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钦定了三大名将,为何李靖只赞同两位,却对另一位很不屑?
创始人
2025-06-06 13:34:17
0

一大唐名将

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开国之初,都会有一批能征惯战的名将,这点在大唐初期表现的最为突出。比如耳熟能详的秦琼和尉迟恭,还有《隋唐演义》虚构出的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罗成等所谓的隋唐十三杰当然这个更宽泛,包括了隋唐两个朝代。

不过对于熟悉唐朝历史的人来言,以上这些所谓的名将,实在都不够看,不够格。因为在大唐有一位公认的战神,谁?没错,就是李靖!

同时还有个观点,也非常值得参考,所谓:大唐唯二名将,一曰李二凤李世民,二曰李药师李靖。也就是说论大唐名将,李靖只能排第二,李世民才是真正的第一。

这个观点有道理吗?笔者认为恰如其分!毕竟后世公认,大唐天下是李世民亲自带队打出来的。所谓: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

大唐名将之首,由此就不必争论了,就是李世民。

只不过后来,李世民改行当皇上罢了。即,李世民才是最有资格和底气,评定大唐名将的。那么李世民评定过大唐名将吗?还真评定过,共有两个指标。

第一个最著名,这就是凌烟阁24功臣,是文武榜,绝大多数大唐名将都入选了。

比如善于大兵团作战的统帅,李靖侯君集李勣。其中侯君集和李勣,都是李靖的徒弟,而侯君集则是大师兄。

此刻,还必须要说下李靖另一位“未挂名”跟着李靖打仗,受李靖影响的徒弟苏定方。这位是李治手中的王牌战神,比被民间追捧的薛仁贵要牛多了,一口气灭了三个国家。

而且苏定方还手把手教出了,号称大唐最后战神的裴行俭他是裴元庆裴行俨的弟弟。只不过苏定方很可惜,没被李世民发现,故而未能闪耀在李世民时期罢了。

还有善于先登陷阵单挑的猛将或勇将,如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

至于第二个指标,虽不如凌烟阁24功臣有名,却更具权威性,是李世民自己钦定的三大名将,“

当今名将,唯李勣道宗万彻三人而已。李勣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万彻非大胜,即大败。

”出自《旧唐书》

即,李世民认为李勣李道宗和薛万彻,是大唐当之无愧的三大名将。显然这时就出现了两个问题,让人感到很奇怪了。

二为何没有李靖?

第一个问题是,为何没有李靖?就一个答案,整个大唐都已默认李靖是“战神”,不屑于再争夺名将头衔了。这点从前面对李靖和其徒弟的介绍中,就能看出来。大唐号称有四代战神统帅:李靖李勣苏定方裴行俭。

从第二代开始,就都可视为李靖的传人。如今李世民第一个点名了李勣,他的师傅李靖还用来凑热闹吗?换句话说就是,连李世民自己都默认,李靖是跟自己平级的统帅,故而只能点评下一级战将,这点是有史料支撑的。

据《大唐新语》载:侯君集曾委屈巴拉的找李世民表示:李靖只教了我些皮毛,根本没教我真本事。

李世民不高兴了,侯君集是我心腹爱将。如今我是皇上,不可能再东征西讨了,而你岁数大了,也不能再统兵出征,侯君集就是我重点培养的统帅,代替咱俩的人选,你李靖想干啥?

于是李世民就找了个机会询问李靖,为啥不好好教侯君集。李靖一听就懂了,道:

臣之所教,足以安制四夷矣。今君集求尽臣之术者,是将有异志焉!

意思很简单:我教侯君集的那些本事,足够他吊打四方了,若再教下去万一侯君集谋反咋办?

还真让李靖说对了,侯君集果然后来搅入太子谋反案,给造反了。直至这时李世民才明白了李靖的苦心。

因此李世民钦定大唐三大名将,断不会有李靖,还是上面那句:大唐唯二名将,一曰李世民,二曰李靖。李世民第一个说李勣,相当于是对李靖的尊重和认可。

这点也得到了李靖的认可。在《李卫公问对》,李靖面对李世民,曾特意点评过自己的这两位徒弟,他说:

李勣忠义之臣,可保任也侯君集恨其忘旧,因以犯逆

等于李靖也赞同,李勣是当之无愧的大唐名将,而且这孩子还很年轻,皇上大哥您应该留给下一代皇上李治,继续重用他,以保大唐无忧。

三三大名将“孰堪大用”?

