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霸权算盘落空?美元动荡、国债失控,美国恐先熬死自己
创始人
2025-11-23 17:28:39
0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先点击关注,以便后续讨论与分享。作者一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更优质的内容。

前言: 大家好,我是小李。近几年,国际舆论中有一个很热的话题,那就是美国是否能像在冷战时期那样通过耗死对手的方式来打败现在的中国。毕竟,回顾上世纪的冷战,美国通过与苏联的长期对抗,借助军备竞赛、经济封锁和意识形态围堵,成功地将苏联拖垮。这一过程至今仍被认为是霸权策略的经典范例。然而,来自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达沃斯论坛上的点评却极为犀利。他指出,中国绝不会重复苏联的覆辙。

冷战时期,美国如何拖垮苏联: 美苏冷战的核心在于两国长达数十年的全方位对抗。这场对抗包括了从欧洲的军事对峙到亚洲的局部冲突,从古巴导弹危机时的核威胁到阿富汗战场的代理人战争,形成了一个没有硝烟的全球博弈,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 然而,苏联的崩溃并非单纯因军事失败,而是由于多重潜在危机的同时爆发。到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赶超美国,盲目扩军,庞大的军费支出使得民生和经济建设的资源大幅压缩。同时,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虽然未完全实施,却成功地将苏联拖入了没有尽头的军备竞赛。苏联更大的问题在于经济困境,它对外贸的过度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封闭的经济体系使得它无法与全球市场接轨。当美国发动经济制裁,并操控油价时,正好击中了苏联的痛点。同时,苏联内部改革失败,民族问题加剧,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这个超级大国的崩溃。

美国的老套路失灵: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崛起让美国感到了极大的威胁。中国依托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和不断创新的科技发展,快速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的国际合作不断扩展,这使得美国将中国视为其主要的战略对手,并试图照搬冷战时的模式,进行全方位的遏制。 在经济领域,自2018年起,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硝烟四起。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意图打击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然而,中国与苏联不同,它早已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到2025年,中美贸易额仍将超过6800亿美元。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有着深厚的利益根基,反而是美国消费者和本土企业在高关税的压力下受到了影响。 在科技领域,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实施禁令,并联合盟友排除其5G技术,但没想到中国迅速突破,成功实现了芯片国产化,并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加速研发。在军事领域,美国虽然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并与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加深军事合作,企图复刻冷战时期的包围态势。然而,中国采取的是防御性的国防战略,避免陷入军备竞赛,专注于精准突破——例如发展先进的导弹技术和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既能确保国家安全,又避免了军事开支过度拖累经济。因此,美国的军备拖垮对手策略在中国身上无法奏效。

外交方面,美国试图拉拢其盟友来孤立中国,但屡屡受挫。与当年美国通过意识形态对抗、建立脆弱的盟友体系来孤立苏联不同,中国的外交方针注重务实合作,秉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与150多个国家达成合作协议,2024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经超越对美贸易额。美国曾主导的东盟,现如今也成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像泰国、印尼等国,明确表示拒绝成为外部势力争斗中的棋子。这让美国的孤立策略在面对各国的发展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

李显龙的看法,实际上正是看到了中美博弈和美苏冷战的核心区别:中国的经济韧性远远超过苏联。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拥有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即使面临贸易摩擦,中国也能通过强大的内需市场和多元化的国际合作伙伴保持经济增长。

而苏联在上世纪长期存在的工业和农业滞后问题,使得民众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社会矛盾积压。而中国则在兼顾发展与民生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在国际合作方面,中国摒弃了苏联式的意识形态对抗,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广泛扩展合作网络。从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到非洲的能源合作,中国的合作从不附带政治条件,这与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形成了根本性的区别。即便美国对盟友施加压力,要求选边站,大多数国家仍然不愿放弃与中国的合作机会。毕竟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下,发展利益要远远高于意识形态的对立。

合作共赢才是唯一正道: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简单的熬死策略无法奏效。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双方在贸易、科技、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依存度深厚。美国的跨国公司需要中国市场,而中国也并不排斥与美国的良性合作。全球供应链的深度依赖,使得脱钩断链的代价极其高昂。面对全球性挑战时,中美的合作更是不可或缺。从巴黎气候协议的推进到公共卫生领域的协作,单方面的对抗只会让双方错失解决全球问题的机会。

