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江西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税与争锋”实践队深入上饶市铅山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聚焦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实地走访铅山县4家代表性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深入交流,在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智造共生共荣中,体悟匠心精神、洞察发展动能,思考青年在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
寻韵连四承文脉 探纸初心润匠心
实践队首站抵达铅山连四纸发展有限公司。在玉锦堂内,队员们亲眼见证了“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的传统连四纸制作工艺,从竹料蒸煮到抄纸晾晒,每一步都凝聚着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智慧。国家连四纸非遗传承人章仕康表示:“连四纸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关键在于守正创新。”面对当前连四纸传承面临的困境,如手工纸成本高昂、市场小众等问题,章师傅强调坚持品质是核心。团队师生就非遗IP开发、数字化传播等议题与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十六春秋筑广厦 一方热土育英才
随后,实践队来到赣杰建设集团,展开了一场关于企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深度对话。集团代表张次平详细介绍了企业自2008年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历经五个关键阶段,逐步成长为一家资质齐全、业务多元的综合性集团公司。赣杰集团在壮大自身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公益救援与捐资助学行动,展现了企业的深厚乡土情怀。座谈会上,学院团委书记李婷婷聚焦企业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要求,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探讨。她鼓励财经学子既要发挥专业所长服务国家发展,也要扎根基层沃土,在优秀企业中施展才华。企业骨干庄万文对此表示赞同,并强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期待更多专业扎实、勇于实践的青年加入。
精微处淬炼十年剑 毫厘间守护大国芯
在瑞辰密封科技有限公司,实践队探访了这家扎根铅山十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在密封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生产车间内,全自动检测设备精准运作,彰显了科技的力量;高温环境下,工人细致排查产品的身影,诠释了匠心坚守的真谛。铅山县劳动模范艾勇向队员们分享了企业的发展密码:“年轻人别嫌基层苦,要勇于在这里扎根,通过实践沉淀自己,才能练就真本领。”目前,瑞辰密封已拥有200余名技术人才,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思想企业等多项认证,手握数十项自主研发专利。其近2万套密封件产品规格广泛应用于高铁、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高端领域,以技术创新为刃,以工匠精神为魂,在毫厘之间守护大国制造的精度。
专利千吨筑基石 智造双轮拓新程
实践队的最后一站是成立于2019年的科美格新材料有限公司。自2021年新款产线投入生产后,企业已累计获得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另有3项专利正在申请中,具备年产6万吨铜合金板带的能力,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锡磷青铜板带铸造加工厂商。企业负责人强调:“核心工艺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部分独创工艺作为技术秘密,构筑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壁垒。面对数智化转型中设备更新等挑战,企业积极投入研发成本,并借助国家专项补贴,稳步推进技术改造,以"专利+智造"双轮驱动,勾勒出传统产业升级的清晰路径。
青春视角观振兴 责任在肩向未来
从非遗传承的坚守到现代企业的创新,从文化探源到职场问道,“税与争锋”实践队的首日行程充实而深刻。正如古语所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当指尖触碰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之作,耳畔回响着非遗匠人对传统的坚守,大家读懂了文化根脉里蕴藏的执着与热爱;当目光聚焦现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见证企业家们在创新之路上的勇毅前行,众人更体会到产业变革中涌动的智慧与担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未来,我们将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以财税知识为笔,以实践历练为墨,在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洞察规律,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书写担当。
(李俊婷 李亿佳 李文豪 韩悦 刘海珍 黎诗琪 杨林佳 王盈 黄紫婷 石钊玉 胡莹 李亿佳 左惜渲 罗诗怡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文转自: 周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