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泗阳农商银行审时度势,锚定第三道防线监督职责,加大对新型业务、新型风险及业务流程各环节和管理领域的审计力度,坚决扛起促合规、防风险的责任,为该行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计划管理,“三面”发力。以中期审计计划为引领,聚焦年度重点,精准谋划“风向标”。通过调查审计需求,从选题上做文章,在内容上下功夫,重点关注审计的主要成果、计划执行的进度、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与建议。全面推进,持续不断发力,确保项目稳步实施。重点监督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探查计划流程中的痛点和堵点,揭示影响计划执行的各类情形,并对违反计划执行的行为进行问责,推动计划稳步执行。
创新质量管理,“三法”控质。抓住“风险点”,有的放矢监督。不断强化审计管理系统疑点问题监测,通过审计调取疑点数据,及时梳理归类汇总,保证疑点不漏,并将疑点数据发送相关部门,及时核查、分析、处置,精准发现线索,及时提示隐患,有效防控风险。用好“显微镜”,对症下药监督。开展现场审计前,依托审计管理系统对相关模型和疑点数据全面进行筛选、抽样、对比和分析,提取疑点数据,锁定风险点。打通“关联线”,多方联动监督。在审计中,打破惯有思维,注重发挥各系统间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的作用,以审计管理系统为依托,充分结合信贷、财管、经营分析系统,加强审前信息共享、审中数据对比、审后疑点分析,实现跨系统、跨业务、跨条线“团队作战”,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系统作用。
创新风险管理,“三立”控险。面对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泗阳农商银行针对可控和不可控的审计风险审计,运用自我提升、创新驱动、融合联动三种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立足资源配置,“人才强审”。通过引入科技、信贷、运管等专业人员,并督促审计人员积极参加职称考试提高业务水平,目前有国际内部注册审计师一名、中级审计师一名、中级会计师一名、中级经济师两名,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和素质达到履行职责的能力要求。立足创新驱动,“科技强审”。该行将“智慧审计”作为发挥审计监督效能、防范审计风险的“撒手锏”。借助审计模型提高监测分析审计问题的能力,推进审计信息化、自动化、规范化,缓解审计人员压力,提高审计工作的科技含量,防范审计风险。立足巡审联动,“融合强审”。该行从立项、审计流程、责任分工、制度规范等方面找准审计与巡察工作的切入点和融合点,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线索移交、结果互认和人员配备等方面推动联动机制的制度化。 陈亚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