中扩大了品牌曝光和好感度。在社交软件小红书上,“星级酒店门口烧烤”成为热门打卡标签,也为酒店带来免费流量。
HOT
守护青城烟火气,锻造文旅新名片
旺盛人气可能伴生占道、噪音、油烟问题。尽管酒店强调“严格划定区域、铺设地垫、配置大功率净化设备、限时经营”,但如何彻底避免扰民仍是问题。
宾悦大酒店监管部门强调:食材溯源、人员健康证、操作规范必须与店内同标。我们会加强巡查抽检。确保酒店品质不打折。
当前业态集中于烧烤、奶茶等产品
专家呼吁更深度开发青城独家IP
避免同质化,深挖“青城味”
内蒙古财经大学就业处科长斯日古楞分析指出:“星级酒店旺季在门外支起烧烤摊,酒店以近乎零边际成本复用既有场地、供应链和客流资源,将客房服务延伸为‘住宿+在地文化体验’的组合产品;更通过草原风情的场景营造,把红柳羊肉串、现熬奶茶转化为承载情感记忆的高附加值商品,实现30%-50%的体验溢价。这种模式精准匹配了游客‘便捷获得真实感’的需求,以最小试错成本激活旺季消费潜力,既是供给侧灵活适应市场的生动案例,也为挖掘文旅消费乘数效应打开了新空间。”在呼和浩特夏夜的星空下,滋滋作响的烤架正如一把精巧的经济算盘,盘活了闲置资源,也算透了消费心理。
当星级酒店不再拘泥于“殿堂之高”,主动将草原的豪迈与烟火请到门前,呼市的旅游旺季因此增添了几分接地气的温度与魅力。这袅袅炊烟,升腾的不仅是羊肉串的香气,更是酒店行业深耕服务、创新求变的智慧,以及一座城市对八方游客最热情的邀约——下楼吧,这里就是草原风情的浓缩。
如何让这缕“青城烟火”
燃得更旺、更久、更规范
需要酒店的精耕细作
政策的精准滴灌
与游客的真心认可
其成败
或将为国内旅游城市
如何做透旺季、提升体验价值
提供一个鲜活的“呼和浩特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