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大佛寺,是“丝绸之路”上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公元1098年的西夏王朝,也是历代皇室救建的一座寺院,因寺内供奉着全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释迦牟尼涅槃像,故又被称为“卧佛寺”。
来到了大佛寺门前,看到大门两旁的楹联禅意十足:“睡佛非佛睡,只是我未醒”。这其中的禅意就如同《金刚经》里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其核心在于教导修行者不要执着于外在的表相,而要通过观照和觉悟,认识到一切现象的本质,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走入大佛寺,位于寺院中央的建筑就是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大佛殿”作为大佛寺的主体建筑,其外观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顶木结构造型,殿门之上的牌匾写着“无上正觉”(原物放置在陈列馆里),殿门旁边的门板上有“凤凰于飞”等精美图案雕刻,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王朝的历史文化印记,也是中国艺术文化的珍贵遗产。
进入大佛殿,殿内供奉的是一尊“释迦牟尼涅槃像”,塑像有着极其强大的感染力与震撼性。这尊佛祖涅槃像身长34.5米,肩宽7.5米。只见佛祖头枕莲台,侧身而卧,两眼半闭,嘴唇微启,右手展开放在脸下,左手展开放在大腿一侧,相貌祥和,栩栩如生。释迦牟尼佛以其涅槃的形象示现出了佛教中的最高境界-无余涅槃境界。在佛教中,“无余涅槃”被视为修行的终极目标,代表着彻底的解脱和无尽的宁静。
位于佛祖两侧的是优婆夷、优婆塞,位于卧佛背后的则是佛祖十大弟子,他们正为佛祖涅槃而悼念举哀,表情各异,形象生动。这就是亚洲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也是集建筑、塑像、雕刻、绘画和文物为一体的艺术殿堂。
大佛殿里除了卧佛塑像外,在其南北两侧还塑有十八罗汉群像,每一尊罗汉各具形态,动作生动逼真。除此之外,还有盘旋在大殿顶部的盘龙,龙的造型比较特别,应该是古西夏民族心目中的龙形象,与中原文化中的龙形象还是存在着一些差异。
另外,位于大殿内的东西两壁,还有取材于《西游记》和《封神演义》故事内容的大型巨幅壁画。整幅壁画的构图杂而不乱,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各具特色。壁画保存得相当好,画质非常清晰,色彩也非常鲜艳,并没有出现类似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色彩变黑的情况。
走出大佛殿,大殿外围也有精美画刻,其中有一些画刻是关于佛教经文里的内容,如同敦煌莫高窟里的经变图,比如有一幅题为“入三摩地”的精美画雕,就是描述佛在说法的场景。整幅画刻无论是图案还是色彩都非常清晰,精美绝伦的雕刻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此外,在大佛殿的外围处,我还看到一块石碑竖立着,上面写着西夏文字,这几个西夏文字的汉语意思就是:张掖大佛寺。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古西夏的文字,没想到古代西夏的文字竟然设计得如此之复杂。
位于大佛殿的后面是“藏经阁”,里面陈列着大佛寺历代收藏的佛教经书典籍。张掖大佛寺里所收藏的经书大部分都是御赐的,规格与等级之高堪称精品。其中,被人尊为“佛国天书”的张掖《北藏》,更是全国范围内仅存的几部经书中最完整的一部,异常珍贵!
除此之外,在现藏的经书中还有用“泥金”来书写的《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这是佛门的瑰宝,是一部誉满华夏的稀世之珍,这部用“泥金”书写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俗称“张掖金经”,是海内外独有的孤品。
当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向全国各地颁赐佛经来作为他登基开始的一种笼络手段。自永乐八年起,朱棣就在北京正式开始雕版印刷佛经典籍,历时30年,直到明英宗正统五年才完成,共收录了佛经1621部6361卷。而这部《大明三藏圣教北藏经》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当年敕赐给大佛寺的一部佛经,皇皇巨著,蔚为大观。在佛经的封面上,我还看到上面印有“皇帝万岁万万岁”一行字。
后来,掌管文房四宝的尚宝太监在驻守张掖时又组织了当时的书画名士,将《北藏》的第一部分《大般若波罗密多经》重新抄录了一本。用黄金、白银磨出来的金粉、银粉,在名贵的绀青纸绘画书写而成,不仅华美异常而且永不褪色,成为了一部令世人叹为观止的“金经”,也享有“张掖金经,稀世之珍”之美誉。
大佛寺藏经阁的后面,是一座高32.5米的“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该塔的造形与北京妙应寺白塔相似,四周饰有36块铜质的板瓦,檐上悬挂着36个流苏风铃,微风吹过,叮叮当当的清脆悦耳。土塔的底层殿内,如今已修建成了一座小型的博物馆。
张掖大佛寺,作为西夏王朝及历代皇家救建的古寺院,不仅保存了全国最大的西夏王朝佛教殿堂,还集建筑、塑像、壁画、雕刻、经籍、文物为一体,成为佛教艺术文化的博物馆。不仅有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释迦牟尼涅槃像,还有着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经《大明三藏圣教北藏》以及誉满华夏的稀世之珍“金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甘肃张掖,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始,大佛寺里的历史遗存,不仅是古代王朝文化艺术在此交流互鉴的见证,也是古代各民族在张掖境内融合发展的杰出创造。有华美庄严的建筑布局,有旷远深厚的佛教艺术,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等等,不仅凝聚了张掖先民的辛劳与聪慧,也折射出西部民族的创新和魅力,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所展现的艺术价值,已成为一本民族融合的鲜活史书。〈淋雨看世界菩提禅心〉
[责任编辑: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