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文字博物馆悬赏认字,破解甲骨文1字可获10万,这俩字共15万元
创始人
2025-06-07 00:33:06
0

在中国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衍生出了多种文化,从古至今,从无到有,各种文化的探究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在历史文化的探索中,我们尤其在甲骨文的探究与钻研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所谓甲骨文,是指在我国16世纪之前出现的、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

为了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快研究甲骨文的步伐,在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则公告,只要破译出一个甲骨文,就有10万元的现金奖励。

挑战与机遇共存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等,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

迄今为止,甲骨文的发现不过只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但自从我们捕捉到了有关于甲骨文的蛛丝马迹,就一直没有放弃过对它的研究。在这过程中,我们虽然面对了很多挑战,但是也在这上面遇到过一些机遇,也获得过成就。

数十年来,我们探索甲骨文的脚步从未停歇。但是这样一种特别的文化需要最朴素的研究方式和最贴切的解释方法,才足够让我们对其有深刻的理解。

而且,甲骨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瑰丽的一部分,只有真正明确了其中的含义,才能赋予它足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并且使其被广泛接受与流传。

至今为止,我们对甲骨文已经有了较深的研究,也出版了不少相应的刊物,可以说,在这个很难考察的领域,我们的成就其实显而易见。但是,仍然有一些甲骨文需要考古人员们通过不断地查询史料、破译,才能做出最贴近其本意的解释,更加深我们对其的理解。

为了更专业化的对甲骨文进行研究,我们在全国一些地区还建立了专门研究甲骨文的中心:

2001年,我们在深圳设立了第一个甲骨文中国研究中心;随即就是在2003年,在北京设立了第二个研发中心;紧接着,2004年,我们在上海设立了第三家研发中心。

但甲骨文的破译工作必然是枯燥乏味且困难重重的,为了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加快对甲骨文的研究,也是为了更好地集思广益,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篇“悬赏公告”,而这篇公告的发行,瞬间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公告称: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且经过专家委员会的专业评审后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而对存在争议的甲骨文有新的解读意见,则单字奖励5万元。

这样的奖励机制,无疑是在诠释着“一字千金”的内涵所在。作为中国特别的历史文化,甲骨文也的确配得上“一字千金”这四个字。

而且,这种方式也能起到激励作用,从而破译更多已经被发现但是却还没有恰当释义的甲骨文。

在甲骨文的发展领域,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有科研人员们和我们的共同努力,只要抓住甲骨文的发展机遇,我们不怕冒险,必然会获得更多的成就。

甲骨文的破译成果

2019年是甲骨文被发掘的第120周年,在这一年的10月18日上午,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安阳开幕。

在研讨会进行的过程中,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透露出了一个好消息,据悉,“单字奖励机制”第一批评选工作已经结束,并且获得了一些成就。

在更多人对甲骨文的重视和对此次活动的追捧下,这次评选最终入围的成果有十几篇。经过专家研究组的探讨与决定,最终评选出了其中的两篇并且分别评判为一、二等奖,根据成果的展示分别奖励获奖人10万元和5万元的奖金。

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毕竟,这意味着,甲骨文的发展又更进了一步。并且,根据后续的报道与介绍我们可以得知,这次评选入围的两个字分别是甲骨文的“蠢”和“阱”。

而发现这两个字的释义并且有新解读的两位学者,分别是南开大学的蒋玉斌和首都师范大学的王子扬,二位分别提交了论证报告,《释甲骨金文“蠢”-兼论相关问题》及《释甲骨文中的“肼”字》。

在陈述论文中,蒋玉斌介绍:“蠢”本来有“动”的意思,古代把一些动乱、不安分地方国部族称作“蠢邦”等,并加以征讨、平定。“蠢”带有贬斥的意味,后世“愚蠢”等义可能是逐渐演变出来的。

黄德宽还透露,这次评选活动只是继续挖掘甲骨文深层含义的一个开始,渐渐还会有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围绕着甲骨文开展,让甲骨文化活起来,让甲骨文化动起来。目前,第二批评选活动已经开始。

甲骨文值得“一字千金”

从最开始半坡彩陶上刻画的符号,到逐渐刻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的发展,最终成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那是古人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古人智慧的体现。

它其中包含的意义虽千变万化,但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加深了我们对其结果研究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一字千金四个字的内在意义,几乎可以全部在其中表现出来。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它的发展,历经沧桑,却经久不衰,这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甲骨文所包含的意义十分丰富,承载的内容也包罗万象。它不仅仅是单纯地用来交流的文字,其中还蕴含了一定的故事情节和教育道理,它其中的内涵,值得我们不断探寻与钻研。

至今为止,已经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000字左右,考释过的字有大概2000个左右,其中1400多个甲骨文是可以与现代汉字相对应的。但是,由于统计方式和统计标准的不同,这个数字还不能十分肯定。

虽然意见与说法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绝对不可否认的,我们对甲骨文的研究仍在继续,这种研究只可能是现在进行时,而不会变成过去完成时。

黄德宽说:“一个甲骨文文字的考证,往往会牵扯到许多方面的问题,释读也是在前人基础上论证出来的,甲骨文考证需要一代代学者努力,条件成熟了,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未来,我们还要继续注重甲骨文的探究与钻研,加大在甲骨文上投入的研究力度,注重旧资料的翻新与整理,把甲骨文的知识做一个系统化的整合,并且借助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将甲骨文融合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目前全球仍有近一半的甲骨文未能破译,但是我们不会放弃,经过科研人员与我们的共同努力,总有一天,甲骨文中的秘密会被我们一一破解,自此一切豁然开朗,我们也能更直观的注重到其中的意义!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这一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悲喜交织的历史时刻。中午时分,华夏大地响起了胜利...
原创 关... 历史开讲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这句话所描绘的,正是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尽管他...
千馆万员讲家风丨以优良家风涵养... 从井冈山伍若兰烈士展现的英勇无畏、忠贞爱国精神,到黄庭坚纪念馆里传承的“孝友”之风;从八一起义纪念馆...
原创 中... 2012年,海南省三沙市成立,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东沙群岛属广东省汕尾市)...
原创 八... 1938年2月,八路军的一个主力团长突然背叛投敌,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八路军刚刚成立不到...
原创 关... 文章改写版本: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方便您持续接收类似的内容,同时也...
原创 八... 《孙大午:从叛徒到英雄的抗日历程》 作者:武陟东旭 “大队长,我回来了!” “你这个叛徒,回来干嘛...
原创 兵... 历史纵览:探寻秦始皇兵马俑的奥秘之旅! 1. 引人入胜的开篇:秦始皇兵马俑,其源头和用途充满了神秘...
原创 抗... 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曾经学习过,遵义会议是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纠正了王明路线的错误,确立了毛主...
原创 见... 1976年9月,毛主席的辞世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极深的悲痛和哀悼中。那个时刻,举国上下弥漫着不舍与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