第二个问题是,既然李世民钦定李道宗和薛万彻,是大唐三大名将之一,为何这两位却没能如李勣一样,入选凌烟阁24功臣呢?

先说李道宗,他是李世民的堂弟。在武德年间李渊当皇上时,经常跟随李世民左右的宗室有两个,一个是李道宗,另一个是李道玄。在李道玄死后,李道宗就成了李世民重点培养的后起之秀。

而此刻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人都是当打之年,自然李世民就会更重用他们,而让李道宗以学习为主了。

即,李道宗是崛起在秦琼等人之后,是跟着李世民成长起来的统帅级别名将。资历威望都没法跟上一代人相比。同时在玄武门之变中,李道宗可有啥功劳?没法跟尉迟恭程咬金相比吧。至于李勣,在当时已经是统兵主将了,李道宗也是没法比的。

因此资历造成了李道宗虽成长为了名将,却无法入选凌烟阁。但在公元637年,李世民选定的十四位世袭刺史之中,却有李道宗!

再说薛万彻,他本质上属于太子嫡系大将,在玄武门之变中,为了救李建成,而差点屠了秦王府。虽后来被李世民收服,并还把妹妹嫁给了他,但终究不是李世民嫡系。

所以李世民虽欣赏和重用薛万彻,但能否入选凌烟阁24功臣,“玄武门之变”中,有何功劳,却是一个硬指标,“想屠秦王府”的薛万彻,怎么可能入选呢?

同时李靖对薛万彻,也是不认可的。当李世民问他这三大名将,“孰堪大用”时,李靖如此说道。

陛下尝言勣道宗用兵不大胜亦不大败万彻若不大胜即须大败。臣愚思圣言,不求大胜亦不求大败者,节制之兵也或大胜或大败者,幸而成功者也。故孙武云:“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节制在我云尔。

显然李靖比较认可李勣和李道宗,起码用兵稳,懂得节制!但对薛万彻很不屑,认为根本不符合兵法,是靠撞大运成功的。潜台词就是,薛万彻最多属于低配版的尉迟恭,当猛将先登陷阵是把好手,至于统兵当名将统帅,悬!

相关内容

国庆去安徽3日游费用,黄山...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
2025-09-12 13:15:00
新对话·2025服贸会|中...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期间,中奥体育产业有限公司北京...
2025-09-12 13:11:47
原创 ...
孟子曾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今天,若家中有顽皮不学的孩子,许...
2025-09-12 13:05:13
原创 ...
曹操曾说过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名言一直流传千古,深刻表...
2025-09-12 13:04:34
重温经典 | 穆旦诗歌《赞...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
2025-09-12 13:04:28

热门资讯

原创 5... 5 公里,成为了众多大众跑者日常训练的心头好,这个距离,不长不短,恰到好处地满足日常的锻炼。 可在大...
原创 金... 南宋的长期存在和抵抗外敌的能力,主要可以归因于多个相辅相成的因素。在北宋灭亡的动荡时期,南宋并没有表...
原创 日... 在中国的历史上,众多的皇帝陵墓中,秦始皇陵无疑是规模最大的。秦始皇陵占地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常被认...
原创 欧... 每一次军事变革的背后,通常都隐藏着深刻的政治、经济乃至思想原因。翻阅欧洲战争史,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所...
原创 陈... 在阎锡山统领的晋军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尽管这支几乎完全由山西人组成的部队中,居然有一位福建人担...
原创 三... 一、前言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蜀汉的赵云凭借卓越的武艺与非凡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传奇。他...
原创 朱... 楔子: 明朝景泰元年,明朝的第七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惊讶地发现,宗室之中竟然还有一位高龄的“老...
原创 三...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武将如云。古人有言:“英雄不问出处”,在那个群英逐鹿的年代,许多名将凭借一己之力...
原创 唐... 安西陌刀军的威名,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平叛过程中,特别是在著名的长安城西“香积寺”大决战中,李嗣业作...
原创 华... 在1946年,国民党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编,其中一个关键的举措是将原本的军队改组为“整编师”,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