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迷信“豪宅抗跌”了!深圳大佬21亿买的香港山顶豪宅,9年后7.9亿甩卖,账面亏掉13亿,相当于每天蒸发40万!更狠的是,香港中半山豪宅价格直接腰斩,跌回1997年水平——比你年龄都大的房价!当普通住宅还在靠刚需撑着跌30%时,豪宅早已跌得爹妈不认。这哪是资产保值?分明是富豪们集体上演“花钱买教训”真人秀,剧情比TVB商战片还刺激。
一、21亿买豪宅,7亿甩卖:潮汕大佬的“楼市蹦极”
陈红天这个名字,潮汕商人圈子里曾如雷贯耳。上世纪90年代在深圳搞房地产发家,2012年拉着马化腾、王卫搞了个“同心俱乐部”当主席,出门前呼后拥,说话鼻孔朝天。2015年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时,他直接开炮:“李超人?我看是撤退传奇!”转头就在自家楼盘挂横幅:“本开发商绝不跑路——毕竟我们老板瞧不上李嘉诚。”
口气有多狂,结局就有多凉。2016年,他砸21亿港币买下香港山顶歌赋山道15号豪宅,实用面积1.8万平方呎(约1672平方米),带万呎花园,光客厅就能开百人派对。当时他拍着胸脯说:“房地产没泡沫,打都打不烂!”结果呢?2023年房子被银行收走当“银主盘”,2025年7.9亿成交,账面亏13亿,贬值62%。这哪是买房?分明是拿21亿现金去玩“打水漂”,还溅不起一朵像样的浪花。
更魔幻的是他其他操作:自住的“傲璇”豪宅,8年涨了8.5%,看似没亏?一算银行利息,倒贴8000万!红磡写字楼45亿买26.5亿卖,亏18亿!最绝的是1996年买的中半山公寓,29年涨1.22倍,看起来跑赢通胀?懂行的一算就笑了:香港储蓄险年化回报都比这高,这哪是投资,分明是给银行打工!
二、香港豪宅跌回1997年!比普宅狠两倍,富豪们集体“割肉”
别以为陈红天是个案,香港豪宅正在集体“跳楼大甩卖”。普通住宅从2021年高位跌了30%,豪宅直接腰斩!前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爆料:中半山、西半山的豪宅成交价,比2021年 peak 时跌了50%,相当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迈瑞医疗老板徐航2024年初8.38亿抄底山顶卢吉道豪宅,一年后估值跌破6亿,浮亏2亿多。有人说“富豪不差钱”,但你问问他:花8亿买套房,一年亏掉一套深圳湾大平层,晚上睡得着吗?更惨的是“磁带大王”陈秉志,自住独立屋3.5亿放售没人要,最后房子被银行收走,连住的地方都没了。
为什么豪宅跌得比普宅狠?答案就俩字:没人接盘!普通住宅好歹有刚需撑着,降价10%马上有人抢;豪宅动辄几亿,全香港能掏出这笔钱的买家不超过200人。东亚银行接管歌赋山道15号后,两年里多次招标,每次都没人报名,最后只能砍价62%甩卖。纪惠集团汤文亮卖阳明山庄顶层公寓,直接喊出“2亿可谈”,才算勉强脱手——这哪是卖房,分明是求着别人“捡漏”。
三、年租金不如国债利息!豪宅成“烧钱黑洞”,富人终于醒了
以前富豪买豪宅,图的是“身份象征”,现在才发现这玩意儿是“吞金兽”。一亿的豪宅,月租金撑死20万,年化回报率2%都不到;把钱买美国国债,一年利息400万,每月30多万,躺着赚钱不香吗?更别说豪宅还得交物业费、维修费,空着的时候就是纯亏损。
香港某中介透露:“现在富豪卖房都学精了,报价直接砍30%,还得注明‘可议价’。上周有个客户,把浅水湾的别墅从5亿降到3.8亿,才有买家愿意谈。”以前买豪宅像买爱马仕,觉得“越贵越保值”,现在才发现这是“智商税”——爱马仕还能背出去炫耀,豪宅空着的时候,连物业费都得自己掏。
四、内地豪宅别急着笑!流动性陷阱就在眼前,谁接盘谁站岗
有人说“内地一线城市核心豪宅不一样”,真的吗?深圳湾1号一套1亿的房子,租金回报率1.5%,买国债能赚4%;上海汤臣一品二手房挂牌半年没人看,房东降1000万才有中介带看。现在之所以没跌,不过是因为资本管制,富人钱出不去,只能在国内“炒豪宅”。
但香港的今天,可能就是内地的明天。当经济下行,富人突然发现:豪宅既不能吃,又不能变现,还不如现金攥在手里踏实。2024年深圳3000万以上豪宅成交同比涨了20%,看着热闹,实际都是“左手倒右手”——开发商自己找“马甲”买,营造“热销”假象。等这波炒作过去,接盘侠一缺位,跌起来比香港还狠。
五、从“豪宅信仰”到“现金为王”:财富逻辑彻底变了
陈红天们的故事,撕开了“豪宅神话”的底裤:所谓“核心资产”,不过是富人自嗨的游戏。当经济上行,大家相信“房价永远涨”,豪宅能翻倍;当潮水退去,才发现豪宅就是“大号奢侈品”,买的时候有多疯狂,卖的时候就有多狼狈。
现在的富人圈,悄悄流行“卖豪宅买国债”。香港某家族办公室经理说:“我们帮客户处理了5套豪宅,套现40亿,全部买了美国国债,每年利息1.6亿,比收房租香多了。”以前买豪宅是“炫富”,现在留现金是“保命”——这届富豪终于醒悟:在不确定性时代,能随时变现的钱,才是真的钱。
结语
21亿买的豪宅7亿甩卖,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当“豪宅抗跌”的信仰崩塌,当富人集体从“炒房”转向“存钱”,我们终于明白:没有永远涨的资产,只有永远变的人性。下次再有人告诉你“豪宅保值”,把陈红天的故事甩给他——21亿买个教训,这学费,够他吹一辈子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