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帖子,要求中国将对美国大豆的订单增加到原来的四倍,并且承诺提供“快速服务”。这一言论一经传播,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迅速飙升,创下了两周来的最高点。与此同时,特朗普还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将暂停对中国的关税期再延长90天。经过这些波动,究竟能带来多大影响,尚难以预测。
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今年的购买节奏却异常缓慢,甚至有些出乎意料。美国农业经纪公司ZanerAgHedge的凯伦·布劳恩指出,今年中国购买美国大豆的速度是自2005年以来最慢的一次。2005年中国首次从美国购买大豆时,是在8月11日那一周,而今年如果继续拖延,最迟可能要追溯到1999年的情况了。
这种延迟已经让美国的农民和贸易商感到焦虑。自1995年开始,中国就一直是美国大豆的主要买家。通常情况下,中国会在年初就下单,预定秋季收获的豆子。但如今,新的大豆却难以出售,这让相关人员纷纷担心市场前景。
特朗普表示,中国担心大豆供应不足,认为如果提前增加订单,就能够“大大缩小”中美贸易逆差。然而,现实却是,中国目前大豆进口的大部分来源已经发生了变化。2024年,中国的大豆进口量预计达到1.05亿吨,其中来自美国的仅有2213万吨,同比下降了5.7%;而从巴西进口的则高达7465万吨,同比上涨了6.7%;此外,阿根廷也供应了410万吨。按特朗普的要求,如果中国将订单增加四倍,相当于几乎把所有的大豆进口量都集中在美国,但显然这是不现实的。
天津诚瑞有道的向华梁直言不讳地表示,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中国今年的大豆进口量创下了新纪录,豆粕的供应已经过剩,因此大豆的需求也受到了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巴西等国正在迅速填补美国留下的空白。如今,巴西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豆类生产和出口国,过去十年,中国投资了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巴西的仓储、铁路和港口基础设施,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美国的大豆行业也在努力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但中国的市场份额依然是不可忽视的。美国大豆产业的吉姆·萨特表示,他们一直在劝说美国政府与中国展开新的对话,并争取签订新的贸易协议。然而,眼下2200多万吨的大豆库存堆积在手中,如何清理这些库存,成了摆在美国农民面前的巨大难题。
另一方面,巴西的豆农们则正忙着数钱。2024年巴西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增长了6.7%,这一增长背后无疑是中国的资金投入,让巴西的豆类生产和运输变得更加高效,从而牢牢抓住了中国市场。
尽管中美之间的关税暂停期又延长了90天,特朗普表示仍将继续与中国保持对话,寻求解决贸易问题,他还强调自己与中国领导人的关系良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则表示,中方在中美关系及经贸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具体事宜还需要向相关主管部门了解。
尽管关税问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贸易形势仍然存在变数。中国已加快了从巴西等国进口大豆的步伐,这既是市场选择,也是为了降低风险。美国的大豆想要重新抢占中国市场,光靠特朗普的呼喊显然是不够的。
在南海局势方面,菲律宾海警船和公务船近日再次非法进入黄岩岛附近海域。在此过程中,菲律宾海警还多次进行高速冲闯和大角度转向,制造了极大的危险,导致局势异常紧张。对此,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蒋斌表示,菲律宾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和权益,不仅危及了中国舰艇和船员的安全,还破坏了南海的和平稳定。中国方面要求菲律宾立即停止挑衅行为,并保留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的权利。
特约评论员管姚分析认为,美国海军时隔六年再次进入黄岩岛海域,依然采用了所谓的“航行自由行动”模式,借“无害通行”的名义挑战沿海国家的主权。而菲律宾在黄岩岛的行为背后,显然有日本的影子。日本不仅为菲律宾提供了10艘“灯塔”级巡逻艇和2艘“特蕾莎·马格巴努阿”级巡逻舰,这些舰艇已成为菲律宾海警在南海挑事的主力。同时,日本还计划向菲律宾出口6艘二手“阿武隈”级护卫舰,意图增强菲律宾的军事协作能力,从而牵制中国。
菲律宾马科斯政府希望通过在南海制造紧张局势,将国内的政治压力转嫁出去,并试图借“台湾牌”来获取更多的美国支持。然而,在美国,菲律宾并未得到实质性的好处。就在一个月前,马科斯总统前往白宫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菲律宾政府为获得美国商品进口关税的豁免,最终无条件妥协,仅仅将对等关税税率从20%降至19%。特朗普显然更关注与中国的“大交易”,因此对于菲律宾的挑战并未给予过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