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仁勋硬刚AI泡沫论!英伟达570亿营收暴击,GPU断货潮席卷全球
创始人
2025-11-24 01:02:02
0

前言:

家人们,AI泡沫论刚热,英伟达就用570亿营收硬核回应!前段时间全球资本市场都在传“AI虚火要灭”,英伟达股价5天跌了7%,做空者跃跃欲试。

可Q3财报一出炉,所有质疑全被推翻,单季营收570亿美元,数据中心狂赚512亿,同比暴涨66%,Blackwell芯片卖断货,下季度还预告赚650亿。

黄仁勋说“AI不是泡沫”,这份底气从哪来?算力狂潮到底是真革命还是假狂欢?

市场撕裂

近三周全球股市震荡不断,英伟达的股价波动让投资者捏了把汗,财报公布前五个交易日,这家科技巨头市值蒸发数百亿美元,单日最大跌幅超3%,“AI投资见顶”的焦虑在市场蔓延。

当下多数AI应用公司确实处境尴尬,估值被炒得离谱,实际营收却跟不上,大家担心“投资打水漂”也不是没道理。

但英伟达偏偏走出了独立行情,这份Q3财报堪称“史上最强”,总营收冲到570亿美元,比上季度增长22%,和去年同期比更是飙升62%。

核心的AI数据中心业务更亮眼,营收512亿美元,环比涨25%,同比大涨66%,远超市场预期。

更震撼的是,Blackwell与Rubin系列芯片需求爆了,全球云GPU全卖光,公司甚至能明确看到2026年底前约5000亿美元的相关收入。

作为AI产业链的“卖铲人”,英伟达的赚钱逻辑简单又扎实,别的公司还在为AI怎么变现发愁,它早把底层算力核心攥在了手里。

就像淘金热里,最稳赚的永远是卖工具的商家,英伟达的GPU就是AI浪潮里离不开的“淘金铲”。

上月它市值一度突破5万亿美元,成了全球市场的焦点,背后是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数据中心建设资金在支撑,现在的英伟达早不只是科技圈的巨头,更成了全美股市乃至全球经济的“关键支柱”。

黄仁勋说透算力革命的三大关键

面对“AI泡沫”的疑问,黄仁勋没简单否认,而是回到计算本质给出了答案。

在他看来,当前的AI热潮绝不是资本炒作,而是一场挡不住的计算范式转移,从通用CPU转向加速式GPU计算,这一变革靠三大核心趋势支撑,根基扎实得很。

第一个趋势是摩尔定律走到头了,传统通用CPU的算力增长早就碰到了天花板,但全球对计算的需求却在爆炸式增长,尤其是云端数据处理、AI模型训练这些场景,对算力的渴求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黄仁勋给的一组数据很有说服力:六年前,全球超算TOP500榜单里90%的系统都靠CPU;现在这个比例降到了不足15%,GPU加速计算的占比从10%飙到90%,高性能计算的转型已经成了定局。

第二个趋势是推荐系统的AI化升级,过去15年,推荐系统是互联网行业的核心引擎,不管是社交媒体的内容推送、电商的广告投放,还是影视书籍的推荐,都离不开它。

这些系统以前主要靠CPU运行,但随着生成式AI兴起,传统算力根本扛不住,快速转向GPU成了必然,这也催生出海量且持续的算力需求。

第三个趋势是AI智能体的兴起,在推荐系统和生成式AI的基础上,Grok、OpenAI、Anthropic、Gemini等公司推出的AgenticAI应运而生。

这类具备推理、规划、执行能力的智能体系统,进一步放大了算力需求。

黄仁勋强调,大家看到的AI热潮只是表面,背后是整个计算行业的结构性迁徙,支撑这些应用的资源,其实远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多,反而处于合理甚至紧缺的状态。

70%毛利率的算力霸权怎么来的

英伟达的赚钱能力早就超出了普通硬件厂商的水平,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它最近12个月的毛利率约69.8%,2025年7月季度更是达到72.42%。

从2020年初到2025年1月末,毛利率从61.99%稳步涨到74.99%,这样的盈利水平堪比微软、爱马仕和辉瑞的结合体。

要知道GPU是实体硬件,不是复制成本为零的软件,也不是带社交属性的奢侈品,能做到这么高的毛利率,核心是英伟达建起了算力垄断。

这种垄断源于它精心设计的产品策略和路线图,黄仁勋早就规划好了未来三年的布局:2024-2025年是Blackwell时代,客户买的是机架级产品;2026-2027年Rubin登场,客户得采购整个数据中心集群。

