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初遇蓉城
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时,正值午后三点。走出舱门,湿润的空气夹杂着若有若无的花椒香气扑面而来,这是四川给我的第一份见面礼。我们一家三口——我和妻子带着八岁的女儿,拖着行李坐上了提前预约的专车。车窗外的成都,既有现代化都市的繁华,又保留着闲适的生活节奏。
入住春熙路附近的家庭房后,我们决定先适应一下这里的氛围。人民公园是个不错的选择。鹤鸣茶社里,竹椅木桌间,本地人三三两两地喝着盖碗茶,嗑着瓜子。我们也学着点了一壶碧潭飘雪,女儿对茶艺师长嘴铜壶的表演看得目不转睛。夕阳西下时,公园里响起了交谊舞的音乐,白发老人们翩翩起舞,女儿忍不住跟着节奏摇摆起来。
"明天我们要去看大熊猫啦!"睡前女儿兴奋地说。确实,来四川怎能不见见这些黑白相间的萌物?我联系了当地导游霞霞(电话:13032893006),她为我们规划了合理的行程,价格在800-1000元之间,特别适合家庭出游。
四川旅游攻略
第二天:熊猫乐园与川味初体验
清晨七点,我们已经到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晨雾中的竹林显得格外青翠,空气中飘着竹叶的清香。女儿举着熊猫发箍,小脸兴奋得通红。当第一只圆滚滚的大熊猫出现在视线中时,她惊讶得捂住了嘴巴——那只熊猫正抱着竹子,慵懒地靠在木架上大快朵颐。
"它们比电视上看到的还要大!"女儿小声说道,生怕惊扰了这些国宝。我们看到了刚出生不久的熊猫幼崽,粉嫩的小家伙在保温箱里蠕动着,女儿的心都要被萌化了。基地的科普讲解员耐心地回答着孩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让这次参观不仅有趣,还充满了教育意义。
中午,我们尝试了第一顿正宗的川菜。在导游的推荐下,选择了一家老字号的中餐馆。夫妻肺片、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红油的光泽让人食欲大开。我们特意为女儿点了不加辣的儿童套餐,但她却对"蚂蚁上树"产生了浓厚兴趣,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后,灌下了一大杯豆浆,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下午的宽窄巷子漫步是消化美食的好方式。青砖黛瓦的清代民居里藏着各色创意小店,女儿在手工艺人的指导下,尝试制作了一个简易的皮影人物。夜幕降临,巷子里的灯笼次第亮起,我们在一家小剧场观看了川剧变脸表演,演员突然变出的Hello Kitty脸谱让全场小朋友尖叫连连。
四川旅游攻略
第三天:诗意都江堰
今天的行程是前往都江堰。车行一小时,窗外的风景从城市逐渐变为田园。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创造的这一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站在鱼嘴分水堤上,看着岷江水分流而去的壮观景象,我给女儿讲述着"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原理。她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看着实物模型中的水流变化,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景区内的索桥成了她的最爱,来回走了好几趟,每次都要故意摇晃几下,笑声洒满江面。
午餐是在一家临江的农家乐解决的。现捞的河鱼用泡椒烹制,鲜嫩无比;自家种的蔬菜清甜可口。饭后,我们漫步青城山脚下,道观的红墙在绿树掩映中若隐若现,女儿学着大人的样子对着古树许愿,认真得让人忍俊不禁。
回程的路上,女儿靠在我怀里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攥着在景区买的迷你都江堰模型。妻子轻轻拍下这温馨的一幕,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在陌生的地方,收集属于我们的小确幸。
第四天:乐山大佛的震撼
清晨乘高铁前往乐山,仅四十分钟便抵达。出站后,远远就能望见江对岸的巨型佛像轮廓。走近大佛的过程像是一场朝圣——沿着九曲栈道缓缓而下,大佛庄严的面容逐渐完整地呈现在眼前。
"它好大好大啊!"女儿仰着头,帽子都掉在了地上。确实,71米高的乐山大佛需要将头仰到极致才能看清全貌。我抱着她,一起数着大佛发髻的数量,虽然数到一半就乱了,但这成了我们专属的游戏。
乘船游江是另一个欣赏大佛的角度。船至江心,大佛全貌倒映在水中,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古人诚不我欺。女儿专注地听着导游讲解大佛修建的历史故事,当听到海通禅师自剜双目保护修佛资金时,她的眼眶竟然红了。
午餐品尝了著名的乐山跷脚牛肉,清汤锅底适合孩子,我和妻子则尝试了麻辣口味。饭后散步到老城区,街边的甜皮鸭香气诱人,我们买了一只边走边吃,女儿特别喜欢那层脆甜的糖皮。
傍晚返回成都,特意去看了锦里的夜景。灯笼高挂的古老街道上,吹糖人、面塑等传统手艺摊位前围满了孩子。女儿选了一个糖画凤凰,舍不得吃,直到糖开始融化才小心翼翼地舔起来。
四川旅游攻略
第五天:诗意田园与川剧文化
今天的目的地是成都郊区的三圣花乡。这里没有著名景点的人头攒动,只有原生态的川西田园风光。我们租了一辆三人自行车,沿着乡间小路慢慢骑行。两旁是绿油油的菜地,远处农家的炊烟袅袅升起。
在一户农家,我们体验了磨豆浆、做糍粑。女儿使出吃奶的劲儿推着石磨,看到黄豆变成乳白的浆液时,脸上写满了成就感。中午吃着自己参与制作的农家饭,简单的菜肴却格外香甜。
下午回到市区,我们参观了蜀锦蜀绣博物馆。精美的刺绣作品让女儿惊叹不已,她还在指导下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刺绣书签,说是要送给班主任老师。傍晚,在导游霞霞(电话:13032893006)的安排下,我们观看了一场完整的川剧表演,华丽的戏服、高亢的唱腔、精彩的武打,连孩子都看得津津有味。
第六天:味觉记忆与不舍告别
最后一天的上午,我们决定把时间留给成都的美食。一大早便来到文殊院旁的洞子口,排队买到了刚出锅的锅盔。酥脆的外皮包裹着麻辣牛肉或甜蜜红糖,女儿两种口味都要尝试。
在导游推荐的菜市场,我们见识了四川丰富的物产:各式各样的辣椒、花椒、腊肉、泡菜...妻子买了不少调料,准备回家复刻这几日尝到的美味。我则对一家老字号的担担面念念不忘,临走前特意再去吃了一次。
中午退房后,我们在酒店附近的咖啡馆小坐。女儿趴在桌上认真地写着明信片,说要寄给爷爷奶奶和好朋友。窗外是成都悠闲的街景,行人步履从容,仿佛在提醒我们放慢脚步,享受当下。
回程的飞机上,女儿翻看着这几天拍的照片,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妻子靠在我肩头小憩,手里还攥着买给母亲的蜀绣丝巾。六天的四川之旅,我们不仅领略了自然奇观和人文瑰宝,更在慢节奏的旅行中找回了家庭的温馨时光。这片土地的热情与闲适,就像那麻辣鲜香的川菜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编辑:小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