美国当前的困境在于,它依旧试图用冷战时期的思维来应对新时代的大国关系。以往应对苏联的封闭经济、意识形态对立等策略,已不再适用。中国不仅没有苏联那样的经济缺陷,也不采用僵化的外交模式,且具备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制度韧性。美国的遏制反而促使中国在科技自主、产业升级等领域加速突破,反而增强了中国的发展动力。今天的国际格局,早已不再是冷战时期那种非黑即白的对立局面。东盟从当初的反华联盟逐渐转变为中国的合作伙伴,正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缩影。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主导创建东盟时,目的是为了拉拢东南亚国家共同反共反华。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崛起,东盟国家逐渐意识到与中国合作的巨大经济价值。2024年前七个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达到5520亿美元并持续增长。这种基于利益的深度绑定,是美国的政治操弄无法撼动的。泰国总理呼吁东盟不要成为外部势力的棋子,印尼、越南等国也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这些都表明,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发展合作才是各国的核心诉求,任何形式的遏制与对抗都注定不得人心。 结语: 中国的崛起,并非是为了取代任何国家,而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与苏联当年寻求霸权扩张不同,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这种发展模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也使得美国的遏制手段难以奏效。中国具备强韧的经济体系、互利共赢的外交格局、稳定团结的内政环境,以及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理念。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霸权主义的遏制注定失败。合作共赢才是唯一的正道。若美国能够摒弃冷战思维,正视中国的崛起,双方定能找到共存之道,而中国也将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不断成长,推动全球秩序向更公正、更包容的方向发展。

相关内容

7年9冠写爆历史!领克反手...
一个完整的汽车运动生态,需要覆盖从爱好者到专业玩家再到职业车手的全...
2025-11-22 22:30:20
强鲸思客双11战绩斐然 成...
2025年双11大促圆满收官,国内知名品牌强鲸思客凭借全渠道布局、...
2025-11-22 22:20:41
茅台将在全国拟建850家直...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茅台将在全国拟建850家直营店”“1499元飞...
2025-11-22 22:20:24
原创 ...
这篇经济评论分析2025年上半年,上海持续落实好“沪九条”“沪七条...
2025-11-22 22:19:04
西部地区首条 重庆直飞布鲁...
人民网重庆11月22日电 (陈琦、刘敏)新海航旗下海南航空在渝发布...
2025-11-22 22:18:24
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斯托...
请点击本文右上角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卡尔加里的奥林匹克椭圆形速滑...
2025-11-22 22:13:07
全运会|梁田田夺得田径女子...
11月2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女子10000米决赛在广州...
2025-11-22 22:13:06
谁还敢说中国没赛车?领克7...
在领克之前,中国汽车市场上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性能车,消费者想...
2025-11-22 22:12:24

热门资讯

大疆入局,拓竹应战:消费级3D... 来源: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消费级3D打印行业的风暴眼,聚焦到大疆和拓竹身上。 11月...
苏姿丰:不担心AI泡沫,203... 【11月23日苏姿丰看好AI市场,称投资不足比过度更危险】11月23日,苏姿丰称不断增长的人工智能(...
真金白银出手!上市银行,增持潮... A股上市银行再现股东、高管增持潮! 近日,又有多家上市银行获得股东及高管真金白银增持,主要涉及城商行...
原创 稀... 法国西南部,一场关于稀土的国际博弈悄然开启。法国和日本联手,以2.16亿欧元为赌注,目标是撼动中国在...
多项指标领跑全球 数说中国开放... 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的底气,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让这份底气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从吸引外资落...
原创 美...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您先点击关注,以便后续讨论与分享。作者一定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更优质的内...
刘煜辉:2024-2025预判... 刘煜辉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下杀200点”已经到了,...
一周落地三个项目 未来产业集链... 成都未来科技城。 智元创新生产的人形机器人。 众航智飞全倾转旋翼eVTOL总部落地成都未来科技城 ...
原创 遭... 5.8亿民事索赔案现新进展。 作者 |姚悦 编辑丨于婞 来源 | 野马财经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秋菊打...
原创 王...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他指着小区里一排排空置的房子感慨:"你看这些房子,好多都没人住,窗户里黑漆漆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