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即日起,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将试点推行企业公示信息“沙盒监管”新模式,对连续公示信息真实、信用良好的合规企业“定向减负”,让监管更有温度,构建包容审慎治理新模式。
什么是“沙盒监管”?
沙盒监管是指划定一个范围,对在“盒子”里的经营主体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措施,同时杜绝将问题扩散到“盒子”外面,在可控范围内实行容错纠错,由监管部门对运行过程实施全程监管。这是一种全新的监管理念和监管模式,通过建立“守信激励、动态调整”机制,对连续公示信息合规的企业减少检查次数,并在可控范围内实行容错纠错,在保护与监管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
谁能进入“沙盒”?
企业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可纳入公示信息“沙盒监管”:
(一)近三年内接受市场监管部门公示信息抽查两次及以上且均未发现问题;其中,市级登记的非独立核算分支机构(分公司)条件放宽至三年内接受公示信息抽查一次及以上且未发现问题;
(二)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三)未受到较重行政处罚,未发生网络舆情或群体性投诉举报事件。
“沙盒”内的企业将享有哪些便利?
少打扰、多信任
对于“沙盒监管”内的经营主体,推行信任监管,实行“一免一不”,即:免于市场监管部门当年度企业公示信息“双随机、一公开”不定向抽查,对地址异常、年报错误等情形审慎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实施信用惩戒缓冲机制。同时在监管手段上积极运用书面检查、网络监测、信用承诺等非现场监管方式,最大程度地实现对守法经营者的“无事不扰”。
优惠扶持政策
积极向金融主管部门推送“沙盒”企业名单,协调金融机构对名单内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信用增值
合规记录纳入企业信用档案,在评优评先、招投标、融资等活动中向相关部门重点推荐。
如何保障政策公平?
严进宽管
市场监管部门将严把“沙盒”准入关,确保所有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行业领域,都能公平获得“沙盒”入场机会。在“严进”基础上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旨在为企业营造灵活、宽松的经营环境。
动态调整
满足三年内接受公示信息抽查两次及以上且均未发现问题的信用较好企业,即可实现自动“入盒”,同时对于沙盒内企业推行“触发式”监管,科学编制监管红线,一旦触碰,依法严肃查处,立即移出“沙盒监管”范围,严守监管底线。
实行“沙盒监管”有哪些实践意义?
通过实施企业公示信息“沙盒监管”,推动实现“三升三降”:
一升
提升年报数据质量
引导市场主体真实、准确填报年报,提高企业年报数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助力全市企业信用监管数据质量全面提升。
二升
提升监管精准度
通过对沙盒内企业实施“无事不扰”,对高风险企业提高抽查比例,加强对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探索,实现“抽的准、查的有效”。
三升
提升市场主体诚信意识
与诚信市场创建以及“信易贷”等工作结合,以信用激励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建立“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理念,增强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一降
降低监管成本
通过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将有限的监管资源优化配置到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事项,减少对低风险企业的重复检查投入。
二降
减轻企业负担
通过对“沙盒”内的企业减少非必要检查,以及实施信用惩戒缓冲、信用政策帮扶等正面激励措施,减轻企业迎检负担和运营成本,支持市场主体专注经营。
三降
降低监管盲区
建立动态监测和即时退出机制,根据监管对象信用风险等级的不同,科学合理调整监管强度,实现精准施策,防止“沙盒”成为监管真空。
下一步,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将以“数据精准治理、资源集约配置、主体守信自律”为目标,通过激励与约束并重,形成“守信即受益”的正向循环,让政策红利惠及诚信经营者,力争在企业公示信息“沙盒监管”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推动我市市场主体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