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5金融发展年会”在北京召开。
尤努斯基金会秘书长、格莱珉中国总裁高战在年会发言中指出:“好的金融,不仅是资金的流通者,更应是社会价值的守望者和倡导者。”
他谈到,格莱珉银行建立在团结与信任的根基之上,面向那些传统金融和大数据难以触及的人群。这不仅是一种金融服务,更是一种社群构建的尝试——让成员彼此扶持,激发潜能,携手改变命运。
尤努斯基金会秘书长、格莱珉中国总裁高战 主办方供图
致力于服务大数据难以触及者
“当下大家都在谈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这无可厚非。”高战说:“但格莱珉的力量,源于面对面的互动与情感的连接。”他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女性会员们,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聚集在一起分享生活、相互支持。丈夫、孩子、邻里也因她们的联系而被卷入到这个温暖的社群中。“这是独特的场景,也是格莱珉模式的核心。”
高战强调,格莱珉服务的核心群体,是弱势女性。在中国,她们往往也是“大数据难以触及者”。他在现场介绍,格莱珉源于孟加拉,其模式与传统金融迥异。尽管起源于孟加拉,但如今已延伸至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美国发展强劲。
“格莱珉到底是什么?”高战给出了两点总结。
第一,服务对象是那些传统金融难以触及的人群。高战援引美国数据:约14%的成年女性无法获得传统金融服务,这既因为自我排斥——她们多数是新移民、少数族裔、文化水平有限,也因为银行机构把她们排除在服务之外。
第二,格莱珉通过创造互助共生的社群体系,让人不仅获得金融,更被赋能以释放潜能。高战介绍,格莱珉没有与其他银行竞争的问题:“你做的我不做,我做的你做不了。”模式简单而深刻:首先,在底层人群中建立社群,形成共识;其次,通过每周小组会面开展去中心化的互动、交易与监督;最后,重复而持续,日积月累。
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高战强调,商业可以与社会系统改进并行。他举例道:“我们帮助一位弱势女性组建一个五人互助小组,通过一周培训达成共识——孩子要接受更好教育、每年体检、姐妹们每周相见——随后发放贷款,并不断循环。”这种模式在孟加拉、美国以及中国的小型实验中,40年来从未改变。高战说:“这是一种基于人性的设计。我们最不愿谈风险控制,因为我们已有近乎100%的还款率。我们不是做公益,我们做的是社会企业。”
面对数字化浪潮,高战指出,科技固然重要,例如苹果公司为格莱珉美国项目提供了赋能,提高了效率。但格莱珉模式的核心仍在于社群创造、面对面互动与情感连接。“在格莱珉的场景里,姐妹们每周如约相见,分享喜悦,也互相安慰。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学习,家庭因她们的互动而紧密相连,丈夫们也因此认识。”
他总结:“数字化转型虽重要,但好的金融不仅要通达资金,更要承载社会价值。”
高战最后呼吁:“尤努斯基金会(中国)一直在寻找更多合作伙伴。我们欢迎合作,用社会企业理念,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