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光 密 码
撰文、摄影 / 李惠生
此行,走过不少古城古镇古村古街,那些古建筑旧印记,多多少少保留着各个年代的痕迹,让我们忽远忽近地在时光隧道中穿行……
只是,因为旅游业的开发,多数“古”字头都成了景点——高高挂起的灯笼、流光溢彩的夜景、充斥着纪念品小吃店的街面……那情景和氛围,每每似曾相识。视觉疲劳中,有时走着走着,这是哪儿?恍恍惚惚。
在古城里寻觅当地美食、古镇里住过时尚客栈、古街上人挤人打卡……,那些古建俨然只是背景,一切尽在当下!或许,不必刻意解读,随意轻松走过,便是享受。
当然,不管是否在意,时光的密码定会在不经意间闪现,总有一些怦然心动,总有一些令人难忘——
在贵州安顺,那个有着六百年历史的军屯里,我们惊喜地看到保存完好的古朴建筑中,依然升腾着人间烟火气。这个汉人古村落,是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此的军士和商人后代的聚居地。如今对外开放了,一些重点宅邸做了修缮,但没有过多的粉饰重建;老人们的坚守,使其不至于被时代淹没,原始风貌尚存。
贵州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
曾经,被成都附近一个古镇老茶馆的摄影作品吸引,向往的愿望这回终于达成。幸亏来过的同行驴友带路,在排满一条街的茶馆中一下子就找着了。这是怎样的场景啊!一眼望去,秒回到那个特殊年代——被烟熏得黑乎乎的墙上,贴满了当年的宣传画;灶台上摆满水壶茶碗,跑堂伙计时不时亮出绝技;坐在靠背竹椅上聊天打牌的茶客、点壶茶坐等拍摄时机的各式长枪短炮、还有装扮显眼叼着烟斗卖旅游品的“模特”!
这一切,尽管蕴含着某些刻意,但氛围感拉满,便让人自然而然地陶醉其中。拍拍照喝喝茶,我脑海里天马行空,想象着从前不同时代茶客们的种种模样:有穿着长袍马褂的、一脚泥土的、手捧宝书的……哦,他们如此用心保留的,岂只一个年代的记忆,还有当地人世代流传的生活方式啊!心头一热,赶紧的,放下茶碗揭开镜头盖,继续……
说起湘西的古老边城,也许不少人会联想到文学大师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以为写的是作者的故乡——名闻遐迩的凤凰古城。其实,他笔下的“边城”原型地,是离凤凰不远的茶峒,且看书中描述:“重庆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说里,自然优美的风景、淳朴善良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而吸引我们到这里的,还有那一脚踏三省、三省闻鸡鸣的特殊地理——
茶峒古镇,西与重庆边城洪安隔河相望,南与贵州松桃县迓驾镇山水相连,是湖南、四川、贵州三省交界之地,故名“边城”。
这里,城垣逶迤,河水悠悠,吊脚楼古色古香,古朴民风尚存,穿流三省的清水江依然碧绿,载着游客的小篷船来回穿梭。意外的惊喜,来自茶峒与洪安之间那摇啊摇的古老拉拉渡船,坐上去,一下子便把人拉回了久远的时光……
清水江穿流三省,江边立着三省界碑。
茶峒城内街巷交错,商铺民居夹杂其间;城墙外临江风景怡人,旅游开发中的旧貌新颜。
茶峒的对岸就是四川的边城洪安,这里是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的出发地,城中留下红色印记若干。
一水之隔的两个边城,走陆路有桥相通,走水路靠摆渡。由茶峒过洪安,一上岸就得爬坡,地理环境和建筑特色都显现出不同的属地差异。
老艄公用一根圆木作绞杆,卡在连接两岸的钢丝上……最后放段视频,让我们一起体验边城特有的古老拉拉渡。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