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专家金刻羽警示:中国若不转型消费大国,就别妄想迈入富裕行列!
创始人
2025-07-19 17:49:07
0

前言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从高铁、5G到新能源汽车处处领先,展现了强大生产能力。

然而,经济学家金刻羽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直言:“中国如果不能成为消费大国,就永远无法真正富裕!”

生产再强,若国人不敢消费,财富难以均衡,经济也难持续发展。

如今,我们正处在转型关键期,中国的富强到底该建立在哪?

GDP第二≠富裕国家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已是全球经济强国:GDP全球第二,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高铁里程居首,5G用户全球最多……

这些数据听起来固然令人振奋,但真正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富裕”的关键,却不是“生产了多少”,而是“自己能消费多少”。

2023年,中国的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2.5%,看上去与国际接轨,但从结构上看仍问题重重:整体消费占GDP的比重仍在54%左右,明显低于美国的68%和日本的60%。

这种“消费不足”的现象,是中国多年来以“投资+出口”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的必然结果。

这种经济模式,类似于一个勤奋的工人,每天辛苦工作,把赚来的钱全部投到工厂扩建,却舍不得给家人改善生活。

结果是,财富越积越多,但幸福感却始终提不上去。这种“失衡”的发展,长期看并不可持续。

尤其在当前国际局势下,这种依赖出口的模式面临重重挑战。

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彻底降温,欧美国家纷纷重塑供应链,部分制造业产业链正向东南亚等地转移。

如果中国不能将经济增长的重心从“外向型”转为“内循环”,将极大限制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与弹性。

消费不足还意味着企业在国内缺乏足够的市场回报,资本更多流向短期利润导向的领域,而不是高质量、长期主义的产品和服务供给。

这不仅影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也使得高端服务业和消费品产业始终“被迫薄弱”。

要想真正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必须重新校准增长引擎。消费,才是现代经济真正的内核。

服务业滞后

谈到消费结构,就绕不开另一个关键领域——服务业。

2024年底的数据显示,中国服务业仅吸纳了全国劳动力的47%,创造的GDP占比在50%左右,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两个数字基本都超过70%。

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统计问题,而是一连串结构性问题的症结所在。

如今的年轻人毕业后面临的选择非常有限:要么考编制、要么进工厂、要么进内卷严重的互联网行业,真正多样化、灵活、有创造力的就业空间相对缺乏。

而这些机会,恰恰需要由服务业提供。

再看发达国家的城市结构:从美发、美甲、心理咨询、宠物护理,到高端旅游、法律顾问、私人健康管理等等,服务业不仅包罗万象,而且不断向高附加值升级。

而中国当前的服务业,大多集中于低端、重复性劳动,缺乏创新力、质量差距大,这直接导致人们宁愿出国消费也不在本土市场消费。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影响消费选择的“面”,更影响消费品质的“高”。

看看中国人海外购物的清单:日本的马桶盖、德国的奶粉、瑞士的手表、韩国的医美、欧美的教育资源……这些都是国内供给端还未达到消费者期待的真实写照。

而服务业不振,也让中国城市的消费活力难以释放。

很多城市中心区看起来高楼林立,却缺乏有温度、有创意、有体验感的商业空间,千城一面,消费意愿自然提不上来。

发展服务业,不仅能解决就业,也能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甚至还能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的关键桥梁。

这也正是金刻羽呼吁的焦点:中国经济要突破天花板,必须补齐服务业这块“短板”。

地方发展仍难“为消费而奋斗”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增长奇迹,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与执行力。

然而,这种“唯GDP”导向的发展模式,也逐渐显现出副作用。

当前,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仍然集中在GDP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等“硬指标”上。

这就造成一种激励偏差:修路建桥能出成绩,引进工厂能见效益,但发展教育、医疗、社区服务、旅游、文化娱乐等领域则缺乏“立竿见影”的数字,往往被忽略。

正因如此,在很多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工业园区拔地而起、民生服务却寥寥无几”的尴尬现实。

一些城市宁可花几十亿引入一个污染企业,也不愿意在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上花钱。