2028年Feynman架构亮相,算力层级还会再提升,从芯片到机架再到数据中心,英伟达不断扩大“计算单元”的规模,一步步抬高行业门槛。

更让人惊叹的是它“一年一迭代”的激进更新节奏,这种策略相当于人为制造“算力折旧”。

客户这边还没收回H100集群的成本,竞争对手已经用上了推理成本更低、训练速度更快的Blackwell、Rubin芯片,不升级就意味着掉队。

这让微软、Meta、Google等超大规模云厂商陷入“囚徒困境”,只能持续砸钱采购。

而Blackwell与Rubin的全面断货,意味着未来18到36个月的全球AI算力产能,已经被英伟达“锁死”,它的行业主导地位短期内没人能撼动。

黄仁勋口中的“非泡沫”,本质是计算范式转移的物理必然性,这一点在技术层面没什么可争议的。

但这场算力革命背后,有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全人类都在为英伟达的高毛利买单。

现在的英伟达GPU已经不是普通商品,而是“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它卖的不是硬件,而是“时代的算力通行证”,别人挣的是行业的钱,英伟达挣的是整个时代的钱。

展望未来,到2030年,全球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资预计会达到3到4万亿美元,英伟达无疑会是最大受益者。

就算未来AI应用层出现泡沫破裂,也只是下游公司因为盈利困难陷入困境,不是英伟达的芯片没用了。

毕竟底层算力需求真实又持续,只要摩尔定律不再复苏,只要行业还认可LLM的扩展定律,黄仁勋的生意就不会断。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本季度的营收里,并没有计入任何中国市场的收入。

它的首席财务官也坦言,要是没法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在全球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

但即便少了中国市场,英伟达还是交出了亮眼成绩单,这更凸显了它当前的行业霸权。

这场算力革命带来了科技进步,也造就了难以撼动的行业垄断,未来三年,英伟达的GPU会继续成为吸金黑洞,吞噬海量全球资源。

我们见证着计算文明的升级,也目睹着一家公司对核心技术的绝对掌控。

这或许是比“AI泡沫”更值得警惕的现实,当全球科技发展的命脉被单一企业攥在手里,带来的不仅是行业竞争的失衡,更可能影响全球科技生态的多元发展。

而如何在这场算力狂欢中保持自主与平衡,会是所有国家和企业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7年深秋,寒风刺骨,吹遍大别山的每一个角落。刘邓大军经过长途...
2025-11-23 18:32:29
四川一国企整治年轻干部网络...
“在数字化浪潮下网络赌博隐蔽蔓延,少数年轻干部职工意志动摇,给个人...
2025-11-23 18:25:35
中超最佳阵容:泰山三叉戟领...
北京时间11月23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30轮比赛结束全部...
2025-11-23 18:19:25
2025腾冲马拉松圆满落幕...
11月23日,随着最后一名跑者冲过终点线,2025腾冲马拉松圆满收...
2025-11-23 18:19:21
大疆入局,拓竹应战:消费级...
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消费级3D打印行业的风暴...
2025-11-23 18:14:42
酒店星空帐篷定制优选佛山好...
在旅游住宿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消费者对于住宿体验的要求日益提升,不...
2025-11-23 18:04:07
热销拼多多的贵州酸汤,如何...
栉风沐雨的坚持,筚路蓝缕的奋斗。 秉持这份初心,贵州的小吃餐饮企业...
2025-11-23 18:04:05
满江红·骑游滇畔寻芳记
群骑出发,旌旗展、气冲霄汉。 巡海埂、人潮涌动,胜景频看。 玫瑰路...
2025-11-23 18:03:51
公众号写文章能赚钱吗:做旅...
今天我们把视野拉高一点,来聊聊公众号旅游赛道背后的逻辑。这不仅仅是...
2025-11-23 18:03:38

热门资讯

海澜之家递表港交所;卓易信息拟... |2025年11月24日 星期一| NO.1 海澜之家递表港交所 据港交所11月21日消息,海澜之家...
工银瑞信高管调整:“工行系”总...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常佩琦)工银瑞信同日“官宣”新任总经理、副总经理。 11月22日,工银瑞信...
零跑汽车纳入恒生科技指数,12... 11月21日,恒生指数公司宣布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恒生指数系列季度检讨结果,恒生科技指数成份股...
原创 一... 2025年的A股市场,监管风暴来得比往年更猛烈。 短短一周内,10家上市公司接连曝出被立案调查、收到...
原创 皖... 抗日战争爆发后,来自八个省和十三个地区的游击队被整编成了新四军,叶挺被任命为军长。 然而,在19...
原创 黄... 前言: 家人们,AI泡沫论刚热,英伟达就用570亿营收硬核回应!前段时间全球资本市场都在传“AI虚火...
什么决定你到底能否成功:巴菲特... 关注投资家,⭐,您会收到最新推送 作者:巴菲特 各位同学,你们毕业之后未来会怎么样?我简单说说我的想...
吕文扬企业家逆袭突围显魄力 在波澜壮阔的市场经济浪潮中,总有一些企业家凭借过人的胆识与坚韧的毅力,在困境中破局,于挑战中成长。吕...
积极推进LPDDR5认证与试产... 财联社11月23日讯(编辑 宣林)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周日,沪深两市本周共432家上市公司接...
银行开启冲刺2026年“开门红... 【导读】银行开启冲刺2026年“开门红”,权益类和“固收+”或唱主角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