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古代“特种兵”,虐得50万秦军不敢东出,历史上险无秦始皇
创始人
2024-11-01 21:43:13
0

原标题:5万古代“特种兵”,虐得50万秦军不敢东出,历史上险无秦始皇

很多人认为,特种兵是一个现代才出现的概念,其实是不对的。纵观一部华夏战争史,各类特种部队你方唱罢我登场,身影从未在舞台上消失过。

比如,宋代大将岳飞的背嵬军与金朝太子兀术的铁浮屠就是一对著名的沙场宿敌,创造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

然而,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特种部队——魏武卒。它是由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一手打造出来的,魏国就是凭着这支特种部队叱咤风云、所向披靡。

在说魏武卒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战国初期的历史背景。晋国在春秋时期是天下的超级大国,占据中原,虎视四方。但是战国七雄没有晋国,并不是因为它没落了,被吞并了,而正是因为它太强太大了,内部发生了分裂。韩赵魏中原三雄就来自晋国的三家贵族。

三家分晋之后,属魏国的实力最弱,虽然继承了晋国的部分产业,但面对西方如狼似虎的老秦人以及韩赵两国的强大竞争力,魏国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魏国如果想要在兵戎交接的战国时代生存下去,那么军事改革就迫在眉睫。

这时候,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家登上了战国的舞台,他就是与兵圣孙武齐名、位列武庙十哲之一的吴起。

吴起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但是却谋求不到一官半职,吴起立志不当卿相,绝不还家,开始拜师学儒。然而事与愿违,吴起因未给母亲奔丧守孝被逐出师门,无奈之下决定弃儒学兵。

吴起的跳槽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改行,不仅改变他个人的命运,同时也对战国初期的天下格局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起来到魏国后,改革兵制,并亲手建立和训练了一支重装步兵精锐——魏武卒。他率军与秦国作战,攻下函谷关,历经大小六十四战,夺取秦国黄河西岸五百多里土地,把秦国压制到华山以西的狭隘地带,直至商鞅变法之前都未敢东出。

著名的阴晋之战中,吴起以五万魏武卒新军,一举击败了十倍于己的五十万秦军,从此,魏武卒威震诸侯,令人闻风丧胆,不敢正目。魏国也一下子崛起为第一军事强国,睥睨天下。

那么,吴起到底采取了什么样的妙招,能够训练出这样一支兵精将勇的特种部队呢?魏武卒的编制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创举——完全用步兵组建!要知道春秋战国的时候,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可是战车的数量,战车队才是那时最强大的兵种!

但是战车的劣势也很明显,那就是没有步兵灵活多变。吴起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对每个士兵进行强化训练,从而打造一支既强悍又巧变的机动兵团。《荀子·议兵篇》记载,魏武卒身上必须披着厚厚的铠甲,操练十二石的强弩,背着五十发箭矢,携带金戈利剑和三天军粮,一天之内奔袭百里。可见,要想提高军队战斗力,训练强度还是最硬核的道理。

吴起死后,魏武卒并没有随之陪葬,后来的大将庞涓继续把魏武卒发扬光大,驰骋疆场,也获得了很多不错的战绩。

可惜,马陵之战,魏武卒大败于另一名军事天才孙膑之手,元气大伤,主帅庞涓更是丧身殒命。自此,魏武卒一蹶不振,逐渐被变法后的秦军所碾压,最后被战神白起消灭殆尽。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魏武卒的没落呢?道理很简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魏国培养魏武卒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而本身又不注意发展生产力,供不应求,时间一长,自然就会暴露问题。

而反观秦国,自大良造商鞅变法以来,面貌焕然一新,经济、政治、军事全面发展崛起。商鞅创立的军功制度不像魏武卒那样需要精挑细选、精心培养,而是调动广大秦人的好战进取之心,人头即战功,最底层的士兵也能一刀一枪拼出个将军职。这样,一些优秀的将领也脱颖而出,为秦国带来了人才济济的大好局面。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就开始了东出的征程,向不可一世的魏国发起挑战,逐渐打破了魏武卒不可战胜的神话,夺回了大片领土,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国家。

魏武卒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特种部队,发出过耀眼的光芒,但终于因为不图进取、骄傲自大而被强秦取代,实在是令人唏嘘!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历史中讲道理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一旦遇到问题却常常感到迷茫,这恐怕是大多数人普遍的心态。我自己就是这样...
原创 民...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自古以来,天津因其优越的漕运条件而繁荣发展。隋朝时...
原创 宋... 宋朝打架弱,总打败仗,但越输宋朝反而越有钱了,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宋朝被边上的辽国西夏,轮番揍大宋,...
原创 大...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
从码头到硅谷:粤商400年草根... 善思录:(陆天然/文)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一群光着脚的岭南汉子用扁担挑出了中国最早的全球化贸易。从...
原创 清... 历史的编写并非像写小说那样简单,它充满了复杂性。很多人以为历史的难点在于史料的收集,实际上,收集史料...
原创 李... 李宗仁,这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曾被评价为“新中国成立的支柱之一...
原创 李... 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徐达,他屡次南征北...
原创 满... 在帮助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果断离开了雍和宫。其实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在雍正...
原创 哈... 最近,哈佛大学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建议,旨在缓解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教授建议中国借鉴北宋时期的澶渊之...