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对普京表达“强烈不满”,向普京发出50天停火“最后通牒”,否则将对俄罗斯实施高达100%的“严厉关税”制裁。这一罕见警告瞬间引发全球关注,一场美俄间的激烈博弈正式拉开帷幕。
特朗普此次态度转变之剧烈令人咋舌。此前,他多次称赞普京“聪明”,试图修复美俄关系,甚至在俄乌问题上对普京做出让步,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还准备默许乌东四地归属俄罗斯。但如今,他却公开表达对普京的失望与愤怒,指责普京在停火谈判上毫无诚意,导致他此前宣称能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的承诺落空。
特朗普威胁的“100%关税”看似威力巨大,实则对美俄贸易影响有限。美俄贸易经多年制裁已大幅萎缩,2024年贸易额仅约35亿美元,其中美国进口俄商品约30亿美元,出口仅约5亿美元 。即便加征1000%关税,对俄罗斯经济实质影响不大。
普京(资料图)
真正关键的是其所谓的“次级关税”,即对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铀矿等能源的国家进行制裁,这一招旨在切断俄罗斯能源出口这一经济命脉,迫使购买俄能源的国家“选边站”。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能源收入占其财政收入约三分之一,2024年靠能源出口收入约2824亿美元 。中国、印度、土耳其是俄罗斯能源的主要进口国,份额分别达33%、25%、22% 。美国此举意在通过经济封锁,大幅削减俄能源出口收入,让俄罗斯无力维持对乌克兰的战争。
同时,特朗普宣布了新的军援机制,由美国生产武器,北约国家购买后免费提供给乌克兰,首批价值100亿美元的武器援助已在筹备,其中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等。这一机制下,乌克兰获得远程导弹甚至打击莫斯科的能力可能性上升,无疑给俄罗斯施加了更大军事压力。
面对特朗普的“最后通牒”,俄方迅速做出集体反击。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表示,特朗普声明严肃,俄方需时间分析,若普京认为必要将亲自回应。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直言特朗普是在“作秀”,莫斯科根本不在乎其威胁,称“好战的欧洲感到失望了,俄罗斯根本不在乎”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希望了解特朗普声明的真实背景与动机,指出此前已历经类似24小时、100天期限等,想弄清楚美国总统此举目的。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反对北约向乌克兰输送武器,认为这表明北约对和平不感兴趣,特朗普的“50天期限”最后通牒“非常奇怪”,且西方未敦促乌克兰与俄罗斯重启谈判,可见西方并非真心希望谈判成功 。
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指出,特朗普若真想推动乌克兰问题进展,应向泽连斯基政权施压,而非威胁俄罗斯,俄方早已多次表示愿意结束冲突,“所有提议都摆在桌面上” 。
佩斯科夫(资料图)
俄罗斯之所以态度强硬,是因其在战场上掌握主导权。前线俄军各战线保持进攻态势,还在筹备更大规模进攻,意图夺取第聂伯罗、苏梅、哈尔科夫等战略要地。而乌克兰军队经3年多冲突消耗,人员素质和装备技术水平与俄军差距拉大。在俄罗斯看来,此时接受特朗普的“最后通牒”,等于放弃即将到手的战果,国内民众也不会答应。普京只能选择继续战斗,以实现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包括让美国承认东乌四州和克里米亚主权、限制乌克兰军事力量、要求乌克兰永久中立且永不加入北约等 。
在美国态度转变之际,德国也开始“蠢蠢欲动”。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公开宣称,德军已做好杀死俄罗斯军人的准备。德军二战后首次在立陶宛部署常驻旅,虽嘴上称“不恐吓”,实际行动却充满挑衅。这种“以战促和”的逻辑,只会让本就脆弱的欧洲安全架构更加摇摇欲坠。
德国此举或因多方面因素。一方面,美国态度转变,德国作为北约重要成员,配合美国行动,试图通过强硬姿态向俄罗斯施压。另一方面,近期俄罗斯动向引发西方担忧,如普京收到俄军总参提交的“总攻”计划,朝鲜和老挝表态向俄罗斯派兵等,使德国等西方国家摆出力挺乌克兰的姿态 。
但德国的强硬表态也引发俄罗斯强烈回应,俄方斥责德国重回“危险状态”。欧洲局势因德国这一态度变得更加紧张,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一旦局势失控,欧洲将面临更大危机 。
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主要进口国之一,自然受到波及。2024年,俄罗斯石油占中国总进口的20%,成为中国头号石油进口国,若美国“次级制裁”落地,中国企业进口俄石油成本将大幅增加 。
俄罗斯能源管道(资料图)
此外,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提出对俄制裁新法案,炒作“中国援俄”话题,称中国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维持了俄罗斯战争机器的运转”,竟提议对进口的中国产品加征500%的关税。美国此举意在通过经济施压,干扰中俄正常能源合作,试图破坏中俄关系,在俄乌冲突中牵制中国 。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坚持劝和促谈的中立立场,积极推动双方通过对话解决争端。面对美国的无端指责与潜在制裁威胁,中国不会被轻易吓倒。中俄基于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合作,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美国这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行径,最终只会破坏国际秩序,损害自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