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褒禅山沉浸剧《重走安石路》,走进课本的世界,在光影中倾听历史
创始人
2025-07-08 15:08:15
0

我国许多名山大川都曾被文人墨客写入文学作品,当年王安石游历褒禅山后就留下了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让后世不少人慕名而来。这个暑期游褒禅山不妨搞点儿新花样,参加《重游安石路》沉浸式剧游,来一场和传统游山完全不同的体验。

《重游安石路》沉浸式剧游活动将持续2025年整个暑假,每天上、下午各一场,剧中设置了四个NPC——千古名相王安石、遭遇瓶颈期的公司白领小静、守山人老周和精通茶道的老周女儿小福,游客的整个行程都将有这四位“伴游”相陪。

和王安石一起走进他未能完成全程的华阳洞,如今洞内有了照明灯光,有了平整的青石板路,也有了泛舟游洞的选择,即使曾经生活在幸福感很高的宋朝,见到如此光景,王安石怕也会感慨赞叹。

华阳洞有“天下第一名洞”的美誉,洞内遍布钟乳石、石笋,面对怪石嶙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也可以听“导游”王安石细细讲述,在感受瑰丽的自然风光时,领略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游览褒禅山的王安石还未开始变法,看看当年他所见之景,感受他的感受,或许能更好理解变法的初衷和他的雄心壮志。

王安石提出的“三不足”精神清晰刻写在崖壁上——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千年之前,王安石手持火把和同伴同游洞中的景象就在眼前,或许这场充满艰辛和未知的探险也正是坚定王安石变法之心的原因之一。

洞内清凉舒爽,狭窄的青石路指引着人们走向溶洞深处,眼前不断被绮丽的景观震撼,《游褒禅山记》的字字句句也不时在脑海中响起,耳畔轻轻的脚步声仿佛是历史悠长的回响。

游览过程中游客可以和王安石对答诗词,感受文学巨匠的才气,可以在 “三不足精神” 处聆听他的变法初心,感受政治家的魄力。

当然,既然是沉浸式剧游,游客就也是其中一员,在游山探洞时,还可以与演员共同决定是否挑战“未知路线”,安慰因职场失意而苦恼的小静,或是在终章提笔写下游洞感悟,盖上 “褒禅印”。

对于许多人来说,没有亲至便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又何谈感悟,这个暑期游褒禅山,不妨加入《重游安石路》沉浸式剧游,和王安石共游名山,来一场跨越古今的探险,来一场不浮于表面的“游山玩水”。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非... 在非洲的毛里塔尼亚,有一位被誉为“第一美女”的女性。尽管她已经年过五十,体重超过300斤,依然拥有着...
渔阳房车俱乐部:解锁N种风格,... 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旅行?渔阳房车营地深知,真正的自由,不仅是车轮的方向,更是心灵的归属与体验的多元。这...
出行同意书公证认证如何办理?需... 出门在外,特别是带孩子或者帮朋友带孩子出行,那份薄薄的“出行同意书”可真是关键通行证。但说到它的公证...
请还亲水平台一个“亲水”机会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也是天津的一张名片。每到夏日,无论是地道的天津人还是来津游客,海河两岸都是休闲游...
千城百县看中国|湖南东安:千客... 盛夏热浪席卷之际,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凭借全长5公里、总落差达224米的生态漂流项目...
人生之路太漫长,不如抱着旅行的...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今日精彩话题,感谢大家的阅览,希望能获得您的 点赞 关注 评论 小编在此先祝大家天天...
婺源:水墨丹青里的江南乡村诗意 江西婺源,这座被誉为 “中国最美乡村” 的小城,藏在赣东北的群山之中,像一幅被时光精心晕染的水墨丹青...
原创 砸... 中国首座乐高乐园,终于如愿以偿地赚起了“沪币”。 7月5日,顶着高价和高温,第一波人潮涌向了上海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