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一种声音,说外地人来上海是"建设",是来建设上海,要公平竞争,要分享资源,还要我们本地人"格局大一点",不然就是心胸狭隘,这话听着就来气——凭什么?
上海的土地,凭啥要无条件分出去?
有人说,外地人来上海是"建设城市",可问题是,他们赚的钱大部分寄回老家,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却要挤占上海的资源和福利。地铁越来越挤,房价越来越高,医院排队越来越长,这些压力谁来承担?上海不是无限大的,资源就这么多,人一多,本地人的生活品质自然被稀释。
"公平竞争"真的公平吗?
很多外地朋友说,他们和上海人一样工作、纳税,凭什么不能享受同等待遇?这话乍一听有道理,但仔细想想——上海人的父辈、祖辈在这座城市打拼几十年,交的税、建的基建、维护的城市秩序,才让上海有今天的吸引力。现在新来的人,一上来就要平分成果,这真的公平吗?
为什么不去建设自己的家乡?
有人说"家乡穷,没办法",可问题是,如果所有人都往大城市跑,那穷的地方不是更穷?浙江、江苏的很多小城市,也是靠本地人回去创业、投资才发展起来的。如果每个人都想着"逃离",那中国除了几个大城市,别的地方岂不是永远没希望?
上海人不是小气,是现实所迫
我们不是排外,也不是看不起外地人,但资源就这么多,人一多,谁都过不好。城市承载能力有限,如果无限制涌入,最后就是所有人一起吃苦。
要合作,但不能道德绑架
外地人来上海谋生,可以理解,但不能要求上海人无条件"分享"。真正的公平,应该是合理控制人口,让资源分配更科学,而不是一味要求本地人"格局大"。如果真想共同发展,不如想想怎么让人才回流家乡,让全国的城市一起进步,而不是把所有压力都丢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