消费环境因此长期滞后,居民的消费意愿也自然无法激发。

金刻羽提出,应当将“消费能力”和“消费质量”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甚至与财政分成、干部晋升直接挂钩。

只有把消费数据、居民收入、消费环境指标变成“硬任务”,地方政府才会真正“为消费奋斗”。

事实上,很多发达国家已经这么做了。

例如在日本,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本地文化旅游、社区养老、特色小商业,拉动了大量消费人口回流。

韩国更是通过推动“城市美学”和年轻人创业文化,提升城市吸引力,成功把消费转化为增长引擎。

如果中国各地也能以“居民消费满意度”来评价市长的政绩,那些烂尾楼、冷清的商圈、空荡荡的公园恐怕就会少很多,而医院、学校、餐馆、文创小店、夜市等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场所也将更多出现在人们的身边。

消费并非单纯的“买买买”,它本质上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而让这种追求成为一种地方政策目标,才是激活内需、增强经济韧性的根本。

中国经济的未来,不该只是机器轰鸣的车间,也应该是热闹非凡的商业街、创新不断的服务业、以及充满烟火气的万千家庭。

结语

金刻羽的那句“直言”不仅仅是一句经济观察,更是一种深刻的时代提醒:中国不能总是扮演全球的“生产者”,却迟迟无法成为有力的“消费者”。

如果我们想要让经济真正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内生增长的轨道,消费必须成为国家发展的主旋律。

这场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型,是一次系统工程。

它关乎收入分配改革、社会保障重构、服务业崛起,更关乎治理理念的变革。

不能再只盯着出口数据和投资额,更要看百姓的钱袋子鼓不鼓、敢不敢花钱、愿不愿享受生活。

那时候,我们才能说——中国,不仅富有了,也真正富裕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前言 提起周瑜,你能想到什么? 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可能都是“既生瑜...
2025-07-19 04:33:58
原创 ...
三国时期,英勇威猛的将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中最为耀眼的当数吕布、...
2025-07-19 04:33:37
原创 ...
演义中的北宋故事是精彩不断,大破天门阵和十二寡妇征西的事迹,杨家将...
2025-07-19 04:33:30
原创 ...
众所周知,康乾盛世是清朝最辉煌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清朝的经济、政治...
2025-07-19 04:33:27
原创 ...
建立西汉的刘邦,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流氓(或平民)竟然取得了...
2025-07-19 04:33:17
原创 ...
青龙,四相之一,镇东方,属木,主生机; 白虎,四相之一,镇西方,属...
2025-07-19 04:33:11
原创 ...
卫青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大将,在汉对匈作战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不可遗忘...
2025-07-19 04:33:02
原创 ...
在剧版《西出玉门》第十集的结尾处,叶流西、昌东、肥唐、丁柳、高深一...
2025-07-19 04:32:46
原创 ...
三国正史上最让对手头大的四大名将,全都不得善终——东南砥柱 三国论...
2025-07-19 04:32:40

热门资讯

江阴银行再添“85后”副行长,...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李薇 编辑 | 胡芳洁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7月7日,江阴...
研究报告:未来十年美消费者将为... 近日,多家美国媒体批评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其实就是对内加税,美国政府由关税获得的收入最终都将由美国消费...
智慧医院-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 智慧医院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功能、技术与应用解析 一、系统核心功能:智能动态疏散与全场景覆盖...
开盘暴涨462%!蔡文胜,又出... 7月17日,香港上市公司中国新经济公布公告称,获买方Longling Capital Ltd提出以每...
长盛养老健康混合A:2025年... AI基金长盛养老健康混合A(000684)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265.91万元,加...
2025年H1全球移动广告市场... 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H1全球移动广告市场营销策略白皮书 报告共计:59页 《2025年H1全球移...
华富消费成长股票A:2025年... AI基金华富消费成长股票A(014957)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136.37万元,加...
经营贷利率破“3” 银行改拼增... 记者 陈植 每个工作日,张晨都会向个体工商户与小微企业主推介经营贷产品。 张晨是某城商行华东地区支行...
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一些技术细... 众所周知,当前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最主要的渠道就是直接通过港股通购买港股的股票。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