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说过一句话:“中国人,国内赚钱,国外花钱”,但没想到这位黑人小哥竟然做到了!
这位黑人小哥不但在中国努力学习中文,还能流利地讲一口地道的东北话,迅速成为了网红和明星。他的粉丝数以千万计,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然而,当他在中国赚足了钱后,竟然选择回到了他的非洲故乡——坦桑尼亚,成为了当地的“土豪”。他挥金如土,甚至一顿饭的花费就相当于当地人一个月的工资!
最近,这位黑人网红伊博总是被大家戏谑:“中国这么热,怎么不去非洲避暑?”这本是网友们的幽默调侃,没想到伊博真地听进去了。
7月24日,伊博便真的返回了非洲——坦桑尼亚,选择在那里度过夏季。说实话,坦桑尼亚的气候相当宜人,和国内40度的酷热相比,这里的26度简直是天堂般的清凉。
刚到坦桑尼亚,伊博便忍不住感叹:“这地方真是太凉快了!”
虽然很多人可能对坦桑尼亚这个国家不太熟悉,但其实它和中国有着深厚的友谊,是接受中国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坦桑尼亚面积不大,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但它的人口却高达6500万。
提起乞力马扎罗山,这个被誉为“非洲屋脊”的地方,大家可能就会有一些印象,而它就坐落在坦桑尼亚境内。
这次伊博回到家乡,特意想带大家看看当地的生活状况,感受一下坦桑尼亚的物价,以及贫富差距。
坦桑尼亚的平均月薪并不高,一般只有五六百人民币。按照这个水平来看,伊博和他的团队在这里绝对可以算是“有钱人”,所以他们打算趁机大手大脚消费一番。
然而,仅仅办个手机卡,就让他们大吃一惊——两张卡的费用竟高达240多块人民币,远超他们的预期,甚至比中国的价格还要离谱。
此时,伊博的口袋里还揣着10万坦桑尼亚先令,折算成人民币也不少,他赶紧将钱藏好,生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打算先去买杯奶茶缓解一下心情。
在坦桑尼亚的大街上,伊博看到不少崭新的高楼大厦,这让他不禁感慨:虽然很多人都说非洲落后,但坦桑尼亚的城市建设完全打破了这一偏见。
最让他感到亲切的是街头随处可见的中国国旗,这让他有了更多的熟悉感。坦桑尼亚还修建了由中国援建的快速公交系统BRT,大大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受到当地人热烈欢迎。
他们还乘坐了当地常见的“突突车”——三轮车,司机开得飞快,伊博让他慢点,但司机似乎毫不在意,反而加速了车速,估计心里想:“碰到个外地人,得好好宰一笔。”
果然,5分钟的路程,他们下车时,司机竟然要求15块钱,理由是这是“官方车”,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他们的车停在达累斯萨拉姆市的CBD附近,那里白天非常热闹,穿西装的白领们来来往往,景象与中国的商务区没有太大区别。
附近的酒店看起来很气派,但一问价格才知道,一晚的费用竟高达1000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地人要攒两个月工资才能住上一晚,这让人不禁感到心疼。
在加油站,伊博也发现了汽油价格的高昂——每升竟要7.5元人民币,加满一箱油差不多需要85元人民币。更令人失望的是,坦桑尼亚的汽油质量一般,不分92、95的型号,因为街上跑的大多数是老旧车辆,不需要那么高质量的油品。
接下来,伊博和团队决定去当地一座有名的高档餐厅尝试一顿美食。这座大楼气势恢宏,顶楼的餐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城市全景,让人期待满满。
然而,进入餐厅后,伊博却被餐厅的光线所震惊——昏暗的环境让菜单上的字几乎看不清。旁边桌子上,一位白人顾客竟然拿着手电筒照着菜单,场面看起来颇为滑稽。
更让人惊讶的是,餐厅的座位竟然安排在厕所旁边,菜肴未上,难闻的气味已先行而来。
菜单上的价格让他们大吃一惊:一块牛排竟要300人民币,几乎等同于当地人半个月的工资。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点了餐,吃完一顿简单的饭,花费了20万坦桑尼亚先令,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500元,这笔钱几乎可以支付一个普通坦桑尼亚人半个月的开销。
伊博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走出餐厅时忍不住念叨:“回中国吃饭更划算,5块钱就能吃饱的东西,在这儿居然要花这么多。”
当地的贫富差距真让人触目惊心——当地人半个月的工资才够买一块牛排,两个月的工资才能住一晚好酒店。
坦桑尼亚的现状也并非个别情况,城市里的白领们穿着西装,进出高档写字楼,而更多的人却依然生活在郊区的贫民窟,日复一日为了温饱奔波。
虽然中国通过援建了许多学校、医院和基础设施,帮助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水平,然而短期内,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局面依然艰难。
不过,也有好消息。在街头小商店里,很多中国产的商品价格比当地商品便宜,广受居民欢迎,这反映出中国强大的生产力对改善当地人生活水平的贡献。
站在天桥上,望着川流不息的交通,伊博突然意识到:每个地方都有它的故事,坦桑尼亚的贫富差距确实存在,但这里的人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生活变得更好。
伊博,这位黑人小哥,不仅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也收获了成千上万的粉丝。他和中国的故事证明了命运的巧合与“缘分”。
伊博出生在索马里,小时候便对中国心生向往,常看李小龙、成龙的电影,梦想着有一天能亲自踏上这片土地。
2013年,他终于带着这份憧憬来到中国。尽管当时他几乎不懂中文,但他并没有放弃,误打误撞地买到了沈阳的机票,开启了与沈阳的不解之缘。
刚到沈阳时,伊博的中文几乎是零基础,但他凭着坚韧的毅力,努力克服中文的难度,特别是方言和成语带给他的挑战。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最终考入沈阳建筑大学专攻中文。
为了更快地融入,他天天看喜剧、综艺节目,向身边的朋友请教,逐渐掌握了地道的东北话。偶像也从成龙变成了宋小宝。
2019年,伊博参加了《奔跑吧》,一口气吃掉26串串串,流利的东北话和直率的性格让他迅速获得了观众的喜爱,粉丝数量暴涨。此后,他继续参加《笑傲江湖》和《我要上春晚》等综艺节目,逐渐成为了观众熟悉的面孔。
如今的伊博已经完全融入了沈阳,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从初到沈阳的迷茫,到如今站稳脚跟,伊博通过努力和坚持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功逆袭。
他的故事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只要肯付出努力,梦想终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