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来了,油价很可能又要降了。
9月14日传出的最新风声是,下一轮油价调整,也就是9月23日晚上,汽柴油价格预计会迎来下调,幅度大概在每吨55元左右。
虽然这数额听起来不大,但好歹是踩住了50元每吨的下调门槛,让油价下跌的势头得以延续。
回顾一下今年下半年的油价走势,简直就像在坐过山车。
7月份的时候涨跌互现,最后算总账,汽油每吨还涨了105块。
可一进8月,风向立马变了,直接来了一次大降价,汽油每吨实实在在地降了180元,让不少车主长舒一口气。
到了9月份,第一次调价窗口本来看着要涨个40块,结果因为没到50块的“起步价”,最后搁浅了,等于没动。
这么一来二去,下半年整体来看,油价是跌多涨少。
要是把上半年的降幅也算进来,2025年到现在,汽柴油每吨累计已经降了超过400元。
这个数字可能没啥概念,但换算到咱们加油时,就是每升便宜了0.32元以上。
别小看这几毛钱,积少成多,加满一箱油也能省下十几块,够吃顿不错的早饭了。
这次预期的下调虽然只有每吨55元,换算到每升大概也就便宜个4到5分钱,感觉上不痛不痒。
但关键在于,这已经是下半年油价的第三次下跌预期了。
前两次实打实的降价,已经让汽油累计降了310元每吨。
如果这次的55元能最终落地,那么下半年的总降幅就奔着365元去了,每升的降价幅度也能稳稳地超过0.3元。
当然,现在调价周期才走了不到一半,最终是降还是搁浅,还得看接下来国际油价的脸色。
国际市场现在也是一团乱麻,多空双方正在掰手腕,谁也不服谁。
看空的一方认为,全球经济不景气,原油库存还在增加,国际能源署甚至出来放话说2025年原油可能会供大于求,这消息一出,油价自然就受到了压力。
但看多的一方也不是吃素的。
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特别是俄乌冲突还没个消停的迹象,让大家对原油供应的稳定性始终捏着一把汗。
这种担忧就像一个托底的盘子,让油价想大跌也难。
你看最新的数据,WTI原油还涨了0.51%,布伦特原油更是涨了0.93%,价格都稳在60多美元一桶,说明市场的信心还在。
所以,咱们国内油价想“刹不住车”地往下跌,目前看还不太现实。
国际油价这根指挥棒来回晃悠,国内的调整机制就只能跟着小步快跑,涨涨跌跌,频繁调整。
对车主来说,最实在的还是关心加油站的牌价。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92号汽油价格都稳定在7元出头的水平。
比如北京7.11元,上海7.08元,广东7.13元。
当然也有个别地方比较特殊,像海南,因为包含了各种税费,92号油价直接飙到8.23元,确实让当地车主有点“压力山大”。
而新疆的朋友就幸福多了,6.89元的价格,算是全国的洼地了。
再看看95号汽油,价格普遍比92号贵个4到6毛钱。
辽宁7.70元,四川7.71元,广东7.73元,基本都在7.5元到7.8元这个区间里晃荡。
海南的95号油价同样是一骑绝尘,达到了8.74元,这个价格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一档的存在。
对比一下就能发现,西北地区的油价普遍更亲民一些。
比如陕西,92号汽油只要7.00元,95号也才7.40元,这在全国都算得上是低价区了。
这跟各地的炼厂分布、运输成本和地方政策都有关系,所以油价出现地域差异也很正常。
接下来的一周多时间里,国际油价怎么走,直接决定了9月23日咱们加油是能多省点钱,还是维持原样。
虽然现在看跌的概率大一些,但毕竟幅度有限,大家也别抱太高的期望,能降就是好消息。
反正调价窗口是固定的,咱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多留意一下油价动态。
如果真能迎来“三连跌”,那下半年用车成本又能实实在在地降一点,对于每天都要开车通勤的朋友来说,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