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智驾与港股稀缺赛道的高成长机遇,香港汽车ETF(520720)于9月25日上市交易。去年“9·24”到今年8月20日的市场反弹期间,香港汽车ETF跟踪的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明显跑赢主要汽车指数; 作为唯一纯港股汽车指数,智驾标的覆盖高、成分股小市值成长性足,在风险偏好回升时或有助于更好捕捉高弹性行情。
一、香港汽车ETF(520720)投资价值分析
布局港股汽车的便捷之选
香港汽车 ETF(520720)是聚焦港股汽车产业的指数型基金,核心跟踪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931239) ,旨在帮助投资者便捷布局港股汽车领域的智能驾驶、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等优质资产。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直接投资港股汽车个股面临多重门槛:一是需开通港股通权限(满足前 20 个交易日日均资产 50 万元等条件),二是单只港股个股股价较高(如比亚迪股份港股股价常处于百元区间),三是难以实现对全产业链的分散配置。而香港汽车 ETF 通过 “一篮子股票” 模式,将投资门槛降至 1 元左右(以每份基金单位净值计算),且上市后可通过 A 股账户直接交易,无需开通港股通权限,完美解决了普通投资者缺少投资工具的痛点。该 ETF于2025年9月25日上市后可通过 A 股账户直接交易,无需开通港股通权限。
新能源车渗透率加速提升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40%,其中纯电增速快于混动,油电平价后消费者接受度显著提升;在政策持续扶持与自主车企以更高性价比抢占燃油车份额的共振下,销量节节走高。与此同时,降价补贴带动中低端入场,自主智驾加速普及强化产品力,燃油退潮推动结构向新能源倾斜,新能源渗透率于2025年5月突破53%,产业周期与消费升级共振下竞争格局加速重塑。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数据来源:中汽协,wind,西南证券
新势力车企领跑智能驾驶
高阶智驾正在从“卖点”走向“刚需”:城市/高速 NOA 快速普及,15–20 万元价位开始标配/选配,已直接影响购车决策与换购节奏,渗透率有望显著加速提升。从功能上看,城市辅助导航驾驶/城市 NOA 能在复杂城市道路实现点到点“导航辅助驾驶”,用户在导航上设定目的地后,车辆可在无需人为接管的情况下全程辅助行驶至终点,其技术难度远高于高速 NOA,能力已接近 L3 级辅助驾驶。与此同时,新势力车企正引领智能驾驶新潮流:在技术路径上,它们在端到端架构落地与 VLA 世界模型方面走在行业前列,其中小鹏、理想预计在 25H2 率先落地智能驾驶 VLA 模型,进一步提升智驾体验;在硬件迭代上,英伟达 Thor、地平线 J6P、黑芝麻 A2000 等将于 2025 年集中交付,产业链算力与成本曲线同步优化,而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华为等也在加速推进自研智驾芯片,软硬协同推动高阶智驾从早期体验向规模化普及跃迁。
L2 以上渗透率趋势
数据来源:wind,NE,华泰证券研究所,L2++包括高速NOA和城市NOA
中国乘用车市场智能驾驶渗透率
数据来源:wind,NE,华泰证券研究所,L2++包括高速NOA和城市NOA
二、一键布局智驾龙头,香港汽车ETF(520720)上市
从前文分析可见,汽车行业正在孕育新的增长点,从以新能源为驱动逐渐转向以新能源+智能驾驶双增长极,而香港汽车ETF(520720)则为投资者提供了布局汽车行业新格局的便捷工具。
从跟踪指数来看,香港汽车ETF(520720)跟踪的是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在可投资样本中选取涉及整车与零部件的公司,优先纳入整车全样本,再按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补足至50只;并设置权重约束——单个整车不高于15%、整车合计高于70%,其余单一不高于3%,前五合计不高于60%,以兼顾代表性与分散度。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中新势力与智驾链占优,其中5家仅在港股上市,突出“新势力+智驾”赛道的高覆盖与高辨识度。
信息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5年8月20日
风险提示:权重股权重会随指数成分股调整,市场涨跌变化,仅供参考,非个股推荐。
从成分与结构看,该指数在主流汽车指数中唯一为纯港股构成,约69.36%的权重来自仅在港股上市的公司,同时覆盖更多A/H两地公司且权重分布更均衡,具备更强的国际化与稀缺属性。
数据来源:wind,主要汽车指数指的是有基金产品挂钩的主要汽车主题指数,可能存在误差,截至2025年8月20日。
风险提示:指数包含成分股数量、市值、行业分布等会随公司事件,成分股调入调出,市场涨跌等因素变化。
成分股研发投入增速高、技术路线前沿,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速达23.17%,彰显对创新的重视;基本面层面,指数成分股2025年二季度营收同比+27.84%,相对其他主要汽车指数更为亮眼,智驾带动的成长性进一步凸显。
研发费用增速对比(2024年年报)
数据来源:wind,上市公司财报,2022年-2024年年报,截至2025年8月20日2025年半年报。研发费用及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采用Wind数据或整体法加总计算。
风险提示: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
2022-2025营收增速对比
数据来源:wind,上市公司财报,2022年-2024年年报,截至2025年8月20日2025年半年报。研发费用及营业收入同比增速采用Wind数据或整体法加总计算。
风险提示: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
从指数行情角度,由于指数成分股均为港股,2024年年初,受到A股流动性危机冲击,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跌幅相对更大,但在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反弹期间反弹力度相对更强,明显跑赢主要汽车指数。
指数历史走势
数据来源:wind,市值中位数截止2025年8月20日,收盘价截至2025年8月20日。港股汽车公司多数处于发展早期,尚未盈利,但是亏损正逐渐收窄,估值弹性较大。
指数走势时间区间为2016年12月30日至2025年8月20日。风险提示: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
对比主要汽车指数,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相对港股基准胜率比主要A股汽车指数相对A股胜率高,相对基准季度超额胜率为57.14%。今年以来截至2025年8月20日,中证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上涨34.76%,显著跑赢主要汽车指数。
数据来源:Wind、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国证指数公司。统计口径均基于申万三级行业分类。市值中位数、前十大累计权重的统计时间截至2025年8月20日;超额最大回撤、年化收益率、年化波动率及季度超额胜率的统计区间为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基日2016年12月30日以来至2025年8月20日。季度超额胜率的计算方法为:在统计区间内,指数季度收益率相较基准收益率的胜出比例。鉴于指数成分股所处市场差异,比较基准有所区分——港股通汽车产业主题指数以恒生指数为基准,其余指数则以沪深300为基准,两个基准指数均为各自市场的蓝筹指数,可比性较高。
风险提示:行业权重会随着成分股调整,市场涨跌等变化,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承诺。
今年以来主要汽车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为2016年12月30日至2025年8月20日。
风险提示: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历史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
综上,香港汽车ETF聚焦“新势力+智驾”稀缺赛道,纯港股成分、结构均衡,兼具高成长与高弹性;在风险偏好回升与南向资金加持、政策与流动性改善背景下,有望更高效捕捉港股汽车与智驾反弹红利,是A股账户一键布局港股汽车的便捷工具。
展望后市,随着高阶智驾持续突破、政策法规加速完善、车企研发强度不断提升,汽车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窗口与投资机遇。想把握行业新增长与智能驾驶浪潮的投资者,可关注香港汽车ETF(520720)。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