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毛里塔尼亚,有一位被誉为“第一美女”的女性。尽管她已经年过五十,体重超过300斤,依然拥有着大量追随者。即便结婚已经三十年,她依然收到了成千上万的情书和无数的求婚告白。她就是苏珊,拥有令无数人羡慕的美丽和魅力,而她的丈夫,却常常感到焦虑,担心自己会失去这位被众人追捧的妻子,几乎可以说,他与整个非洲为敌,生怕有人抢走她。
那么,苏珊究竟凭什么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呢?这一切与当地的审美观念密切相关。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几乎整个国家的土地都是沙漠,因此有了“沙漠王国”之称。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夏季的温度甚至常常超过44摄氏度。这样的环境使得当地农业几乎无法发展,经济严重落后,几乎所有的财富都用来购买进口的食物。然而,食物依然短缺,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而忍受着贫困和饥饿。
毛里塔尼亚人普遍的身材偏瘦,胖人极为罕见。而在这个社会中,越是胖的人,就越被认为是有能力、有地位的象征。社会中那些富人和上层阶级能够享受更好的饮食,吃得丰盛,身材自然也越发丰腴。于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胖成了美的标志,代表着一个人不仅能享受丰富的资源,还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
而对于毛里塔尼亚的男性来说,追求一个胖女孩不仅仅是因为美貌,更是代表着财富和好运的象征。流传着一种说法:如果一个普通人家能够娶一个胖媳妇,家里就会变得富裕,生活会越过越好。
小时候,苏珊家境并不富裕,她自己也很瘦,甚至有些虚弱。尽管她的容貌非常美丽,皮肤虽然偏黑,但五官端正,完全符合传统的美丽标准。但在当地,瘦小的她被视为缺乏运气,甚至被认为是“没有福气”的象征。
苏珊的同龄人开始变得丰腴,渐渐地,她身边的女孩们都吸引了大量的追求者。而她,由于瘦弱的体型,始终没有得到过求婚。她的母亲看着女儿长大,却始终没有人向她表白,心急如焚,决定采取行动——帮助苏珊增肥。
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苏珊的母亲还是决定给她改善饮食,提供更多的食物,帮助她达到理想中的体重。家里节省开支,尽可能将有限的钱用来购买高热量食物,比如巧克力、奶油、花生等,这些食物容易使人发胖,也成为苏珊日常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
苏珊的母亲禁止她做任何繁重的工作,甚至连家务都不允许做,只让她每天躺在床上,安静地吃喝。这种生活持续了几年,最终,苏珊的体重从最初的六十多斤,急剧飙升至160斤。14岁时,苏珊的体重达到了200斤,这时,她母亲才感到满意,允许她走出家门,走上街头。
第一次走出家门的苏珊,立刻引起了街头的轰动。她与其他女孩的身材差异极大,特别是在毛里塔尼亚这个胖人稀缺的社会,苏珊的体型几乎成了“奇迹”。年轻的男孩们纷纷围绕着她,许多人甚至愿意为她付钱,买菜送给她,这一切让苏珊惊讶又高兴。
随着年龄的增长,苏珊的身材不断变化,体重也不断增加。到她20岁时,她的体重大约已经是300斤,成为当地人眼中的“非洲部落第一美女”。她的美丽和身材让成百上千的求婚者蜂拥而至,许多富有的家庭也开始争相为她的手而献上丰厚的聘礼。
然而,苏珊的父母并没有为了这些巨额的彩礼而将她嫁给任何一个求婚者。虽然这种出价高的求婚看起来很诱人,但他们始终坚持认为,苏珊的婚姻应该基于她自己的选择。最终,苏珊选择了一个从小陪伴她长大的邻居——马克鲁。马克鲁是一个收入不高的年轻人,但他真心待她好,两人从小便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的婚礼简朴而温馨,但无论如何,也无法阻止那些追求苏珊的狂热者。即便苏珊已经结婚,依旧有不少人天天向她表白,甚至将情书塞满她的院子,送来贵重的礼物。马克鲁最初感到一些自豪,毕竟自己的妻子是被众人追捧的女神,但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困扰。
一开始,他只是觉得有些夸张,但很快,他就受不了了。甚至在街上,有人直接对他喊道:“苏珊,抛下你的窝里横丈夫,和我走吧!”这种话让马克鲁心头一阵火起,他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事情变得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追求者开始骚扰苏珊,言语和行为上也越来越过分。为了保护妻子,马克鲁决定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他辞去了工作,专心守护在妻子身边。
马克鲁不仅每天待在家里陪伴苏珊,还为自卫制作了一根木棍。那些死心不改的追求者常常见到马克鲁时选择退避三舍,但还是有些人不怕威胁,继续向苏珊求爱。马克鲁会毫不客气地打碎他们带来的礼物,赶走那些不速之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珊的外貌逐渐发生了变化,她已经过了盛年,50多岁的她与当初的“第一美人”相去甚远。她的皮肤变得粗糙,身材也不再如年轻时那般惹人注目。外面世界对她的评价,早已从“非洲第一美人”变成了另眼相看。
但对于那些曾经为苏珊疯狂的追求者来说,他们对她的爱并非源自真心,而是希望通过娶她来获得财富和地位。而这样的追求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对利益的追逐。苏珊的体重和健康状况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大负担,300斤的体重不仅严重影响了她的健康,还带来了许多身体上的问题。
然而,尽管外界对她的看法不一,苏珊与马克鲁之间的爱依然坚固。马克鲁守护着苏珊三十多年,从未有过大的矛盾。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渐渐明白,那些追求苏珊的人并非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她的“好运”和“财富”。对于他们来说,苏珊不过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奖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珊的美丽和受追捧的经历,反映了毛里塔尼亚社会对“胖”的独特审美和价值体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珊逐渐意识到,这种对美的追求并非真正的幸福。希望她在未来能够更健康地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