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蒋败逃时,因飞机超重无奈丢下10吨石头,如今成为镇国之宝
创始人
2025-06-05 19:33:20
0

五千年华夏发展史,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成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尤其是每个时期涌现的时代文物,更是铭记着这个朝代的闪光痕迹,满载着令人难以忘怀时代的烙印。

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替,有的文物已经在颠沛流离中销声匿迹,难以寻求。比如当时蒋公在撤离大陆时,无奈的是飞机超载,因此上不得不卸下几块石头。也因为与此,标志着华夏文明最高境界的文物这才得以保存下来,成为人们甚为崇敬的镇国之宝。

那么,当年蒋公丢下的这些石头到底是什么物件?为什么称它们是传国神器?这就是今天我们的话题。

其实,被蒋公无奈卸下来的可不是简单的几块石头,而是价值连城的秦朝时期的珍稀文物陈仓石鼓。在史学界,陈仓石鼓被誉为华夏的第一文物,甚至有人戏称这石头是秦朝的贵族生活的赞歌。

这话倒也贴切,因为这十块石头上雕刻着篆字铭文,记载着当时秦朝的王公大臣游玩渔猎生活状况,因此又叫猎碣。

至于为什么叫陈仓石鼓,有两层含义,第一这是块石头是在陕西宝鸡市的陈仓山上被发现的,故而得名。第二层意思是,这些石头外形颇似鼓状,因此顾名思义石鼓,也算是描述得体。恰如其分。

陈仓石鼓的史学价值极高,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秦朝早期的社会政治的历史原貌,具有里程碑的昭示意义。

作为中华第一古物,陈仓石鼓的历史长达2500余年,可谓是历经千年沧桑。因为陈仓山与陈仓城之间流淌着涛涛的渭水,也就见证了先秦的人们在渭水沿岸创业立国,发愤图强的时代风貌。

也许韩愈和杜甫是石鼓文化的第一批铁粉,在唐朝首先发现陈仓石鼓之后,杜甫他们就开始为石鼓张目扬名。

比如杜甫就在自己的一首小篆歌里这样形容陈仓石鼓文,这位大文豪认为石鼓文的字体变化就像浮云一样难以捉摸,更是把能够雕刻这样传奇文字的能工巧匠比喻为苍颉鸟的神来之笔。

对于陈仓石鼓上面的石刻文字,人们把这称之为石鼓文。也许是当时匠人的一时疏忽,更像是给后人出一个小小的智力测验,陈仓石鼓上面并没有具体的时间显示,这就难坏了众多的能人贤士,社会名流,甚至是专家学者。

比如韩愈和后来的欧阳修就认为石鼓是周宣王时代的产物,而郑樵则认为这东西是先秦时代,甚至可以把时间确定为惠文帝与秦始皇之间这个时段,当然也有人说是秦文公时代的东西。

后来,大学者郭沫若一锤定音,推断这石鼓文始创于秦襄公年代,这个时间与韩愈的推断极为接近,也就成为较为一致的看法。

其实在今天看来,从周宣王到秦襄王之间也不过十来年的差异,在历史久远的先秦时期来说,这个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只不过,文人学者之所以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一方面说明他们严谨的探究精神可嘉,再一个就是文过饰非的知识分子通病在作祟。

仔细论起来,唐肃宗是石鼓丢失的始作俑者。这位为了逃避战乱,派人把这十面石鼓藏匿在地下。待到后来宋仁宗忽然有一天想起石鼓这一档子事,委派后来司马光的爷爷司马驰来寻找石鼓。

尽管司马驰费尽心机,十面石鼓仅仅仅找回来九面,剩下的一面却不翼而飞。大概是想给石鼓凑个整数,也许是为了表功,这位居然找来石匠照本宣科连夜打制了一面新的石鼓,冒名顶替。

后来这件事不知怎么被曝光,司马驰先是邀功后来因为欺骗皇帝的获罪,从而成为我国历史上极为彪悍的文物造假鼻祖。

从宋朝开始,陈仓石鼓丢失的最后一面石鼓一直成为悬案。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北宋时期的金石收藏家向传师对遗失石鼓颇为上心。也算是天公作美,这一天向传师来到太氏庄游玩,住在一家客栈。夜里,向传师睡不着觉,忽然听到后院的霍霍磨刀声,走过来一看,只见一个厨师正在一块大石头上磨菜刀。

向传师无意间瞅了一眼,却惊奇地发现这石头上有文字,再仔细一看,这不就是朝思暮想的最后一块陈仓石鼓吗?

长话短说,后来石鼓文历经坎坷,终于在抗战胜利后回到当时的民国首都南京博物馆收藏。

时间很快来到1948年,眼见到自己的政权风雨飘渺,蒋公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尽可能把珍奇国宝先行送到台湾。这期间不仅有大量的黄金硬通货,自然也包括堪称镇国之宝的陈仓石鼓。

没有料到的是,石鼓原本就是花岗岩制作的,一面石鼓的重量就多达一吨多,要是这十面石鼓都上飞机的话,国民党的达官贵人金银细软就很难及时送往目的地。

面对解放军马上就要过江的严峻态势,蒋介石只好命人把这些已经打包好的陈仓石鼓抬下飞机,遗弃在机场。

两天后,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南京也落到解放军的手里。后来战士们在机场发现这些石头,于是便层层能汇报给南方局书记邓小平。

后来经过专家鉴定,这些笨重的几尊石头居然是传说中的陈仓石鼓。邓小平和前委不敢怠慢,立即汇报中央。

毛主席周总理听说陈仓石鼓去而复返,很是高兴,于是便把这镇国之宝暂时存放在南京博物馆,后来转至国家博物院。

从此,经历了2500年的颠沛流离,陈仓石鼓终于回到人民的怀抱.一直以来,陈仓石鼓不仅成为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珍贵实物,更彰显着华夏文明伟大的智慧结晶和绚丽多姿的无尽魅力。

作为镇国之宝,陈仓石鼓承载着华夏文明厚重的积淀,更彰显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智慧结晶。值得庆幸的是,陈仓石鼓没有继续它的流离旅程,而是在冥冥之中回到中华大地,回到人民的身边。

作为极为罕见的先秦实物,陈仓石鼓在研究华夏历史中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国人也会因为这样的镇国之宝而骄傲和自豪。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以赛为媒 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8月28日上午,爱跑·2025南昌赣江半程马拉松广州新闻发布会暨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广州智慧城市运行中心...
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中国男女手... 第33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27日在包头闭幕。在手球项目比赛中,中国男、女队27日分别战胜韩国队,双双...
原创 春... 有一句话叫做“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今天我们要来说的就是这么一位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的人,他就是春秋螳...
原创 结... 闯荡社会,混得不错的人有很大的几率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曾经和自己结过梁子的冤家、对手有意来投奔,该怎...
原创 南... 引言 南宋临安,那可不是一般的城市,而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放在今天,那就是古代版的...
原创 美... 现如今,中国人的足迹不止停留在国内,很多中国人把脚步迈向了国外。现在在世界各地都能够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原创 诸... 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刘禅...
张作霖帐下五虎将,为何最后都不... 奉系军阀是在张作霖的苦心经营下,通过参与军阀战争逐渐壮大起来,鼎盛时期兵力达到四十万,控制东北三省以...
原创 瑞... 在新中国的众多将领中,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他是中央红军长征时期的前卫团团长,从红军时期到解放战...
原创 蒙... 《——【·前言·】——》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有一场兄弟间的生死较量。 按理说,阿里不哥掌控着核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