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真的会和中国开战吗?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日本罕见的强硬姿态、中国产业链的全面崛起,这场被誉为“杀鸡取卵”的阳谋,美日关税博弈背后,又是怎样的暗流涌动?
5月23日,日本和美国第三贸易谈判即将开始,日本代表赤泽亮表示:日本不会进行单方面的让步,在国家利益问题上日本决不后退。
日本,原本是最容易被美国拿捏的国家,如今却正面硬刚美国,原因很简单,这次日本再软弱,那么失去的不再是经济利益,而是日本的命。
美国对日此举,就是一场将日本逼疯,然后把战火引到中国的阳谋,中国要小心了。
自2025年2月开始,美国对日本汽车和铜铝产品,加征25%关税以来,日本仅汽车业已累计损失超过190亿美元,更致命的是,美国对日本实施的24%的“对等关税”,直接冲垮了日本对美贸易顺差81%的汽车行业。
日本首相石破茂直言:我们不会拘泥于最后期限,将以不后退的决心面对。
强硬的态度却折射出了日本经济的绝境:“跪姿”还是“硬刚”这是日本的背水一战。
在此之前,美日已经进行了两次谈判,可结果并不理想,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攻势,并非单纯的经济博弈,其目的是通过扼杀日本的经济命脉,从而迫使日本成为对抗中国的“急先锋”。
据美国商务部内部文件智库CSIS显示,东亚产业链中,若日本汽车业崩溃,那么日本的半导体、机器人等关联产业将彻底瘫痪,届时中国在其中的将会成为主导地位,日本将没有任何翻身的机会,以关税施压,激化中日矛盾,日本将成为遏制中国的“前沿堡垒”。
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新能源、锂电池、光伏等23个高端制造领域,已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日本能拿的出手的只剩对美汽车出口,若汽车出口在受限,日本将退出这个舞台。
既能掌控日本,又能给中国树敌,美国此举可谓是一石二鸟,经济方面制裁,军事方面同样展开行动。
2025年3月,日本成立“海上运输群”,强化西南离岛军事部署,与美军“第二岛链”战略形成联动。
美国对日本半导体材料的依赖程度高达92%,但日本稀土58%依赖中国进口,若日本加入美国阵营,“美日联合断供”中国的局面就要形成了。
可日本经济现状,若完全切断对华供应链,日本制造业成本将飙升37%,这远超美国对日本的关税冲击。
若选择和美国对立,日本对外贸易将被中国替代,外贸发展将会停止向前。
如今的日本正面临着两难局面:要么被美国绞杀,要么被中国替代。这是美国对日本的一场阳谋,逼迫日本不得不做出选择。
原以为日本是最好拿捏的,可现在中美关税战,都已陷入一段落,而美日关税仍陷在僵局。
中国的破局行为独树一帜,首先,中国宣布对稀土、镓、锗等稀有金属的出口实施管制,日本引以为傲的半导体产业,遭受严重打击。
同时,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新兴企业,在墨西哥建立汽车工厂,剑指日本最后的活路,美国汽车市场。
正是这种“釜底抽薪”的战略,让日本一直被笼罩在“中国替代”的阴影中,在和美国的谈判中,日本也显得畏手畏脚。
现在的中国,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美日谈判时,表示:中国将根据形势发展,采取必要措施。
如此硬气的态度,即使有美国的支持,日本也要好好考虑考虑,和中国开战的可能,以及是否能承受中国的怒火。
相同的招数早在1985年时,美国就对日本使用过,《广场协议》让日元被迫升值30%,这之后的30年,也被称为日本“失落的三十年”。
如今美国如法炮制,再次将选择放在日本手中,可现在的日本,已经强弩之弓,稍稍用力,这根弦必断。在这场博弈中,日本作为输家是必然的,除非美国将到嘴的肉吐出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日本若妥协美国,不仅每年可以为美国提供180亿美元的农产品经济出口,同时还会被美国控制汽车产业命脉。
除此之外,芯片问题、南海问题、对华问题上,美国和日本将会成为深层战略捆绑。荣则美国荣,损则日本损。
对此,日本并不是没有任何反击的可能,日本丰田已经对外表明,若美日关税实施,将关闭九州工厂,该工厂为美国冲绳基地,提供60%的车辆零部件。
并且日本本身持有美国1.2万亿美元美债,若持续抛售美债,美国国债市场,将受到不小冲击。
现在摆在日本面前的有3条路:
1:日本妥协,接受美国关税,丧失主动权,日本国内将发生大动荡。
2:和美国谈判破裂,日本经济发展被腰斩,陷入负增长,经济再难发展,失去美国支持。
3:和美国僵持住,与别国展开新兴产业合作,将被限制产业,替换为新兴产业,为发展谋另一条路。
无论那一条路,日本都不敢和中国开战,即使有美国支持,日本也不可能,这场博弈的本质,是旧秩序守护者和新兴力量的对决,真正能再这场博弈中生存下来的,只有那些敢于创新,敢于发展新合作模式的国家。一味的退守,只会换来强权的不断侵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美日谈判,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主动提出的,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美日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