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 |追梦人
编辑 |追梦人
前言
柏林全球对话会上,冯德莱恩撂下一句狠话:动用所有工具应对中国稀土管制!
一时间西方媒体瞬间沸腾,可为何话音刚落,欧洲车企高管就连夜召开紧急会议?
要知道欧盟90%以上的稀土磁铁都来自中国,每辆新能源汽车下线都离不开它。
一边是高层强硬的反制表态,一边是工业界面临的断供危机,这场看似底气十足的对峙,真能如欧盟所愿收场吗?
欧盟的“硬气”与软肋
没人想到一块小小的稀土,能让一向自诩“战略自主”的欧盟如此失态。
冯德莱恩的狠话还没凉透,法国总统马克龙就紧接着加码,直言要动用欧盟“反胁迫法”对付中国,仿佛只要态度够硬,就能凭空变出稀土供应链。
可欧洲车企的生产线却没那么好糊弄,德国宝马的电气化车间里,工程师们对着空荡荡的稀土永磁体货架唉声叹气。
按照当前的短缺速度,不出两个月,部分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就得停摆。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现在欧洲每下线一辆新能源汽车,都得消耗大约2公斤稀土永磁体,从电机到转向系统,几乎离不开这种“工业维生素”。
欧盟喊了多年的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目标,原本以为是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高光时刻,如今却因为稀土短缺,变成了随时可能翻车的“豪言壮语”。
更让人揪心的是国防领域,“台风”战机的导弹制导系统、卫星通信设备,甚至普通军舰的雷达,都得靠稀土元素保证性能。
一旦缺了它,这些高精尖装备要么变成“近视眼”,要么直接沦为摆设。
欧盟现在的窘迫,说白了都是自己选的,三十多年前,欧洲各国一门心思搞高端制造,觉得稀土开采又污染又不赚钱,干脆把这些“脏活累活”全转移到了中国。
那时的欧洲企业坐着赚高利润,还嘲笑中国是“世界工厂”,可他们忘了产业链的上下游从来都是环环相扣,一旦选择放弃了低端环节,早晚得在高端领域被“卡脖子”。
等到地缘政治的风向一变,中国依法加强出口管制,欧洲才猛然发现,自己早已被绑在了中国稀土的“战车”上。
为了摆脱依赖,欧盟紧急推出了“欧盟资源自主计划”,又是搞稀土回收,又是联合采购,听起来雄心勃勃。
可专家一算账,却泼了一盆冷水,要建成完整的稀土供应链,至少得砸千亿欧元,还得等二三十年,这对于现在已经步履维艰的欧洲工业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要命的是,就算砸了钱、等了时间,也未必能成,稀土提炼不仅需要核心技术,还得面对环保压力。
澳大利亚在马来西亚建稀土厂时,就因为污染问题遭到当地民众持续抗议,最后不了了之。
中国的“管制”不是“断供”
反观中国的管制措施,其实一直留着余地,中国商务部早就明确说了,愿意为合规的欧盟企业提供审批便利,绝大多数合理的稀土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比起对美国的管控宽松得多。
这种管制本身就是国际惯例,美国早就把17种稀土列为“关键矿物”重点保护,欧盟自己也有关键原材料清单,怎么到了中国这里,合法合规的操作就变成了“经济胁迫”?
说到底欧盟的不满,本质上是霸权逻辑在作祟,以前中国处于产业链底端,欧洲就大谈自由贸易;现在中国掌握了关键资源,欧洲就开始喊“不公平”。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标,实在站不住脚。
更讽刺的是,欧盟一边指责中国“武器化相互依存”,一边自己却在对华制裁上步步紧逼,对中国电车、绿色技术设置各种贸易壁垒,这才是真正的贸易保护主义。
冯德莱恩还高调宣布要和七国集团协调,联手应对中国稀土管制,可这个“联盟”从一开始就貌合神离。
美国自己80%的稀土进口都依赖中国,特朗普时期的对华关税战已经让欧洲盟友吃尽了苦头;日本虽然在越南、印度投了稀土矿,但提炼技术还得靠中国专家。
澳大利亚更是两难,想建厂却过不了环保关,所谓的“联合应对”,不过是用来撑场面的政治口号,真要动真格,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场稀土大战中,最尴尬的莫过于德国。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本来想访华铺路,结果带着一身“优越感”来提要求,既要中国对俄罗斯施压,又要放宽稀土管控,还敢在台湾问题上指手画脚。
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彻底惹火了中方,原本答应会面的中国官员纷纷拒绝,瓦德富尔只能灰溜溜取消行程,让德国政坛一片哗然。
要知道德国汽车产业是稀土短缺的重灾区,宝马、大众的电气化转型全靠中国稀土,现在把关系搞僵,吃亏的终究是自己。
其实中国的底气,从来都不是靠“断供”,而是源于自身的产业实力和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国产光刻机已经完成测试,中芯国际牵头的半导体产业链不断突破,光刻胶、封装等领域也频频传来利好,就算西方想在高科技领域卡脖子,中国也能凭借自主创新破局。
更重要的是,中国工业产能占全球30%以上,在电动汽车、光伏板、储能装备等领域掌握绝对优势,真要是脱钩断链,西方物价飞涨、民众叫苦不迭的日子还在后头。
结语
没有任何国家能垄断所有资源,更没有任何国家能在对抗中独善其身。
欧盟现在的强硬表态看似是展示力量,实则是暴露了无力,他们挥舞的制裁大棒,最终砸中的只会是自己的工业命脉。
冯德莱恩们应该明白,西方的霸权逻辑早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欧盟的资源安全,不能也不应凌驾于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安全之上。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2025-10-25,《冯德莱恩放狠话:若和中国谈不拢,必要时将动用所有可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