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创投圈投融资最新情报。
11月10日,郑州高新产投基金联合河南投资集团、郑州市战新母基金等多方力量,共同发起设立河南汇融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专项基金成功落地。
该基金由汇融基金担任管理人,将锚定“核心技术突破+场景深度应用”双主线,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抢滩未来产业新赛道,高度契合郑州建设全国重要未来产业先导区的战略布局。
作为核心发起方,高新产投基金依托“母基金+直投+战略投资”的立体化运作体系,通过高新区母基金出资3亿元,在基金筹备与设立的过程中,有效发挥了资本整合与产业引导的关键作用。目前高新产投基金已打造由26只基金组成、总规模超170亿元的资本矩阵,通过母子基金协同累计撬动超500亿元产业落地。此次设立人工智能专项基金,将进一步巩固高新产投基金在区域产业资本与创新资源整合中的枢纽地位,加速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效提升高新区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与辐射带动力。
11月11日,汕头天泽高新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成立仪式在汕头高新区举行。这是汕头高新区成立以来设立的首只产业投资基金,由高新区下属国企汕头高新区科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与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旗下专业机构万联天泽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基金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大健康等主导产业,以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模式精准投资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通过“以投带引、以引促产”的创新招商模式,基金将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乘数效应,有效弥补产业链短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集群培育,为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科技成果转化慢、产业链协同弱”等瓶颈提供有力支撑。
11月12日,芯联资本宣布其首支主基金完成12.5亿元规模的募集。该支基金整体规模预计超15亿元,重点布局半导体、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
据悉,芯联资本该期基金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完成相关规模的募集,且LP阵容呈现出“产业+资本+政策”的背景组合,实现了高度市场化的LP结构。投资人包括基石出资人芯联集成(688469),以及上海临港新片区基金、孚腾资本、元禾辰坤、建发新兴基金、嘉兴国投、南京银行、芯朋微(证券代码:688507)、富乐德(证券代码:301297)、江丰电子(证券代码:300666),涵盖产业上市公司龙头、头部市场化母基金、知名国资母基金、市场化政府出资平台及银行系金融机构等。
芯联资本创始合伙人袁锋表示,该期基金的顺利募集,本质上是投资者对中国硬科技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期发展的信心体现。由于战略产业具有特殊性和周期性,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需求差异显著。芯联资本作为专注产业投资、陪伴被投企业穿越周期的投资机构,将在积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的同时,通过CVC的链接与赋能,陪伴和赋能被投企业发展,并为投资人创造可持续的长期回报。
11月12日消息,近日,深投控与交通银行深圳分行、交银投资举行深圳市深投控交融科技创新基金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该基金总规模20亿元,将聚焦深圳“20+8”产业集群,为硬科技企业提供长期资本支持。
深投控交融科技创新基金由深投控资本担任基金管理人,将秉承“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理念,重点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装备、低空经济等重点发展领域,深度整合产业政策及空间衔接、产业培育、综合科技金融服务等多元手段,充分发挥各合作方的资源优势,形成“投资+赋能”的一体化支持体系,助力深圳“20+8”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深投控将积极发挥在金融服务、物理空间、应用场景、产业赋能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推动基金高效运作和稳健发展,不断推进“金融+科技”深度融合,进一步发挥金融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力争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
11月13日消息,苏州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母基金拟参股子基金通过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决策。拟参股子基金为中电科(苏州)人工智能产业战新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最终工商核定名为准),管理机构中电科网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期规模20亿,基金存续期限10年,主要投资人工智能方向,重点领域包括AI算力基础设施、垂直模型行业应用、具身智能、数据与网络等。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苏州市共同出资设立江苏苏州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60亿元。主要围绕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行动方案》明确的13个新兴产业和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中涉及人工智能的领域开展投资,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推动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
中电科网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批准设立的基金业务统筹管理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主要负责管理中电科研投基金。中电科研投基金主要投向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等领域,致力于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形成核心技术底层全面布局,推动转型升级,实现投资者价值增值。
安克创新11月11日晚间公告,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安克创新公告称,公司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即经公司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24个月或同意延长的其他期限),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上市。此外,公司于11月10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请H股发行上市审计机构的议案》,同意聘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本次发行上市的审计机构。截至公告披露日,除此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相关议案外,其他关于本次发行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11月15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宇树科技已发布IPO辅导工作完成报告,拟申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宇树科技今年7月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辅导备案报告显示,宇树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王兴兴,王兴兴直接持有公司23.8216%股权,并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控制公司10.9414%股权,合计控制公司34.7630%股权。
杭州宇树科技是一家民用机器人公司,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
11月13日,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摩尔线程”)披露招股意向书,宣布正式启动科创板IPO发行,股票代码为“688795”。最新公告显示,其将在11月24日进行申购,之后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全功能GPU的自主研发与设计。基于完全自主研发的MUSA统一系统架构,摩尔线程率先实现了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的技术突破。
在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具身智能等产业浪潮推动下,GPU作为核心算力引擎的需求持续提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9年全球GPU市场规模将达到3.62万亿元。其中,中国市场增长尤为迅猛,规模预计将达到1.36万亿元,全球占比将从2024年的15.6%大幅提升至37.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1.1%,市场空间广阔。
11月14日消息,近日,基流科技完成近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河南投资集团汇融基金与智谱生态基金星连资本联合领投,卓源亚洲跟投。本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产品技术研发,高水平人才引入,进一步巩固公司在AI算力集群领域的技术优势。
基流科技是独立智算集群提供商,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AI基础设施。公司专注攻克AI系统的分布式计算通信难题,在高速组网、集合通信、并行框架、管控调度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公司坚持硬件自主可控,软件生态开放,已构建全链路开源自主的高性能智算系统Galaxy HPAC,携手芯片、设备、数据中心等行业伙伴,为客户快速、高效、稳定交付智算集群,提供专业的管控与运维服务,为大模型训练、推理等提供重要支撑。
基流科技构建的智能自主智算系统Galaxy,打破了AI基础设施封闭生态,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全栈式智算集群产品及服务。通过软硬协同与跨层优化,Galaxy系统贯穿智算集群的计算、通信、调度与监控,覆盖设计、部署、调优及运维全生命周期。公司在高速网络、训推框架、管控平台、安全隐私等核心领域持续构建优势壁垒,一站式满足客户对智算集群的需求。成立2年来,公司已累计调优交付的算力规模已达30个集群,超过7万6千张GPU。
11月13日消息,创新药物研发公司浙江扬厉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扬厉医药”)宣布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独家投资,公司现有股东还包括泰福资本、杭州国资、润璋创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公司多款产品的临床推进。
扬厉医药创立于2021年,公司以杭州为基地,专注于研发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同类首创和同类最优的国家1类创新药物,聚焦抗肿瘤和慢性病疗法,有多个产品已进入临床一期和二期。
扬厉医药汇聚了国际一流药物创新专家与管理人才,公司核心创始团队毕业于清华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州立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香港大学等。扬厉医药创始人兼总裁沙薇博士拥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在创立扬厉医药前,沙薇博士曾担任扬厉医药创始股东泰丰医药集团的泰丰研究院总经理,经验全面覆盖药物研发到产品上市全流程,为公司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