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资金池,其安全、合理、高效运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传统的基金监管方式已难以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治理的要求,医保基金智能监管逐渐成为推进医保精细化管理、防范基金风险、构建可持续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抓手。 2024年,全国医保系统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其中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损失31亿元,充分彰显了智能监管的显著成效。笔者结合医保基金监管的政策背景、现实需求,探讨医保基金智能监管的核心特征及未来发展路径,以期为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医保基金智能监管的政策背景
医保基金使用涉及主体多、链条长、风险点多,监管难度大。为应对这些挑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 推动医保基金监管的数字化转型。2021年,国家医保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构建了依法依规、全链条、全流程的基金监管制度体系。2023年,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3年底前全部统筹地区上线智能监管子系统,初步实现全国智能监控“一张网”。此外,《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知识库、规则库框架体系(1.0版)》(以下简称“两库”)的发布,为违法违规行为划定了明确“红线”,为智能监管提供了规则支撑。
医保基金运行痛点亟需破解
医保基金智能监管的核心特征
医保基金智能监管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为基础,构建标准统一、数据完整、自动监控、实时预警、智能分析、系统联动的数智化监管体系,对医保基金收支、流向和使用的全流程进行动态、科学、精准监管,实现自适应发现问题、快速预警处置和责任追溯的目标。主要呈现以下核心特征:
一是数据驱动。智能监管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通过整合医保结算数据、医疗行为数据、参保人员信息等多源异构数据,构建基金运行全景视图,实现全业务、全环节数据贯通共享。
三是流程闭环。智能监管融合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稽核,借助区块链技术确保数据真实性和透明性,形成“智能发现—实时预警—快速查证—责任追溯—综合整改”的管理闭环。
四是技术服务于业务。智能监管系统通过可视化平台,将分析结果转化为直观指令,支持事前提醒、事中审核和事后分析,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飞行检查提供精准线索,也为医保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医保基金智能监管体系的路径与模式
一是数据治理为基础,夯实智能监管根基。智能监管需要坚持标准化、规范化数据治理,依托全国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推动医疗服务、药品器械、定点机构等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壁垒。同时,完善数据元标准、编码体系和校验机制,提高数据整合与清洗能力,为智能监管提供高质量数据支撑。
三是智慧联动,推动“人机协同”闭环监管。智能监管需注重技术自动化与“人机协同”结合,通过可视化工具和可解释人工智能为监管人员提供分析结果,指引人工核查流程,提升查处精度。同时,搭建线上“风险疫线”,对高风险机构和行为自动拉警报,提前介入调查。
四是创新合作支撑,形成“平台+应用”监管新生态。构建兼顾横向多部门协同(医保、公安、卫健、药监等)、纵向上下联动(国家、省、市、县)的一体化智能监管平台,开放应用接口,赋能第三方数据服务、智能稽核应用、业务咨询支持,孕育“数据+服务+场景”多元智能监管新生态。
前景展望与建议
一是完善法律和数据标准。加快制定并完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配套数据治理、安全合规、智能管理等规范,优化和完善智能审核和监控的“两库”建设,提高数据标准化与业务规则落地能力。依法明晰数据采集、处理、使用的权责边界,强化技术应用的伦理规范与社会接受度。
二是深化智能监管平台一体化建设。依托全国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加快地方系统对接、重点场景模块开发与模型共享,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常态化智能协同监管体系。注重各类稽查模型、知识库、风控规则的快速配置和共享复用,升级监管智能化水平。
三是加强人才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建立集政策法务、医保业务、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建模于一体的复合型智能监管人才队伍。鼓励产学研深度协作,持续研发适配中国医保管理场景的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区块链安全分析等核心创新技术,赋能监管效率革命。
四是创新社会协同共治新模式。推动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媒体、群众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医保基金治理,塑造“人人守护医保基金”的良好氛围;同时,开展透明化数据公开与业务问责,探索区块链溯源、全息追踪等新技术在智能监管中深度应用,推进基金安全治理现代化。
五是智能监管发展趋势。智能编辑拦截、事前预提醒等主动前置措施,将违规行为扼杀于萌芽,减少损失。加速医保、医疗、药品、用药、财务等全流程全场景数据深度协作,为价值导向、费用控制和医疗质量提升同步赋能。
迈入数字医疗、智慧医保新时代,智能监管以其强大的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为我国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它不仅能及时发现和拦截违规行为,挽回经济损失,还在规范医疗行业行为、营造良好行业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医疗机构安全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第一道防线”。面向未来,医保部门需锚定数字化转型方向,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治理能力,切实守护好老百姓的“救命钱”、“健康钱”,实现全民健康保障可持续发展。
作者 | 曹桂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崔秀娟 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